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治疗方法。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低,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高,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都明显的改善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尽快的改善,将其预后的治疗效果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将患者不良反应率大大降低,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脑梗塞 有效性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脑梗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A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I评分显著提高(P<0.05);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梗塞患者,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塞通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用药安全。

  • 标签: 血塞通 脑梗塞 生活能力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人员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中选取100名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疾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中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接受中医中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中药结合康复 针灸综合疗法 脑梗塞恢复期 后遗症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80例,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其中痊愈15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3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死亡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0%,其中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3例,无变化9例,恶化3例,死亡0例)(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血栓通 脑梗塞后遗症 疗效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塞患为研究对象,在向患者以及其家属仔细的介绍了病情和风险之后,其中的有些患者决定进行溶栓治疗,而有些患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选择进行保守性的治疗。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就冠脉再通率而言,观察组患者为76.45%,对照组的患者为35.36%;而在病死率上,观察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14%,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6.19%。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冠脉再通率,还是在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就急诊救治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除了要对其进行快速的诊断外,应在尽快的对其采取急诊再灌注治疗,相对于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最佳的选择,这样能够尽可能挽救存活心肌,改善心功能,借此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抢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塞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3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除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及1例主动出院外,其余35例经临床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大大降低住院病死率。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大大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以及健康知识教育方法。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57例患者治愈,占比98.28%,1例患者死亡,占比1.72%。患者护理后左心射血分数、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率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中加以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快速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护理 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心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方法给予60例心肌梗塞患者行心电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心电学检查结果敏感性80.00%、特异性94.44%、阳性正确率61.54%、阴性正确率为97.70%。结论心肌梗塞患者提高心电学检查可提高预告价值。

  • 标签: 心电学检查显示ST-T进行性改变 心肌梗塞 预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右胸导联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V1、V3R、V4R、V5R导联的QRS形态中,其Qr或Qs型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其rS’或rS型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或RS型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1、V3R、V4R导联ST段抬高≥0.1mV、≥0.05mV的几率、V3R、V4R导联ST段抬高<0.05mV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测,能够较好对其病情进行反映,从而为其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右胸导联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急救反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其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并比较干预后二次心肌梗塞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干预后二次心肌梗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内科治疗 人性化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