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镇痛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每组30例。对两组镇痛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及焦虑情绪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即开始接受镇痛治疗时的疼痛评分(NR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镇痛治疗24h后,观察组NR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镇痛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痛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镇痛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并减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骨科 术后 镇痛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在输注加温20%甘露醇中与传统重力输注对比的优越性。方法将本科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门诊输注甘露醇的96例次患者,按输注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选择粗、直、弹性好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上肢血管,输注20%甘露醇125ml。观察组将20%甘露醇加温至35~37℃后,使用输液控制速度快速输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抬高液体瓶,常温液体的方法进行输注。输注结束观察30min让患者离开。观察两组在输液速度、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排尿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均在14.7min滴注完成,发生静脉炎1例次,排尿时间为20±3.5min,患者诉输注过程中手臂轻度酸胀6例次,无重度酸胀及疼痛。对照组21例次在未加压情况下15min内输注完,7例次经加压后15min内输注完,18例次经加压无法忍受静脉胀痛拒绝加压后超过20min输注完,发生静脉炎3例次,排尿时间均在25min以上,其中18例次30min内未排尿,输注过程中41例次患者诉上肢酸胀,其中8例次为轻度酸胀,17例次为中度酸胀,12例次为重度酸胀,4例次诉难以忍受。两组均未发生药液外渗及重新穿刺情况。观察组在静脉炎发生率、用药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20%甘露醇使用输液加压静脉输入,较常温传统重力静脉输入法,静脉炎发生明显减少,输注速度易控制,不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保证了药物疗效。

  • 标签: 甘露醇 输液泵 加温 静脉炎 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过程及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5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进行了全程护理。结果全部患者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胰岛素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给予患者专业的胰岛素护理并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心脏呼吸骤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方法抢救,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抢救,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呼吸骤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心脏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心脏骤患者,按照不同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心肺复苏术,规范组运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70.0%,规范组是86.7%,规范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值得推行。

  • 标签: 心脏骤停患者 院前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手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的一种不愉快经历,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系统功能,影响术后康复。近年来,作为手术后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但手术后应用镇痛部分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笔者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镇痛的主要副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解决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镇痛泵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微用药安全中的作用,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234例重症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在微使用中推行“领缺陷”管理的方法,通过收集问题、利用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微用药的工作流程,监督操作规范的实施,评价效果、巩固结果等。结果将“零缺陷”管理应用于微量用药安全管理后,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零缺陷管理模式提高了微量用药的安全,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质量得到了持续性升高,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领缺陷 微泵用药 安全护理 瓣膜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面向慢性糖尿病患者,探索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100名慢性二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患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和糖尿病临床治疗办法,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胰岛素辅助的糖尿病治疗办法。控制好药物、治疗时机等可控性变量,用不同方式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段时间,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都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一年类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对于慢性二型糖尿病病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患者提高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水平,减少护理的负担,减少患者再住院的几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质治疗办法。

  • 标签: 胰岛素泵 慢性二型糖尿病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输液对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输液24小时均匀持续滴注的方法。比较2组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4.6%和7.3%;对照组分别为30.8%和1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输液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营养输液泵 吸入性肺炎 鼻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应用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日两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进餐、按时监测血糖两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胰岛素治疗是常见的手段。配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概率,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稳定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积极心理,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梯度压力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科1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梯度压力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实验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效果很明显。结论梯度压力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明显。

  • 标签: 梯度压力泵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集且符合标准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胰岛素治疗,评估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具体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几项指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BG指标水平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率也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安全、理想,而且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的特点,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77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胰岛素皮下多点治疗注射与护理,后77例为观察组,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近年来我院1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出现了不良反应34例,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无1例无效,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很快消除,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只要术后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是可防可控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镇痛泵 不良反应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GCS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急诊科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甚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微量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病例进行护理分析、评分。结果48例微量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病例,抢救成功4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心室纤颤,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采用微量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微量泵 硝普钠 高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病人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脏骤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骤病人的人脑复苏效果。结果接受心肺复苏术后,观察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骤病人的人脑复苏具有突出效果,不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高且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 标准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 人脑复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微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外科行微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后、麻醉维持及拔管时的MAP、HR、BIS值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知晓、过敏、术后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微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更稳定,安全性更高,术后清醒质量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微泵输注 瑞芬太尼 咪唑安定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