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麻醉镇痛泵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剖宫产术后麻醉镇痛泵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探讨

韩逢吉许宝学孟庆霞

韩逢吉许宝学孟庆霞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山东莱芜2711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近年来我院1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及出现了不良反应34例,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无1例无效,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很快消除,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只要术后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是可防可控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泵;不良反应;处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12-01

我科从将自控镇痛泵(PCA)运用到剖宫产术后,产妇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产后康复,但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现就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处理的心得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组130例均为自愿接受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5.8岁;初产妇98例,经产妇22例;足月产92例,早产11例,过期产17例;手术时间35~55分钟,平均40分钟;镇痛泵留置时间24~48小时,平均42小时。

1.2镇痛方法

麻醉医师做好麻醉前各项准备工作,产妇作左侧卧位,以L1~2或L2~3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先向腔内注入0.2%的利多卡因加1:20万U肾上腺素溶液3~5ml作为试验量,观察产妇无异常,向头侧置管3~4cm,控制麻醉平面在T7~S4之间;镇痛液由氟哌利多5mg+吗啡5mg+地塞米松2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组成;手术结束后将事先配备好的镇痛泵储液囊连接在麻醉导管上,打开开关,以2ml/h的速度匀速连续硬膜外腔给药,术后24~48小时拔管。

1.3动态观察

分别观察和记录术后4、8、12、24、36、48小时镇痛效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按0~10为评定标准;0为无痛,2.5为轻度疼痛,5.0为中度疼痛,≥8.0为剧烈疼痛。术后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尿潴留、肛门排气时间延长、皮肤瘙痒、骶尾部水肿等。

2.结果

全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无痛107例,轻痛21例,中痛2例,剧痛0例;发生不良反应34例:恶心呕吐15例,血压下降3例,尿潴留4例,肛门排气时间延长10例,皮肤瘙痒1例,骶尾部水肿1例;经相应处理后很快愈合出院。

3.讨论

3.1技术前景

剖宫产术后疼痛受自主神经的影响,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精神方面可致烦躁不安、抑郁,影响消化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内分泌和激素的影响能抑制正常子宫收缩、抑制乳腺分泌;也会引起产妇家属焦虑不安和担心,对医患和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素质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尤其是一些年轻产妇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与日俱增。术后镇痛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应用于疼痛治疗的新方法,与肌肉和静脉注射镇痛剂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高效、需用药量少、血药浓度持续时间长久、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

3.2不良反应及处理

术后镇痛有利于产妇呼吸、循环的稳定、有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常居副反应的首位,由于PCA药物可兴奋胃肠平滑肌,减少消化液分泌,产妇主观上难以忍受,易引起切口出血,影响进食;应嘱产妇平卧头侧位、以防误吸窒息,协助产妇按压住切口、减轻切口张力,严重者禁食并适当予以止吐药;我们使用的氟哌利多可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发挥止吐作用[1]。②由于吗啡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和术后血容量相对不足等因素,可有低血压或呼吸抑制的反应;术后应加强多功能心电监护,血压下降明显时应减慢或暂停镇痛泵给药速度,适当补充血容量或使用升压药。③椎管内麻醉使骶丛交感运动神经受抑制,吗啡作用于阿片受体后,可使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加,而产生尿潴留[2];因产妇术前常规作尿管留置,故一般将拔除尿管的时间适当延长至24h以后即可,拔管前可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多饮水,辅以热敷、理疗协助排尿。④椎管内麻醉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造成胃肠功能恢复缓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可让产妇多翻身、协助其早期下床活动,配合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⑤吗啡等药物可使血管扩张和引起组织胺释放而发生皮肤瘙痒,剧烈时可适当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我们常规使用小剂量的地塞米松,明显减少了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骶尾部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剖宫产术后引起的疼痛,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生理诸多因素包括产妇的休息睡眠和情绪反应的影响,导致产后的失眠焦虑,抑郁以及植物性功能紊乱等问题,还可以引起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和内内源性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醛固酮,皮质醇等释放,并对机体的泌乳,宫缩和胃肠功能等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延缓。剖宫产术使用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产妇机体恢复,但一定安控制好单位时间捏给药量,使其达到理想的镇痛目的,又不出现不良反应,要求术前做好宣教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泵内药物的输注速度和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应停止麻醉镇痛泵的使用。

综合上述,我们对剖宫产术后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疗效确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我们通过加强监测和护理,有效降低了其发生率,受到产妇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参考文献】

[1]RonaldD,Miller.Miller’sAnesthesia[M].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07-410,2734-2737.

[2]郑斯聚.阿片类药药理研究的若干进展[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2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