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兰州市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基本状况,随机抽取兰州市7所中学的7个班学生作样本,用考试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有29.3%的中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严重程度的考试焦虑占1.8%,女中学生焦虑水平显着高于男生,同时,不同年级间考试焦虑也有显着差异。

  • 标签: 考试焦虑量表 中学生 中等 焦虑水平 调查研究 男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和网络成瘾测试量表(TADS)对338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评估。SCL-90量表总分>160的学生视为存在心理问题;SCL-90量表总分<160的学生则视为心理健康。TADS量表得分为20~49的为正常网络使用者,纳入正常组;得分50~79为准成瘾者,得分80分及以上人群为网络成瘾者,将准成瘾者及网络成瘾者纳入网络成瘾组。对比正常组及网络成瘾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同时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发现,正常网络使用者231人,占总人数的68.34%;准成瘾者88人,占总人数的26.04%;网络成瘾者19人,占总人数的5.62%。正常组中有44例(19.05%)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组中有56例(52.33%)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r=0.417,P<0.05)。结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导致网络成瘾。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网络成瘾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9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封556名高三学生追行测查。结果大多数心理障碍者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和胆汁质;大多数心理非常健康者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情绪不稳定性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唯一具有显着作用的因素。结论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气质类型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气质类型 心理健康 生气 测查 SCL—90 情绪不稳定
  • 简介:摘要伴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加,高中生心理疾患明显增多。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患。但由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足,不少抑郁症学生深受抑郁症折磨,却完全不知自己得病了。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若出现抑郁症后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将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生抑郁症的常见成因,并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以期让青少年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 标签: 中学生 抑郁症 成因 心理干预
  • 简介:通过对177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高一的学生比高二的学生更看重教师的"宽厚"和"耐心",而高三学生比高二的学生更看重教师的"民主";②高中男女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基本一致,不存在差异;③优等生比后进生更看重"好的面貌"这一特征;④在高中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宽厚"、"期望"、"有组织能力"、"民主"、"贴近同学"等特征尤为重要。

  • 标签: 学生 理想教师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校园。随着我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层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详细的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希望以此能够加快人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提高社会人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中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编不合理信念问卷对83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因素分析将学生不合理信念归为7个因素,即评价体系、目标与价值、学业状况、人际关系、生命状况、人性与社会性、生活状况;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不合理信念总体上没有问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因素主效应明显,二、三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

  • 标签: 高中学生 不合理信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本文针对中学生在成长时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意义、现代中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滞后的原因以及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对策等,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

  • 标签: 中学生 安全教育和管理 对策
  • 简介:本研究从心理安全这一特殊视角分析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同时提出学生的内心不和谐、心理安全隐患是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根据引发原因提出了校园暴力应该分为:显性暴力事件、隐性暴力事件和“隐性-显性相互转换”型暴力事件;且提出了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策略和思考。

  • 标签: 安全 暴力 教育
  • 简介:考试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阻碍他们成长成才。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有效的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模式,很有价值。

  • 标签: 心理学 应用 焦虑症 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同感力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组开展班会,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通过班会活动筛选出需要单独干预的中学生进行个案心理辅导。选取两所高校的高中生共200名,依照学生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105)和对照组(n=95)。干预组除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外,接受为期12周每2周1次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而对照组仅进行每周一次常规班会。从学生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4个维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进行12周末测评时,干预组管理情绪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性均有所提升;而对照组4个维度的改变不明显。结论以同感共情为切入点,以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班会为载体,可以提升中学生管理情绪行为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同感力技术可以在中学生群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感力 提高 中学生成绩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学时代是一个学生内心最敏感的时期,而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下中学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焦虑等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效预防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于学生的内心成长和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都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积极干预策略 预防 中学生 学习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心理干预在中学生厌学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我校心理咨询处进行咨询的200名厌学中学生进行回顾分析。对200名中学生均行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自评量表进行情绪状态的评价,对比分析心理干预前后所有研究对象SAS及SDS评分差异,进而判定心理干预对厌学中学生焦虑、抑郁的应用价值。结果心理干预前,200名中学厌学者其SAS及SDS两项评分均远高于常模。而在实施干预后,无论是中学厌学者的焦虑评分,还是其抑郁评分心理干预治疗后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心理厌学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厌学心理,应予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学生 SAS 厌学 SDS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科学认识逐渐成熟的今天,同性恋和异性恋、双性恋一样,被认为是“性倾向”的三个类型之一。因此,本研究扩大被试选取范围至高中生群体,通过对南京市不同层次高中、国内一线城市高中和国外高中几个层面的数据收集和对比,探究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城市,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生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并据此分析得出高中生对待同性恋的普遍态度和态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 标签: 同性恋 高中生 态度
  • 简介:目的比较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一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昔通中学高一、高三年级学生共187人,对被试施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结果(1)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父母教养方式大致相同,但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学生父母双方的教养方式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重点中学学生父母明显地更为一致。(3)重点中学学生父母在对待男女孩教育上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属三个因子上存在差异,在父亲惩罚严属和拒绝否认这两个因子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普通中学只有父亲拒绝否认存在差异。结论重点舆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重点中学 普通中学 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中学学生
  • 简介:目的以138名汉族和127名纳西族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①在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方面,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都是以学习压力为主,其它应激事件为辅,按应激强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在应封方式方面,都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消极的应对方式为辅,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②在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等三种生活事件方面,纳西族中学生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而在其它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均无显着的民族差异。③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和应对方式总体上无显着的性别差异,但男生受惩罚的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了求助的应对方式。④在所有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 标签: 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 汉族 应激事件 健康 中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利尿制剂联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以及ACEI类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结果经治疗后共1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13.7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25%,说明了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综合利用检查方法提供诊断依据,有利于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诊断,给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以及ACEI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结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乡中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状况。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测验量表(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个性特征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结论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改善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可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 个性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目的研究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拉萨市汉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相应的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最高,给这些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应激量也高于其它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给城区学生带来的影响显着地高于农牧区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它所有年级;高一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应激量低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低于其它四个年级;普通师范学生受健康适应因子及丧失因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均高于其它年级,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是这部分群体最高.结论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因子;各因子所带来的应激量和年级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应激性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汉族中学生
  • 简介:目的研究石家庄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便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对石家庄市近100所中学的3069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施测。结论中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突出;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测验 心理健康状况 石家庄市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