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控制综合病区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综合病区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和防控措

  • 标签: 综合病区 院内感染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国的中药进行安全性评价,而选取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进行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相色谱法(GC)测定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复方甘草片、香砂养胃丸、黄连上清丸、云南白药、六味木香胶囊等9种中药制剂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同时选取了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酶抑制技术来做对比,从而评价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中的检测作用。结果采用相色谱技术对这9种中药的检测结果发现,9种中药的检测回收率在90%到100%之间,平均回收率达到了95%。而酶抑制技术的检测回收率是在75%到92%,平均回收率达到81.6%。结论相色谱技术拥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可以在检测中药农药残留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同时采用相色谱技术检测中药农药残留能够促进我国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国际化,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

  • 标签: 气相色谱技术 中药 农药残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口术是外科手术最常施行的术式之一,结肠口是由于治疗的需要将近端固定于腹壁外,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为“人工肛门”。由于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泄方式,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口患者术后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观察75例结肠口患者在治疗期及康复期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和护理,使患者在心理和行为上接受口,能够自我护理,增强了自信心,全部痊愈出院。

  • 标签: 肠造口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人工肛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口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报告了67例肠口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意义强调了病人住院期间,护士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和病人自我护理的必要性。

  • 标签: 肠造口 病人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卫计委数据统计近些年小儿消化系统畸形疾病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增加,需要进行肠道口手术的新生儿数量也在逐年上升,由于新生儿生命体能较弱的特点,各项器官还未发育良好,手术风险相对较大,要求医生专业技术水平更高。新生儿消化道疾病患儿存活率较正常新生儿严重偏低,加之又缺乏专业的人员护理,观测病情的能力普遍偏低。近年来新生儿科的发展随着国内部分医院的增设,专用医疗设备的更新,专业医护力量的强大,专业技术能力的加强,为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开辟了一条生命的新途径,即实施肠口术,以满足新生儿存活的需求。

  • 标签: 新生儿 肠造口 造口袋 护理新进展
  • 简介:摘要在中医学范畴中气既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调法是中医治法的根本,调法具体应用可分为补气法、舒畅气机法两法,并提出了调法在各种治法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调气法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分期综合方案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痊愈率、好转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上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UAC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阿奇霉素0.5g/d,每天一次口服,连用3天,停4天为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替利嗪5mg,每晚1次口服,2周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观察组0分及3分所占百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率65.0%与对照组33.5%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60.0%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UACS具有明显的临床效。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左西替利嗪 阿奇霉素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诊断的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其经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是积极、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OSAHS的措施。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采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而研讨组采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研讨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同时,研讨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相近,组间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两种治疗方式比较后,采取双水平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有效促进患儿的病情快速恢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固尔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医院利用药物的特点,不断完善中药生产工艺,这样能够有效弥补技术上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技术的应用,对如何优化工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此改善以往的传统工艺带来的弊端。

  • 标签: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道堵塞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12例人工道堵塞进行分析。结果道干燥,咳嗽能力强不能做到有效吸痰,肺挫伤呼吸道黏膜损伤是造成人工道堵塞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有效的道湿化以及正确评估人工道拔除时机可减少人工道堵塞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堵塞 脱机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方法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作为重要的依据,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且归纳其结果。结果对国内药片生产过程中质量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展开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控制措施,对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控制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总结,并且对其技术进行分析。结论在制药企业当中,药品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风险具有较大的意义,为此,国内制药企业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更加要重视制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制药质量风险,以确保能够有效的减少药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出现。

  • 标签: 质量风险 药品生产 原因
  • 简介:摘要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综合了质谱与相色谱的优势,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和鉴别能力强等优点。本文研究分析了大量GC-MS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表明目前GC-MS应用的主流方向在环境污染物、农药和激素这3个方面。并把GC-MS与其他仪器进行了优劣比较,展望了GC-MS最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环境污染物 农药 激素
  • 简介:摘要总结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4例农村膀胱瘘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农村瘘患者的特点是卫生条件差、经济拮据、患者文化程度低对瘘管护理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照顾等。根据患者情况我们采取出院时教会家属及患者固定引流袋、清洁瘘口方法;建立电话随访;督促来院复诊;换管时协助处理卫生等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膀胱造瘘患者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做好瘘口的护理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通过对58例瘘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探讨经验。

  • 标签: 直肠癌术后 造瘘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例肠口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2例肠口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肠口的护理、健康宣教等康复护理。结果22例肠口患者全部掌握了口的自我护理。结论通过对肠口患者开展康复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2例肠口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肠造口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瘘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使患者终身以瘘口排便,使用人工肛袋,使病人承受着躯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痛苦。甚至有些直肠癌病人因无法接受这种正活方式的改变而拒绝手术。现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护理理念的转变,对瘘口患者给予相应合理的护理,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加强自信心,全面恢复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造瘘口 护理 处理方法 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