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麝香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我院住院确诊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宝心丸口服,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以上各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麝香宝心丸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乳组及根治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3年、5年生存率,转移率及复发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转移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心理功能、性功能、身体形象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治疗手术和根治术相比临床疗效差异较小,创伤较小,对乳房外观影响较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小,适宜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饮料中甜味和防腐含量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的方法。方法用中性氧化铝柱固相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分离物质为Novopak-C柱,流动相为浓度为0.010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然后实施梯度淋洗。结果甜味与防腐均达到良好分离效果,2.1~200ug/ml线性范围内,r值在0.9995~0.999之间,89.0%~104.5%的回收率,0.2~1.3ug/ml检出限,测定时间为7min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方便,对于饮料食品防腐和甜味检测非常有效。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甜味剂 防腐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II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八味茵术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减压干燥得到的干浸膏进行干法制粒,单因素考察压轮压力、压轮转速、送料速度,并且对处方进行工艺筛选,制备八味茵术颗粒。结果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8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0.5h、0.5h。干法制粒处方和条件为干燥浸膏粉99.0%;硬脂酸镁1.0%;压轮压力20MPa、压轮转速4.8r/min、送料速度为15r/min,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颗粒。结论综合多指标优化了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可行性、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八味茵术颗粒干法制粒制备工艺。

  • 标签: 八味茵术颗粒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法制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农本方配方颗粒和中药煎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和煎口服,以半年为一个时点、治疗一年,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症状、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上述各项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代替煎口服,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农本方颗粒剂 煎剂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出一种新型的产气剂型。方法找出一种适宜的粘合剂,利用其物理特性,使其改变了现有产气的一些缺点。结果经多次筛选比较,选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1000作为新剂型的粘合剂,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产气剂型粘合剂 粘合剂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瑰宝,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当代中药注射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年代,突破创新中药新剂型,其在疑难重症、危急抢救、慢性疾病等方面起效快、作用强,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中药材不确定性大,中药注射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中药注射的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临床使用不合理和疗效安全性评估等因素,造成了临床安全性问题频频遭到质疑,如何预防、避免和减少中药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喷鼻对实验动物脑血管方面的药理效应作用。方法观察川芎喷鼻对家兔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对大鼠微循环的影响;采用大鼠MCAO模型观察对大鼠脑内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川芎喷鼻可显著的延长血液的PT和APTT;可显著抑制大鼠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管径缩小,可显著减少大鼠脑梗死面积。结论川芎喷鼻具有抗凝、改善微循环和抗脑缺血作用。

  • 标签: 川芎 微循环 MCAO模型 脑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差错原因的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差错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2月共44周我院病区中药注射差错次数。结果中药注射的差错和中药注射的品名、包装、包装数量、规格、产地相关。结论减少中药注射的差错需要中药注射生产厂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差错 差错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的合理使用。方法主要通过医院中药注射使用实例分析,论证中药注射的使用必须符合辩证论治的传统中药使用原则。结果目前中药注射的使用存在严重的违背中药使用原则现象,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中药注射的风险大于其他药品。结论加强中药注射的辩证使用监测,有利于降低中药注射使用风险。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为明确我院门诊颗粒处方的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及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对我院颗粒门诊2011年12月份抽取2168张(其中包括手写处方346张,电子处方1822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合格处方126张,占抽查处方的5.81%,可知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还有很大的空间。

  • 标签: 不合格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 规范处方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情况,认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应注意的方面。结果与结论医师、护师、药师三方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注射,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因素、使用对象、使用过程可能导致ADR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临床使用发生ADR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分析中药注射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药注射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进而促进临床用药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21例健康男性作为观察对象,单剂量口服200mg头孢克肟,并在服药0、30min、1h、2h、3h、4h、5h、6h、8h、12h、16h、24h时采集受检者血清样品,采用RP-HPLC法对血清中头孢克肟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出药动学相关参数。采用双单侧t检验方法,比较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AUC、Cmax、Tmax等参数之间的差距。结果头孢克肟混悬与头孢克肟颗粒在健康人群中体内药-时曲线符合单室开放模型(一级吸收),且两种制剂药物动力学AUC、Cmax、Tmax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头孢克肟混悬对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107.4%。结论头孢克肟混悬与颗粒在健康人群体内具有相同的生物效应。

  • 标签: 头孢克肟混悬剂 头孢克肟颗粒剂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β受体阻滞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β受体阻滞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灯盏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选取的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灯盏素进行治疗,一个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进行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试验我们得出灯盏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丹参注射液,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梗死 灯盏花素 丹参注射液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