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2-2019.12月诊断为乙型肝炎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56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同时对比56例患者中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好转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要低于未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判断是否患有乙型肝炎的一种依据,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生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其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授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巧,提高医学技术和能力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需要创新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积极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医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有效途径和方法,希望对这方面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所帮助。

  • 标签: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构建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行卞星青霉素的患者 40 例,将随机分为 2 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率、血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疼痛程度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小。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 1 例晕厥,而对照组出现 2 例晕厥, 2 例心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低。 结论: 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维持其心率、血压稳定,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等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入组样本选自本院妇产科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共计80例,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论在分娩结果、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还是新生儿情况均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测(影像学检查+胎心监测),可提高胎盘早剥诊断的准确率,从而改善患者分娩结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早期诊断 胎盘早剥 诊断意义 母婴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20年7月开始,直至2021年12月医治的40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开展研究工作,都进行了超声检查及MRI检查。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准确率(95.00%)、误诊率(2.50%)、漏诊率(5.00%)相比于对照组(82.50%、12.50%、15.00%)更为理想;孕妇的超声征象主要为:胎盘后间隙少数或者整个消失,胎盘内存在不均匀回声,胎盘附着部位子宫浆膜层和膀胱交接处血管充盈,且超声的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实行超声检查,有利于了解胎盘有无异常情况,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扩大推广范围。

  • 标签: 产前超声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诊断准确率 误诊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的肠外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26例IBD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C(溃疡性结肠炎)组与CD(克罗恩病)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肠外表现。结果:(1)26例患者中,12例出现肠外表现,约占46.15%(12/26),UC组7例出现肠外表现,发生率为46.67%(7/15);CD组5例出现肠外表现,发生率为45.45%(5/11)。(2)UC组,左半结肠型肠外表现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肠外表现多为骨关节病变、肝胆表现以及口腔溃疡,单纯依靠肠外表现区分两者,意义不大。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外表现 临床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9 年 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为孕产妇组和非孕产妇组。入院时为每个患者测量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24 周后再为每位患者测量一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后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的变化。 结果 : 在 24 周后,孕产妇组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过多,而非孕产妇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较少。 结论 : 孕妇在做检查时,应先检查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变化,再决定是否患有肝病。

  • 标签: 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 变化及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评估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评估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动态心电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评估分析心律失常检出率,动态心电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提高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及心律失常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之间,从我院抽取76例梅毒患者,以此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检查的健康人群,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结果:梅毒患者的IgG、IgA、IgM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P

  • 标签: 梅毒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计划生育门诊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提升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患者2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10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沟通技巧作为观察组,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结果:研究表明,增加沟通技巧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得分(89.7±1.9)显著高于对照组(78.2±1.8,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方面,观察组同样表现出更好的成绩,平均分为(85.4±4.6),而对照组为(72.3±3.9)分(P<0.05)。结论:研究结果强调了沟通技巧在计划生育门诊护理中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不仅提升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计划生育门诊中,投入资源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是必要的,并且对患者的整体治疗结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 标签: 计划生育门诊 沟通技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中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的作用。方法:2018年6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范围,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与经食道超声检查,经食道超声检查为诊断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检查与经食道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0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经CT检查,80例未显示左心耳血栓,20例显示左心耳血栓;经食道超声检查显示,82例未显示左心耳血栓,18例显示左心耳血栓。CT检查20例左心耳血栓患者中其中有16例经食道超声检查证实,4例经食道超声显示为自发超声显影,80例CT检查未见血栓患者中78例经食道超声检查证实,另外2例经食道超声显示为血栓形成。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耳血栓敏感性88.88%,特异性95.12%。结论: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64层螺旋CT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 本研究分析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测的 56例孕妇以及在体检科体检的 56例处于非妊娠期的身体健康女性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别研究 2组女性血液检查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情况。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妊娠期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低,但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且娠期女性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3项指标,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缩短的情况;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之相反,其主要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升高的情况。 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妊娠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因对女性妊娠期的各个时间段内对孕妇进行凝血4项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其凝血状态,其能够有效预防产科并发症,减少妊娠血栓的形成,对妊娠抗凝治疗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期女性 凝血功能 检测结果 临床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指血液中葡萄糖长时间处于高浓度状态,引起一系列机体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及多尿,并且常伴有血压高、血脂异常等情况。为了减轻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及时正确的健康管理血糖水平十分重要。健康管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 标签: 健康管理 血糖 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大骨瓣减压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意义分析 。方法:选取 100 例在我科室进行重型颅脑创伤治疗病人作为调研对象,此次调查时间为 2018.5 至 2019.6 。将病人分为 2 组,每组 50 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 结果:对比组死亡率为 10% 和实验组的 0.00% 相比较高,植物状态率为 24% 和实验组 8% 相比较高,重度伤残率为 26% 和实验组 12% 相比较高,中度伤残率为 22% 和实验组 36% 相比较低,恢复良好率为 18% 和实验组的 44% 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0.0000 。 结论: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可采取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 标签: 重型颅脑创伤 大骨瓣减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产儿眼底筛查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眼科进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共 313 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家长散瞳点药,检查前后健康宣教,指导家长约束患儿等;干预组除采取以上干预外加入了协助家长散瞳点药,帮助家长约束患儿,协助家长预约下次检查等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平均等候时间( 8.76±1.938 ),对照组患儿的平均等候时间( 20.12±3.297 ),两组患儿平均等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平均检查时间( 7.91±1.535 ),对照组患儿的平均检查时间( 20.33±2.704 ),两组患儿平均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 160 人中有 145 人瞳孔散开,对照组患儿 153 人中有 98 人瞳孔散开。两组患儿的瞳孔散开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完成早产儿眼底的筛查减轻患儿痛苦并对尽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底筛查 早产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核医学放射科和护理管理对医护患健康的作用意义。方法:挑选就此医院完成核素治疗的患者共计70名,选择实验时间2019.12——2020.12完成医护患健康管理意义分析,按照抽样单双分组法将对象分成平均两组,即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前组中应用常规管理措施、后组中应用综合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然后,对比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结果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处理能提高医护患的健康性,借助护理管理协助安全性较高,临床执行效果理想。

  • 标签: 核医学科 护理管理 放射防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摘选我院100例采取输血治疗患者进行探讨,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重要性。结果:文中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阳性9例,所占患者阳性率为9. 00%(9/100)P<0.05。其中不规则抗体均为抗-E 3.00%(3/100)、抗-D 2.00%(2/100)、抗-e 2.00%(2/100)、抗-C 1.00%(1/100)、 抗-c 1.00%(1/100),发现抗体的患者均为接受2次以上输血者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有效避免发生溶血反应,临床检测后依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血型进行输血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验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