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附件炎包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附件炎包患者,选取时间控制在2014年12月~2016年2月。依据治疗方式区别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施以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后者施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法对于患有漫顶附件炎包的患者而言,具有显著疗效,且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桃红四物汤加减 慢性 附件炎包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水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送检的125例胸腹水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检验以及HE染色检验,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125例胸腹水标本中48例疑似含有肿瘤细胞,其中腺癌26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癌6例,恶性间皮瘤5例,反应性间皮细胞4例。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对胸腹水标本检测的阳性率为97.92%,HE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2.92%,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对胸腹水标本检测的阳性率较HE染色检测明显升高(P<0.05)。结论:细胞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胸腹水肿瘤细胞的准确性更高,且有助于明确疾病类型,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腹水 细胞块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对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症状得到了缓解,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经椎体后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的患者数量一致。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使用椎体后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最后,就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和治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明显要优于另一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状况均与手术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经椎体后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的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通过舒适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通过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舒适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 、ODI 评分,椎体前柱高度等指标。结果:患者VAS 评分由术前的(8.43±1.07)分降低至(2.67 ±0.47)分,ODI 评分由术前的(34.81±1.23)分降低至(15.25±1.34)分,伤椎前柱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57.07±7.64)%改善为(78.51±4.17)%,Cobb角由术前的(21.5±2.78)°改善为(9.67±1.89)°。 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中砭刮痧的开展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作为研究期,以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患者为对象,按照具体就诊时间先后分组,一组采用药物治疗,口服氯雷他定片,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用药的同时辅助砭刮痧治疗,作为观察组,然后从瘙痒程度、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几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89.74%,对照组为76.92%,P

  • 标签: 铜砭刮痧 尿毒症皮肤瘙痒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取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VAS疼痛评分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obb角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使用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纠正后畸形,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之际采用球囊扩张锥体后凸起成形术,探究其所产生的实际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时间段,从我院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96例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其中48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48例作为B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对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A组患者则采用球囊扩张锥体后凸起成形术,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日常生活情况等作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A组中多数患者经由治疗后其脊柱均已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9%;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来看,A组患者的疼痛感有明显减轻;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来看,相比于B组患者,A组患者更加能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项,各方面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对比(P<0.05)。结论:球囊扩张锥体后凸起成形术在临床上所体现出的效果极好,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缓解,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治疗效果大大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球囊扩张锥体后凸起成形术 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实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后成形术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开展中,将抽取在我院骨科中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参与,均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在入组前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探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将64例研究对象分配为两个小组,一组为继续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使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活动能力。结果:经研究数据显示,在采取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后成形术治疗中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26楼行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重度脊柱侧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焦虑自评量表、术后恢复情况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WHOQOL-BRIEF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焦虑心理状况,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时机理论 心理护理干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坐势手术体位在日间经颈后部包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颈后部包患者中选取60例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俯卧位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坐势手术体位,通过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满意度来评估改良手术体位的应用实效。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优,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 手术体位 颈后部包块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此间,为分析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与常规细胞涂片在疾病诊断当中发挥的作用,依次对患者采取常规细胞涂片诊断与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分析在不同检查方法应用下患者的检出情况以及腺癌与间皮性肿瘤细胞抗体表达。结果:数据对比显示,相比于常规细胞涂片诊断,在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下,检出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能够提升患者腺癌与间皮性肿瘤细胞抗体表达的准确性,两组数据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由此可见,在胸腔积液诊断中选取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升临床检出率的同时,能够明确疾病发展情况,进而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意义显著,可借鉴。

  • 标签: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 常规细胞涂片诊断 胸腔积液 诊断准确率 腺癌与间皮性肿瘤细胞抗体表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后利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择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分成两组,单号50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踝关节固定,双号50例为观察组,接受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将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可加快愈合速度,确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产生,这种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手术坚强固定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混合痔,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离子电化学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1例,外剥内扎术结合离子电化学疗法)与对照组(31例,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实行外剥内扎术结合离子电化学疗法,能有效降低疼痛感,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治疗效果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耳部全息砭刮痧护理在淤血阻络型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筛选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74名肩周炎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患者均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同意配合实验进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人。常规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耳部全息砭刮痧护理,实验选取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作为实验观察指标。疼痛评价采用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耳部全息砭刮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有效率较高,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肩周炎的治疗中推广实行。

  • 标签: 肩周炎 中医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护理 淤血阻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椎体后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特点。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需行椎体后成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围术期系统性护理)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护理前后的伤椎恢复情况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在伤椎恢复情况以及VAS情况中的数据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行椎体后成形术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系统性护理,可显著提升其伤椎恢复速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