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某纺织企业作业人员听力损伤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市某纺织企业中556名作业人员纳入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监测作业环境噪声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对策。结果 2019~2021年三年,某纺织企业噪声监测结果属于中频连续稳态噪声,其平均噪声强度为(94.47±5.38)dB(A),明显强于《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7)中规定的85 dB(A),超标率高达53.33%;某纺织企业中556名员工,听力测定,存在听力损伤人数为78名,检出率为14.03%。结论 该纺织企业应对车间噪声危害引起重视,通过加强噪声治理与防护力度,减轻员工听力损伤。

  • 标签: 听力损伤 纺织企业 生产性噪声 噪声治理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价值创造越来越需要不断拓展产品线宽度。投资组合管理也因此变得十分关键,需要对各项投资或业务做出决策和权衡。但对许多企业而言,管理医疗器械投资和产品组合并不容易。

  • 标签: 医疗器械 业务组合 企业盈利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医药企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内部的潜在风险也逐渐凸显,因此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各类风险和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害程度,能够维持和保障医药企业平稳运营。对此,医药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环境,并发展自身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发展具体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对重点领域的把控能力。

  • 标签: 医药企业 内部控制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2020年四川省三类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地理公平性,探索其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各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来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的现状及地理公平性。结果 每平方公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卫生资源拥有量一类地区大于二类地区大于三类地区,各类卫生资源的泰尔指数除机构数外均大于0.6,其区域间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大于50%。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均超过警戒值,其不公平性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不公平引起,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四川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地理公平性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健全制药企业的环境微生物控制方案,为企业的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指导,本研究通过16SrRNA测序方式鉴定某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环境微生物,建立了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偏差调查以及污染溯源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企业有效的洁净环境及表面消毒与清洁方案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调查洁净车间的环境微生物分布情况,发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人、设备、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这些污染源,即能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16SrRNA 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 溯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对“德尔塔”(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认知水平,探讨企业员工获取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疫情期间心理焦虑状况; 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消毒技术,更具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对辖区4家企业共427名企业员工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总体知识知晓率为68.94%,其中一般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为53.71%,健康相关行为知晓率为83.63%,企业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为87.25%。“德尔塔”病毒平均潜伏期为、新冠肺炎传染病类别、居家物体表面预防性消毒、“德尔塔”病毒的传播途径、佩戴多层口罩是否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感染“德尔塔”的临床症状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7.75%、27.25%、29.00%、32.25%、32.75%、38.25%、44.00%、45.50%。不同户籍、学历、岗位的企业员工间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知识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 =9.809,P=0.002;χ2 =14.410,P

  • 标签: 新冠肺炎 德尔塔 企业员工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我国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商标权的保护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北京同仁堂为例,从知识产权管理出发,对医药类中华老字号的经营状况、商标权管理不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能够有益于医药类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中华老字号 医药类企业 商标权 法律保护 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