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离心转速和不同离心时间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制备的血小板各50份;利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含量。结果:四种制备方法结果比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均在合格和不合格范围内,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差异。第3组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结论:第3组离心转速2100rpm,离心时间6’,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离心转速 时间 浓缩血小板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袋离心时破损原因及对策。方法将离心温度设定为4℃,转数3800r/min﹙或3200r/min﹚,时间为10min,将离心血袋配平后安设计方式直接放入金属桶内离心。结果血袋在离心杯为方杯离心破损较高,且血袋放置不同破损率也有较大差别,结论离心时,尽量使用离心杯为方杯,且血袋体面向旋转中心轴均可降低离心破损率。

  • 标签: 血液制备 离心血袋 破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近10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趋向年轻化。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日常保健 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血液标本的离心分离时间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探讨如何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时间,以提高血糖标本测定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20名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各3管,将其分成3组,分别于30分、1小时、2小时进行各组标本的离心,于采血后30分、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分别测定离心后的标本。结果采血30分钟离心与采血2个小时离心的血糖标本5个小时后测定的血糖结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离心分离的时间越慢,血糖结果下降越快。

  • 标签: 血糖 标本离心时间
  • 简介:目的: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与仪器维护。方法:正确选择与应用离心技术,掌握相对离心力(RCF)、S值及K值等常用离心参数的运用与计算方法,合理配置离心转头与离心容器,根据材质的理化耐受性选用和处理离心容器,制定基于风险控制的操作规范、监测、维护、保养以及生物安全等系列措施,建立实验室离心机技术保障。结果:通过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离心机的故障率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结论:保障离心机正常使用,必须坚持从实验应用到工程维护的全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离心机 离心技术 技术保障 维护 医学实验室
  • 作者: 姜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邻水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5-0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由此明显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的上升。在医疗方面,人们对成分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医学上在临床方面对冷沉淀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冷沉淀凝血因子不仅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身上,例如患者大出血、患有血友病、肿瘤、烧伤、皮肤黏膜以及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1],不仅如此,手术创伤或者多发伤等领域也有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些方面均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表现出极度需求的状态。在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在《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其仅仅对FⅧ因子含量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作出相关研究[2]。对于FⅧ因子,其可参与内源性凝血的过程,可以在此环境下,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然而对于纤维蛋白原来说,其主要在于参与血液的凝固一个过程。可通过各种的相互作用方式,与生物的相关组织来进行结合,然后将血凝块在胶原上来进行固定[3]。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重新进行溶解,并且对于已经凝固的血块,具有一定的液化作用,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局部出现持续性的血栓形成。对于冷沉淀的制作,其过程即为凝血因子的浓缩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历全血、新鲜血液冰冻、冷沉淀几个阶段。但是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在任何一个阶段,均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情况,也因此会影响冷沉淀制品的质量。其影响因素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①健康人群中的FⅧ因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献血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可产生影响。②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的影响,例如血流通畅度、是否出现凝块、溶血等情况,均可对全血中的FⅧ因子含量造成较为非常严重的影响。③融化以及制备的过程因素。冷链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我国在对冷沉淀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两种方法,即虹吸法以及离心法。传统的离心法,主要是将准备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放置于冰箱中过夜,直至其融化,冰箱保持在4±2℃左右。冰箱中的位置不同、融化时间长短等均可影响到冷沉淀的制备质量。那么如何用传统离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1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沉淀集菌方法来提高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同时痰涂阳性者接种酸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观察。结果利用离心沉淀集菌方法可提高痰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其阳性检出率高,便于其他实验室借鉴与改进推广运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离心沉淀集菌 痰涂片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其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特症。结果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提高了61.0%(92/151),325例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恶性肿瘤占151例,确定为癌145例,恶性间皮瘤5例,一例疑为淋巴瘤,良性占177例,而325例体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只有56例。结论体液离心沉淀物组织学检查优于体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与分型符合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高的保证,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体液 液基细胞学 离心沉淀物 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