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产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早产进行保暖护理、呼吸道护理、防治感染、黄疸护理、喂养护理等护理。结果本组早产临床治愈出院41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1例,存活率97.78%。结论加强和重视早产的护理可提高早产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产常见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的182例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患儿经治疗13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达72.5%。结论重视监护、保暖,同时呼吸支持、预防感染、出血,治疗黄疸是治疗早产成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监护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产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早产3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与对照组(70.58%)相比明显较高,胃潴留、腹胀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大大缩短,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喂养不耐受采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机体胃泌素的尽快分泌,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 不耐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贫血输血治疗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11.1-2012.12月份诊断贫血的早产临床资料50例。调查研究病例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原发疾病、采血量、最低血红蛋白浓度、出现贫血时间、输血量等临床特征。以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抽血量10ml/kg为界分为两组。结果患儿最低血红蛋白值为105±11g。出现贫血时间平均为生后10.5±9.1天。初次输血时间平均为生后13.2±8.8天。平均输血量为73.3±55.4ml。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抽血量越多,出现贫血的时间越短,最低血红蛋白浓度越低,输血量越多。结论要重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及时发现与输血治疗。临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采血,减少过多的医源性贫血。

  • 标签: 早产儿 贫血 输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的的监护与护理,有效提高早产成活率。方法对36例早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6例早产中,34例健康出院,无并发症;2例因孕周少,体重轻,经积极抢救与治疗,家属拒绝后续治疗,自行抱走。结论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早产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早产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合理的喂养,提高早产的生存能力,方法对确诊为早产的患儿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等合理喂养方法。结果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患儿生存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吸吮吞咽能力各不相同,体重增长多少不等,对存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果及时采取合理的喂养,满足早产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提高吸吮吞咽能力,进而提高其生存能力。

  • 标签: 早产儿 合理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早产的临床资料,将所选患儿按照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0)与对照组(n=1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指标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恢复正常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体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保证早产营养支持,尽早达到最佳营养状态,对保证早产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积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肠内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肺炎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需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感染科教育,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完善消毒隔离制度。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分娩活婴中确诊为肺炎的早产84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母亲患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围生期窒息、出生时体温及Apgar评分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在出7天内发病与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有关;7天后发病的早产肺炎与胎龄、Apgar评分、置鼻饲管、机械通气、进行肠内营养的时间相关。结论出生时体温过低、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是早产肺炎出生7天内的主要诱因;胎龄小、Apgar评分低、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及进行肠内营养的时间较晚是早产肺炎出生7天后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保暖、吸氧、喂养、预防感染和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心理护理。

  • 标签: 早产儿 基础护理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动脉导管开放(PDA)是早产常见疾病,可导致早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导致早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胎龄越小,体重越低,PDA发生率越高,应积极处理。药物治疗关闭PDA是最有效和经济治疗方法,近年来,使用CPAP通气及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PDA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动脉导管开放 布洛芬 早产儿 CPAP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2例早产进行血糖测定并动态观察血糖值的变化,进行临床资料及胎龄、日龄的比较分析。结果(1)早产血糖测定异常率占85.71%,高血糖占4.76%,低血糖占80.95%。(2)危重的早产其血糖的异常率较高,且血糖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较长。(3)胎龄越小、日龄越小则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越高。结论早产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危重的早产,同时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与胎龄及日龄密切相关。

  • 标签: 早产儿 糖代谢血糖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早产低血糖45例的临床分析,得出结论胎龄小于34周,体重小于2500g及合并窒息的早产,其低血糖发生率分别高于相应的对照组,早产低血糖发生与性别、产式、单胎、多胎因素无关。

  • 标签: 早产儿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早产微量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4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4例早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规范选择合适的乳、鼓励早期喂养、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非营养性吸允、感觉神经功能训练、早期通便、早期胃肠减压、环境与体位管理。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10.64%,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46.81%、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时间、达到完全经肠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大便次数、第2周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喂养的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微量喂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