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恒仁,字育万,一字月山,英亲王阿济格四世孙,清宗室,生卒年月不详,乾隆间人。初袭封,旋罢。清史中无载,只在清人徐世昌的《晚晴诗簃汇》中记有:“月山初袭辅国公,以不应袭,罢。投牒入宗学,又以尝袭爵,为例所格,盖袭爵仅十月一日,在学止二十余日。数奇不偶,悒悒于衷,卒年三十有五。尝论宗人诗当以子晋为第一,红澜、问亭皆不及也。子晋诗数变,尤爱其少壮时作,清新俊逸,具体古人。”此段话是目前见到的最完整最丰富地评价恒仁的文字了。恒仁留有《月山诗集》和《月山诗话》。

  • 标签: 诗话 清新 诗集 生卒年 亲王 古人
  • 简介:王新礼在《史志文萃》1989年第4期上撰文,对新编志书中粮食志内容的漏记与旁逸发表看法。1.把土地税征收写进粮食志,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其实,它只能由税务志去记载,绝不能因它以征粮的形式出现、由粮食部门经办,就写入粮食志。2.粮油加工只能归属工业志,大部分粮食志都把它写了

  • 标签: 粮食部门 粮油加工 史志 文萃 漏记 商业志
  • 简介:地方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述某一地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性,记述各门类众多事物的志书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现象。地方志书的交叉是允许的,是志书体例的必然,也是逻辑性、科学性的反映,但是,面对交叉现象出现的内容重复是不允许的。编纂人员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内容重复。处理志书内容的交叉重复,应根据不同的类型作出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相应的办法,这样才能避免重复。

  • 标签: 志书 内容 交叉重复
  • 简介:帽合山崖画是金秀瑶族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崖画。崖画大约绘于明代中叶。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瑶族历史上的祭祀祖先仪式、灵魂转世、生殖崇拜以及盘瓠崇拜观念,崖画主要的社会功能是祈望祖先神灵的庇护。

  • 标签: 崖画 男性生殖器 金秀瑶族自治县 广西 茶山瑶 神话传说
  • 简介:《满文老档》是保留至今清入关前用满文书写的最早的一部官撰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的各种官方活动,是研究满族早期历史、东北地区民族、满族语言文字等的第一手资料,很早就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

  • 标签: 满文档案 东北地区 清入关前 明末清初 满族 努尔哈赤
  • 简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企业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企业理论也同样处于不断发展与演化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回顾和梳理,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整理出典型的企业理论,并作出简要的述评,以期厘清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和逻辑演进路径,并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内容作出评析。

  • 标签: 企业理论 契约理论 能力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网络理论
  • 简介:我国是个有五千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生产生活各异,地区差别很大。由此使各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千差万别,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之一,就是历代均重视纂修地方志书。方志顾名思义,乃是一方之志,即记载一地不同于他地的自然和社会的整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因此,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早在《新编地方志暂行规定》中,就强调新方志要“力求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这说明突出地方特色,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基本要求。

  • 标签: 地方志书 县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纂修 文明古国 地方特色
  • 简介:新编《普定县志》于1999年底出版面世,在它之前,贵州80个有修志任务的县、市,已有近70个县、市出书。因此,《普定县志》在编纂及审定过程中,有其他县、市丰富的修志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当把散着墨香的新编《普定县志》与省内其他县(市)志作一粗略比较时,不难看出《普定县志》在编纂手法上的成熟与老练。本文试将《普定县志》中的图片运用情况与贵州部分县志作一比较,从中总结出本届修志中的一些得失。

  • 标签: 《普定县志》 中国 地方志 贵州 编纂工作 图片运用
  • 简介:一万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贵州省普定县,于1999年底出版了填补本县历史空白的第一部地方志——《普定县志》。这是一部图文并茂、以全新面貌“亮出自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普定的重头文献。其中有关图片的部分,特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感受良深。

  • 标签: 《普定县志》 中国 地方志 贵州 编纂工作
  • 简介:晚清时期的中外条约关系具有畸形法律性质,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不平等属性之外,还附带某些平等属性的内容。其中整体性平等条约,分为综合性和具体事项两大类别,均在强权政治的大背景下昙花一现。各不平等条约中又有着平等性质的条款,在权利义务的约定方面,或给对方规定相应义务以维护中国的利益,或作对等规定予以中方某种权利。还有符合近代国家关系及其交往规则的条款,或承诺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或对国家问的交往方式和规则作了规定。另有司法互助、海难救助、中立性质等方面的条款。这些内容居于附属地位,未能改变不平等条约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反映了中外关系的发展趋向。

  • 标签: 晚清 条约关系 平等内容
  • 简介:区志内容记述是志书编写的重点.也是修志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如何做好区志内容记述,笔者根据《翔安区志》的编写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看法。

  • 标签: 区志内容记述 志书 编写 《翔安区志》
  • 简介:法律是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也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产物。西藏解放前的法典.除沿用了吐蕃王朝的王法和佛教的教法外,还参用了元朝的法律规范以及明清时期制定的法律。旧西藏不同历史时期计有数十种法典。例如吐

  • 标签: 西藏 古代 《十六法典》 法律制度 内容 社会秩序
  • 简介:我们在修志中,除了精心修改篇目外,就是如何处理志书内容的合理交叉。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志书的质量。新方志内容交叉问题,是指方志各篇章中互相交叉重复的内容。一部志书,其内容的交叉,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种类繁多,形式多异。较普遍的内容交叉,主要有以下六种:一、属性的交叉。即一事物既属于甲,也属于乙,又属于丙。以水系而言,既属地理,也属水利;既属交通,又属水电。以过去的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而言,既

  • 标签: 修志 交叉问题 交叉重复 教会医院 人物传 志体
  • 简介:审计不属经济管理的范畴,也没有经济管理的职能。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最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审计是为了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侵犯,审计是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同时审计对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志书中审计志不应该归为经济管理志之中,而应与纪检、监察放在一起记叙。

  • 标签: 志书 审计 纪检 监察
  • 简介:本文的研究内容源自一个激进和过时的问题:难道真的有客家文化这样的事吗?我们现在(或以前)在大部分自认为是客家的汉人中能辨识出一组有特色的文化因素吗?当然,面对其他不同的群体,不同时空之中的客家人会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即使他们能从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或海外华人社会中寻找更广泛的社会认同。除了服饰、饮食或庆祝仪式等细节,我们能否总结出一套更核心的行为模式或认同模式,使客家能反复地从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其他族群中区分出来?研究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家在很多地区所具有的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

  • 标签: 客家文化 形式和内容 马来西亚 海外华人社会 社会等级制度 社会经济地位
  • 简介:正在编修中的二轮县(市)志所记述的主要时段,正是各县(市)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记述改革这一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各县(市)续志编纂者思考的重点之一。就目前的情况看,对改革的记述大致有三种主张:一是主张"大集中",设改革开放篇,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项改革内容集中记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篇并列;

  • 标签: 内容刍议 县市 市续志
  • 简介:广东省二轮志书所记述的内容时限.大多是从1979年-200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改革开放事业由开始到全面开展.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在这20多年问.城区发生了巨变,如中心城区扩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道路扩大、中央商务区出现、’工厂增多、房地产迅猛发展、公共事业进步等等。城区特别是作为市容市貌代表的中心城区如何记述好城区建设的巨大变化.应是二轮城区志的重点之一。一、中心城区和城区建设的概念

  • 标签: 城区建设 中心城区 内容 改革开放 公共事业 中央商务区
  • 简介:本文主要对四卷本《徐氏红雨楼书目》集部的“宋诗”、“元诸家姓氏”、“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诗选姓氏”五部分悬疑内容展开论述,指出这五部分内容并非徐氏藏书目录,而是分别抄自明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中宋、元、明诗选部分所收录的诗人、诗集目录和当时所见的一种或几种明诗选本中的作者(包括作者简介)而编成,并通过与七卷本《徐氏家藏书目》相关部分的对比,说明七卷本当为原本,四卷本多误字,原先当是一个残本,缺失宋、元、明诗文集部分,後人以徐氏部分藏书目加上《石仓宋诗选》《石仓元诗选》《石仓明诗选》中所选诗人名目及他书相关内容拼合而成。

  • 标签: 《徐氏红雨楼书目》 集部 悬疑内容 《石仓十二代诗选》
  • 简介:《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内容层次中,总叙中论述学术文化发展的部分与叙述各部类学术源流的小序构成了一篇学术文化史。总叙中论述历代图书整理的部分与反映历代各类图书聚散的小计构成了一篇图书目录学史。《经籍考》的解题融汇诸家精华且内容丰富,其中仅辨伪一项就可归纳为20种方法,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经籍考》著录书目共3938条,考虑到数书一录和一书重见的情况,可知共收录约4200余种书籍。统计书目在各部类的分布可知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集部、子部、史部、经部。经部以易类、春秋类、小学类为最多,史部以传记类、地理类为最多,子部以小说家类、医家类、儒家类为最多,集部以别集类、诗集类为最多,反映了宋代各部类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

  • 标签: 《文献通考·经籍考》 马端临 目录学 辑录体 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