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芒砀山》,全称为《刘子英打虎》,上下两本,黄梅戏稀见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6集著录了柯火英口述。桂遇秋记录、校勘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7集刊有左世和口述、潜山县五庙灯会抄本。

  • 标签: 传统剧目 黄梅戏 安徽省 潜山县 口述 汇编
  • 简介:车王府旧藏弹词存60余种,2000余册,今归首都图书馆。此批曲本以刻本为主,兼有部分抄本,刊刻时间上自清乾隆年间,下迄同治、道光时期,且有10余种稀见和较早刊本,是不可多得的俗文学文献。1935年刊凌氏《弹词目録》与当时其它弹词目録一样,多着録题名、作者、刊刻时间及书坊,于卷、回、册及本事、体例等则略而不题;又因目録发表与凌氏整理车王府藏弹词的时间相距多年,且《弹词目録》中多存由笔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讹之处,这也增加了后人据以判断同名弹词版本异同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这批弹词的来源、整理状况,同时以文本校读为基础,对《弹词目録》及其它着録这批弹词的目録如《弹词宝卷书目》等的着録作补正,对部分稀见曲本从版本、本事、内容等角度予以揭示。

  • 标签: 清朝 蒙古 车王府 曲本 弹词
  • 简介:《戏杂志》刊行于1922年至1923年间,前后共发行九期,设有“京剧”“昆剧”“新剧”“戏剧新闻”“游艺附录”“时事小曲”等栏目。其中包含大量关于新剧变迁发展的重要文献和新剧人物的轶闻趣事,这些文献资料所记述的内容,与同时期的新剧文献相比,史料价值极高,多为其他文献所罕见。对《戏杂志》中任公、任天知、王钟声三人的史料梳理后,得出如下结论:任公为《戏杂志》主要编辑者之一的任退庵;进化团领导人任天知生于1870年,卒于1927年;春阳社领导人王钟声投身新剧运动之前曾积极参与上海的光复运动等。

  • 标签: 《戏杂志》 新剧人物 任公 任天知 王钟声
  • 简介:首都圖書館藏《緑棠吟館子弟書選》,是晚清和民國間子弟書愛好者的自抄本,反映了子弟書在民衆中流傳和接受的具體狀况。作爲子弟書愛好者的選集,它保存了子弟書研究的相關資料,體現了民國時期對子弟書這種藝術形式的認識和看法。

  • 标签: 緑棠吟館 子弟書 吴曉鈴
  • 简介:昇平寶筏》是清昇平署曲本中編演年代最早的連臺大戲之一,目前已披露的康熙舊本系統《昇平寶筏》主要有四種,分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台北傅斯年圖書館。通過對上述四種版本的比勘,我們對其版本序列及相互關係作了梳理,認爲北大藏本是康熙舊本系統中年代較早的一種,它據康熙親征噶爾丹的史實作了戲曲改編。

  • 标签: 昇平寶筏 西遊記 康熙舊本
  • 作者: 刘景山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柳派”二人转被称为正宗二人转,相传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尊称柳道爷)创立,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莲花落等……此说乍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位唐代的大文学家,又是山西运城人,曾在广西柳州为官,何以竟成为关东乡土艺术二人转的创始人?这简直匪夷所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负义记》,连台本戏《合同记》之二,黄梅戏后期剧目。王清明在圆通寺养伤,打算上京找舅父张必显为他伸冤。慧明恐远水难救近火,劝他在山东告状。初告到历城县,知县廉丰,虽然官清如水,但自己官卑职小,且案件又牵涉圣命和几名高官,不敢承办此案,劝他到济南府呈控,自己却挂印归隐。济南知府刘通,曾系王清明之父王有玉栽培、提拔之门生,对他恩深如海。接到王清明诉状后,准备负荆面圣,为王清明合同奇案明处。张春见王清明到济南府告状,以送海菜为名,用黄金200两,白银2000两,欲买通刘通。刘不收,责打行贿管家田虎,发签票捉拿张春到案。三妾钱氏,贪财如命,以有孕可为刘家传宗接代之身,要挟刘通,要刘收下贿银。刘以礼和家法教育、责打钱氏。钱以自尽相威胁,迫使刘通一反常态,收了贿银。复审时将王清明苦打成招,问成江洋大盗。慧明仗义出庭,证明田虎是他路见不平而砍下一只手膀。斥问刘通颠倒黑白,袒护恶奴张春,庇纵杀人凶犯田虎,慧明因此被关在死囚牢中。田素贞闻此凶讯,悲伤不尽,派丫鬟甘红为她探监。她剪下青丝一绺押书信带往监中,向王清明表示非他不嫁的决心。叫王清明修书北京舅父,她设法下书,好请舅父为他伸冤。甘红出监后,被跟踪的田虎等搜出书信,将她绑走!

  • 标签: 传统剧目 黄梅戏 连台本戏 传宗接代 清明 张春
  • 简介:《白扇记》下本叫《渔网会母》、《当铺会母》,黄梅戏传统正本戏。36大本之一,系常演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集著录余海先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1集刊载潘泽海、马维喜口述本。《渔网会母》是表现黄梅戏声腔艺术的优秀剧目之一,是小生行当的必学、必演剧目。

  • 标签: 传统剧目 黄梅戏 《渔网会母》 声腔艺术 安徽省 汇编
  • 简介:雅克·勒克(1921-1999)是国际戏剧界公认的“我们时代最能给人带来灵感的戏剧教师”。勒克的国际戏剧学校创办于1956年。勒克在那里孜孜不倦地教学,直到1999年去世为止。应该承认,在我们中国的戏剧界甚至戏剧教育界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勒克和他的国际戏剧学校。更没人看到过勒克的戏剧作品。但是勒克的影响还是通过他的学生弟子带给了我们中国的观众。

  • 标签: 戏剧学校 国际 1956年 1999年 戏剧作品
  • 简介:十八,卖花记,传统正本戏.了集著录,余海先述录本.3集刊程积善口述本.北宋开封府登封县书生刘仕俊,一家四口,困住寒窑.其妻张秀英见家境贫寒,剪卖纸花渡日.一天,张秀英在东京街上卖花,遇国丈曹鼎,见张美貌,陡起淫心,欲纳张为十房.曹以买花为名,将张骗进府中,逼张为妻,张誓死不从,惨遭毒打致死,尸首埋在西北花园.张阴魂归家,把梦给刘仕俊,叫刘到南衙告状.刘错告到曹手,被曹打入水牢,为曹家丫环肖碧桃所救.包拯从陈州放粮归来,张氏有魂拦轿告状.刘逃出曹府,亦到南衙告状.阴阳二状,状状相对.包拯来到曹家西北花园,将张氏尸首挖出,救她还阳,铡了曹鼎.奏明圣上,刘家满门受封,举家团聚.程积善本在包拯上场时,用大段唱词自我介绍出身及官场经历,余本无此段文字.本剧源于弹词,宝卷.笔者搜集的弹词铅印本,故事与剧本完全一样.

  • 标签: 传统剧目 黄梅戏 考略 安徽省 卖花 汇编
  • 作者: 梁志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所拥有的物力、人力、财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具体又分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有许多种,例如阳光、大气、水、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动物、植物、矿藏等等;社会资源也有许多种,例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曲'隊舞之制'發展至兩宋已臻於完善,當時以'小兒隊'和'女弟子隊'爲宫廷教坊隊舞表演的兩大支柱。其中'小兒隊'的一些問題值得舞蹈史、戲曲史研究者注意,對其做出探討可得出以下新的看法:其一,'小兒隊'表演時,男童装扮女伎的情况比較常見,柘枝隊、兒童解紅隊、劍器隊都是如此;其二,柘枝隊、婆羅門隊、醉胡騰隊、玉兔渾脱隊、射雕回鶻隊這五種隊舞均含'胡樂'因素,佔全部'小兒隊'舞的一半;其三,自漢至唐,出現過不少'童舞'表演,其中唐代的《雲韶法曲》可視爲宋'小兒隊'的直接淵源。

  • 标签: 隊舞 小兒隊 男扮女装 胡樂 童舞
  • 简介:明沈璟《一種情》傳奇的傳本,以往所知有傅惜華舊藏順治本及姚華舊藏康熙本,徐朔方先生校訂《沈璟集》時參了姚華舊藏康熙本。隨着多種戲曲資料的出版,在這兩個全本外,現知又有吴曉鈴舊藏本、梅蘭芳舊藏本、日本雙紅堂文庫藏本及張玉森舊藏本等鈔本。通過詳細比照,可見各版本之差異。這些不同的版本不僅具有校勘價值,同時也有助於研討戲曲'改本''蘇白'等現象,具有一定的戲曲史意義。

  • 标签: 沈璟 一種情 傳奇
  • 简介:文昌宫坐东北向西南,中轴线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为戏楼、正殿,左右为厢房,中间为看坝,呈独立封闭的演出场所。戏楼前照面板刻有九幅戏雕,雕刻技术精湛,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戏曲学价值。其戏雕内容反映了合川地区清至民国时期演出剧种多样、剧目主题多为忠君爱国和舞台画面生动逼真的真实场景。

  • 标签: 文昌宫 戏雕 演剧
  • 简介:韩国古代文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有关中国戏曲的史料文献,亦自不乏。今主要据《韩国文集丛刊》《韩国历代文集丛书》等集,1録所见中国戏曲关联性史料,分类排列,注明出处,并加按语,其背景,以便学者利用。

  • 标签: 韩国 戏曲 史料 明清
  • 简介:细读了谭增成同志《咸阳戏曲文物略》(载《当代戏剧》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文物》),被咸阳市丰富多彩的戏曲文物所吸引,惊叹不已。既是羡慕又觉得是件憾事,缺少机遇能到咸阳实地考察一番,以饱眼福。笔者多年来就对戏曲文物颇感兴趣,读此文如遇知音,但尚觉该文有些论述不准确和未阐述清楚,现提出来与谭增成同志商榷。谭文谈及昭仁寺有《霓裳羽衣》舞舞俑时说:“看到这种舞俑后,我猜想‘羽衣’可能系‘鱼衣’之误,因为舞俑所穿裙子的花纹是鱼鳞状,古时人们善取‘鱼龙变化’之意,图的是个吉利,与“羽’可能无关。”这样猜想

  • 标签: 戏曲文物 《当代戏剧》 昭仁寺 鱼鳞状 谭文 中国戏曲史
  • 简介:明末戲曲家陳情表創作成就頗高,祁彪佳譽之爲“天才豪放”,但他的作品多已散佚,近人曲録均謂其生平事迹不詳。今陳情表本名陳禘,字聖鑒,又字自嚳,紹興會稽縣人。童生身份。負才不遇,貧病而終。卒年爲崇禎十一年(1638)八月。本文又通過輯佚梳理陳情表的現存遺作,對他的戲曲、詩詞創作成就做簡單評述。

  • 标签: 陳情表 祁彪佳 遠山堂曲品 遠山堂劇品
  • 简介:一个忍饥受寒、困守贫夫十三载的无知少妇.被无良妗婆与黑心媒婆每日搬挑、教唆得错动了离婿别嫁的念头.在家对着夫婿娇嗔撒泼,费尽心力求取一纸休书。夫婿眷恋旧日恩爱,不愿相离,于是苦口婆心.百般劝说.希望打消妻子的索休念头.以偕老百岁。怎奈少妇正值头脑发热.一心求去.根本无心领受夫婿情谊。即便是乡邻长辈特意登门劝解.良言忠告说尽.少妇亦丝毫没有改变心意.最终还是抢了休书.跟着妗婆扬长而去.

  • 标签: 梨园戏 创作 传统 少妇
  • 简介: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録有《词曲》一卷,所涉曲学理论在晚明曲坛影响甚着。既往学者谈及此书版本,多取中华书局1959年整理本的"出版说明",而此"说明"所述实有欠周备。其实,此书自初印之后,续有增补,至最终定本,共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即隆庆三年十六卷本、隆庆某年二十六卷本、隆庆末年三十卷本、万历七年三十八卷本,除三十卷本外,今皆存于世。厘清该书的增补、重印情况,有助于更好地发掘此书之史料价值、理解何氏之思想演变。

  • 标签: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