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在硅片上制备铜纳米粒子,发现反应方法、铜源等条件均会影响铜粒子的形貌及成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卿)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变铜源可以控制铜粒子的形貌变化,而通过此法得到的铜粉产物纯净但有团聚现象发生,另外铜源不同制备的铜粒子结晶度也不同。

  • 标签: 硅片 溶剂热法 铜粒子
  • 简介: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的热门话题。那么纳米材料主要有什么特征呢?一是改变材料性质。一纳米只有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在加工过程中,当材料晶粒的线径小于一纳米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如各种块状金属都呈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颗粒时,均变成了黑色。二是熔点极低。如金的熔点是1064℃,而两纳米大小的金粉熔点仅为330℃。这就使低温下烧结制造合金产品成为可能,而且能把通常不可熔的金属冶炼成合金。

  • 标签: 多功能材料 纳米氧化锌 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铝薄膜
  • 简介:文章综述了纳米催化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主要包括乙醇传感器、胺传感器、硫化氢和醛类传感器以及糖类传感器,引用文献11篇。

  • 标签: 纳米材料 催化化学发光 传感器 评述
  • 简介:【摘要】22年我市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停止了线下教学,学生居家进行线上学习,5月下旬后,逐渐恢复线下教学,目前学生逐渐渐适应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本文以四年(下册)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例,阐述教师利用腾讯会议APP等线上平台结合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旨在整合和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四年级 语文 混合 优势
  • 简介: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结合力学、结构、生物化学性质协同效用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然而,纳米纤维结构过高的比表面积与固有的过小孔径能够导致大量的非特异性蛋白吸附从而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因此,我们构建了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可以抵抗蛋白吸附,降低炎症。

  • 标签: 静电纺丝 透明质酸 蛋白吸附
  • 简介:运用时域差分方法分析了不同宽度狭缝的近场强度和透过谱,在近场强度分布图中,很清楚地得到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成像.通过理论分析知,激发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条件为使用波矢大于真空中光波波长的倏逝波来激发.

  • 标签: 表面等离子体波 近场 金属维纳结构 时域差分方法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8日报道,最近,由麻省理工大学研究会公司和哈佛大学科学家与工程师组成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合作,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将极微细的纳米线晶体管进行复杂的组装,制造出一种超小、超低能耗的控制处理器,在制造超小电子计算机系统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也将逼近的“摩尔法则”大限远远推开.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 标签: 推迟摩尔 摩尔法则 法则大限
  • 简介:利用纳米CaCO3改性制备出一种丙烯酸水性涂料,对涂料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涂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盐、耐碱等耐蚀性能.涂膜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和紫外吸收能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石质文物保护涂料.

  • 标签: 纳米CACO3 水性涂料 耐蚀性 改性处理 碳酸钙 石质文物
  • 简介:研究了以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对其进行季氨化反应合成3种不同分子量的三甲基壳聚糖,用红外光谱对三甲基壳聚糖进行定性检测,并测定其水溶性.水溶性顺序用分子量表示为70万〉4万〉10万.以分子量为70万的三甲基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以成球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得到制备纳米粒的最优处方:三甲基壳聚糖浓度为0.4mg/mL,三聚磷酸钠浓度为0.2mg/mL,两者的加入体积比为3颐2.

  • 标签: 壳聚糖 三甲基壳聚糖 纳米粒
  • 简介: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已被大量的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高分子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因此高分子材料被我国重视并进行了很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传统的高分子材料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研发了大量的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这使得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笔者就高分子材料中的纳米材料在印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 标签: 纳米材料 纳米油墨 纳米纸张
  • 简介: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既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也会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由于纳米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无法事先预定什么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因此只有遵循一套公平的程序才能达到对伦理挑战的合理应对.本文提出借用罗尔斯的"纯粹的程序公正"作为必须遵循的标准,采用伦理对话方式对纳米技术潜在风险进行伦理应对.

  • 标签: 纳米技术 潜在风险 伦理应对
  • 简介:以SnCl4.5H2O作为反应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nO2薄膜,对薄膜烧结的温度及时间等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烧结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进行了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450℃时,纳米SnO2薄膜为金红石型结构,表面形貌最佳,平均颗粒约为39-45nm。

  • 标签: SNO2薄膜 AFM 烧结
  • 简介:眼睛工作照首先,我想说:人类的眼睛真是个极其完美又极其复杂的系统!靠着两块能防震的脂肪,以及骨骼的保护,加上6条强健的肌肉,眼球就可以自由转动了,从最左移到最右只需1/4秒;眼睛的肌肉一天大约活动10万次,它既能看到高高在上的蓝天和月亮,也能看见近在咫尺的文字和美食(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转换瞬间就能完成)!

  • 标签: 吸收知识 自由转动 可可豆 视杆细胞 左移 在黑暗中
  • 简介:综述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机械球磨法、水热法、微乳液法、超声波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对磁性纳米材料当前的应用热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磁性纳米材料 制备 应用
  • 简介:利用晶种法,制备得到长径比为6的金纳米棒胶体,在532nm激光激发下,研究其对Rhodamine6G(Rh6G)分子的荧光增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金纳米棒胶体具有强的荧光增强特性。根据局域场增强机理可知,在外光场作用下,金纳米棒形成的强局部电场分布,对居于其附近的探针分子光谱辐射过程有很强的增强特性,从而实现荧光增强效应。

  • 标签: 晶种法 金纳米棒 表面增强荧光
  • 简介:为了可控制备超细银粉,采用水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制备出了尺寸均匀分布、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颗粒,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试.结果表明:在高的硝酸银浓度下,容易得到粒径较大的纳米银颗粒,而一直增大PVP与硝酸银的比例并不能使纳米银颗粒的尺寸持续减小.PVP在该反应体系中不仅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乙二醇还原银离子.

  • 标签: 纳米银 水热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