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十二五”规划将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年均7%.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了0.5%,表明中国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借此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是“知易行难”,因为目前中国仍然面临“经济再平衡”的调整压力。只有化解“经济再平衡”的诸多难题。中国才会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 标签: 经济增长周期 平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知易行难” “十一五” “十二五”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企业中,经常会出现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同时涉及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税法对这种经营行为的征纳税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企业在其经营决策时若能做出一些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获得节税收益。

  • 标签: 企业 混合销售 纳税筹划
  • 简介: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路面建设中已经得到推广应用,具有提高沥青混凝土模量的作用.文章就现在品种繁多的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利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取工程中拟采用的添加PR型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同普遍使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基质沥青混合料作高温稳定性对比,总结试验结论,说明抗车辙剂对减缓车辙的产生和提高路面耐久性的作用.

  • 标签: 抗车辙剂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 指标
  • 简介:摘要我国配电网现在实行的三相三线制供电方式,电力利用率低,低压线损和变损过大,浪费能源,电价过高,可靠性差。

  • 标签: 三相 混合 供电方式
  • 简介:摘要C语言是一种高级的面向过程的开发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面向机器的编程语言。两者在程序设计开发方面各有优劣,目前两者的混合编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混合编程的基本方法,为C语言应用开发人员提供方便。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坑槽等病害,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易施工等优点,是公路养护方面较为理想的路面修补材料。

  • 标签: 冷补沥青混合料 路面坑槽 修补 技术
  • 简介:文章通过对9组级配进行捣实试验发现,随着最大公称粒径集料的增多,级配空隙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剧变的关键点。所采用测定空隙率的方法中实测法与理论计算法大小有差异,与集料的均匀性和集料形状等有关。

  • 标签: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捣实试验 空隙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贵州服务业发展迅速,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创新可能是贵州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Sandbo和Gallouj提出的动力模型,从战略、管理、员工、组织、供应链上外部利益相关者等五方面探讨了贵州企业服务创新驱动力因素。研究发现①管理、组织和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三因素是贵州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②战略管理和员工两因素并未证明是目前推动贵州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 标签: 服务创新 战略管理 员工 组织
  • 简介:摘要伴随着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刺激经济举措的出台,许多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由扩张的行为。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目标以及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角度出发,分析国有资本扩张的自身因素以及地方政府推动因素,认为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导致国有企业兼并扩张的风潮。

  • 标签: 国有资本 地方政府 民营资本
  • 简介:摘要档案事业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多方开辟档案服务的渠道,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 标签: 档案事业 创新 管理 服务
  • 简介:企业的"忠诚力"是指企业拥有一群忠诚的顾客,拥有一个忠诚的供应链,拥有一支忠诚的员工队伍。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拥有"忠诚力"的企业将会拥有发展的恒久动力

  • 标签: 忠诚力 忠诚度 动力
  • 简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综述 非农产业 宏观经济环境 工业化
  • 简介:上海安富轿车驳运有限公司在赵桂河总经理的领衔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的宗旨,以发展、维护为主线,围绕员工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努力为员工办实事,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全面发展。这个公司的外来务工人员比例达到98%,并且来自不同地域,且文化程度高低参差不齐,在人力管理上有相当大的难度。

  • 标签: 和谐企业 公司 有限 轿车 上海 家人
  • 作者: 李志强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2-12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2期
  • 机构:李志强LIZhi-qiang(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6)(KeyLaboratoryofHighwayConstruction&MaintenanceinLoessRegion,ShanxiProvincialResearchInstituteofCommunications,Taiyuan030006,China)
  • 作者: 朱敏峰梁军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举国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与时代同脉搏的企业组织,对于这一理念的跟进速度也不滞后。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单位,离开了企业的财富创造,也就失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口号出现不久,构建“和谐企业”的口号也迅速得到普及。但是,如何让企业真正愿意“和谐”,让企业在建设“和谐企业”过程中获益,也就是找到企业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过去,在我们的语境中,“创新”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为科学技术层面的进步,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在科学技术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管理技术、哲学技术(方法论),也是推动商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需要持续创新。

  • 标签: 持续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驱动力 朱敏 技术层面 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