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43个相关司法判例的梳理和分析,得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司法实践中存在数罪并罚问题认定不一、类似行为评价差异较大、"后果严重"认定模糊、适用范围过度扩张等问题。实践中,通过降低"后果严重"的标准和扩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之解释,使得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具有极强的适用力,呈现"口袋化"之趋势,偏离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文本含义和规范构造。为此,应当将本罪"后果严重"限定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具有关联性的后果,将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限缩为核心数据和核心应用程序,在此基础上准确认定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罪数形态。

  • 标签: 计算机信息系统 后果严重 司法判例
  • 简介:本刊讯11月3日,全国法院第三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出席会议并讲话。周强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导向。

  • 标签: 人民群众 法院院长 信息化建设 周强 导向 司法
  • 简介:信息时代的网络空间中犯罪主观罪过具有特殊性,难以认定是普遍存在的司法难题,但仍应努力求索。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根据信息技术制度认定行为人至少具有过失;二是根据其他旁证推定行为人具有单独犯罪的故意或帮助犯罪的"明知"。未来需要根据总结的司法解释一般经验,对信息传播行为、网络攻击行为的主观罪过进行具体认定规则的完善,对网络共犯"明知"的具体推定规则进行构建,在罪责原则贯彻方面提升司法解释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网络空间 犯罪技术 主观认定 共犯明知 司法解释
  • 简介:与隐私权相较,个人信息权是一种网络环境中的新兴人格权,可以经由《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条文确立。我国可以采用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保障个人信息权。自律模式部分,网络隐私权保护组织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逐步独立。我国应当以司法途径与管理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络安全,在线上身份证制度的构建上,应由《网络侵权司法解释》作出司法导向。现有的"通知—删除"规则可以改制为"通知一删除一反通知一恢复"规则,网络服务提供商并不应网民的要求永久性删除信息,而是需要等待反通知期间,以平衡提供者的经营自主权、网络用户的信息发布权、权利人的著作权等权利,以预测网络服务提供商收到通知后的行为后果。

  • 标签: 个人信息 网络隐私 网络安全 反通知 行业自律
  • 简介:从1.0到3.0,从零打碎敲、各自为政到四级法院“全覆盖”、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已经并必将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进一步助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大发展。11月3日,全国法院第三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吉林长春召开。

  • 标签: 信息化工作 审判能力 人民法院 现代化 体系 公平正义
  • 简介:“科技强检”是最高检在新形势下对检察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期检察工作机制的思维创新。最高检深刻把握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技对检察改革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以电子检务工程为契机,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为着力点,筹划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办案,提升检察工作透明度、公信力,准确分析挖掘检察规律,总结经验与不足,预测今后工作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检察改革为视角,提出一条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主线,通过检务数据的规划与治理推动检察改革不断深化的新路径。

  • 标签: 业务应用系统 检察改革 信息化手段 资源规划 路径 应用系统开发
  • 简介:由于权利人对涉案歌曲公证取证的过度简化,导致其未能举证证明被告的涉案行为符合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全部构成要件,二审法院据此认定其未尽证明责任。一审法院根据高度盖然性原则认定权利人通过嗅探软件下载涉案歌曲即可证明被告向公众提供了涉案歌曲,存在错误,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 标签: 高度盖然性原则 构成要件的证明标准
  • 简介:当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趋严重。为加大依法打击整治力度,规范互联网秩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互联网禁毒工作的意见》,现予印发,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 标签: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禁毒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邮政局 禁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