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公共物品在全球化、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在国际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认知与作为,是明确当代中国国际定位和自身国际角色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公共物品(或称全球公共物品)是指其收益或消费超越国家及地区界限,超越贫富界限,甚至超越代际界限的公共物品。从生产方面来看,国际公共物品又可以被看作是全球化了的国家公共物品,或者是国家公共物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关于国际公共物品对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战略的意义,我主要提出如下意见。

  • 标签: 国际公共物品 当代中国 全球公共物品 中国对外战略 全球治理 国际角色
  • 简介:应承认马克思和列宁之间存在着理论差别并认真地加以分析和比较.这种分析和比较应当以他们各自的思想主流为依据.马克思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一切社会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完全是以对资本主义进程发展规律的分析为基础.列宁在自己的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策略体系,体现出的是高度强调富有自觉性的意志和组织力量的历史创造力.对这种差别,不能简单解释成"经济决定论"和"革命唯意志论"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应当到时代差别中去找.

  • 标签: 差别 马克思 列宁 社会主义 历史观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近年来,在这项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令人忧虑的问题。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学习 智慧 知识 欧美
  • 简介:列宁对苏俄农村建设问题有着切身的体认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蕴涵丰富的农村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的逻辑蕴涵可概括为"四论",即农村建设之战略价值论、农村建设之总体布局论、农村建设之基本动力论、农村建设之外在保障论。此"四论"科学阐释了"因何建设、建设什么、何以建设"等关于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列宁的农村建设理论,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予以认识和评价。

  • 标签: 列宁 农村建设 逻辑蕴涵 农民
  • 简介:在我国当前贯彻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背景下,将人格刑法理论引入我国定罪、量刑和行刑中具有特殊价值和现实意义。人格刑法学对人予以高度关注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从中得出其对确立和执行我国刑事政策的有益借鉴:一是有利于刑法实质正义的实现。二是从整体上把握犯罪人。三是可以促进刑事政策的合理化,提高司法效率,节省司法资源。

  • 标签: 邱兴华案 人格刑法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 简介:两岸建立共同市场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时代浪潮,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两岸共同繁荣的现实条件。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要根据两岸的具体情况,主要通过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及全方位的经济整合三个步骤来完成,既要体现包容性,也要反映出渐进性。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应该从新功能主义吸取理论营养,也要从欧洲整合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借鉴。

  • 标签: 地区与国别政治 两岸共同市场 新功能主义 欧洲整合
  • 简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宝藏,然而其终极价值目标只有一个:实现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四重规定:个人交往的普遍化和人性化、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和高层化、个人能力的全面化和社会化、个人个性的独立化和多元化。自由个性作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层次,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自由王国作为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三者是同一个层次的范畴,三者的统一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类解放。

  • 标签: 马克思 个体解放 群体解放 人类解放
  • 简介:网络文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交流与消费模式,人们习惯了利用博客、QQ、微信、网店等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来和别人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把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以及消费娱乐都转移到了网络空间上。那么当人们去世之后,如何去处理诸如网店经营权等网络世界里所留下来的那些虚拟财产呢?那些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可以进行继承呢?这个问题不仅是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且在修订《继承法》的时候还是重复进行讨论的一个难题。

  • 标签: 网络虚拟财产 继承 理论 立法
  • 简介: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吸收了诸多学科的营养,主要是社会学、语言哲学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其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尤其影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内部流派纷繁,即便是在主流建构主义阵营之中,也存在贴近实证主义的温和建构主义和诠释成分较高的语言建构主义。但同时,建构主义又有着三个鲜明的共同特征:认为主体间互动建构社会意义,强调施动者和结构互动建构身份和认同,突出观念在塑造行为方面的作用。建构主义彰显的是人的能动性、文化的力量和社会性关系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够在国外和国内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 标签: 主流建构主义 思想渊源 理论流派 学术理念 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点有了重大转变。但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的理论工作者还没有提出完全令人满意的、适应新现实的理论思维框架。从长远来看,这个薄弱环节将影响我国争取长期和平环境的努力及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我们必须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思维和新现实的挑战,认真研究并适当借鉴各种传统的流派观点,进行严肃的理论再思考。

  • 标签: 局部战争 和平理论 新思维 霸权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青年社会学在其学科发展进程中,基于不同的理论来源和独特的价值选择,形成了一些十分独特的也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个体—社会"视角、"世代—世代"视角、"结构—行动"视角、"传承—更新"视角。在一定意义上,它们表明了青年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核心内涵和分析方法,因此,成为理解和把握青年社会学学科的一种纲要。

  • 标签: 青年社会学 学科特征 理论视角
  • 简介:教育和改造青少年犯应结合其特点,将直接的、外界的教育与间接的、一内隐的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教育的作用,提高教育和改造的效果。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对直接、外界的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暗示教育在犯罪青少年改造中的作用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对暗示教育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犯罪青少年 青少年违法 教育结合 暗示教育 青少年犯 改造
  • 简介: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逐渐表现出对经济危机的相当程度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成为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希特勒式反危机模式的被唾弃最终使新政式的渐进改良成为资本主义克服危机、进行自我调节的首要选择.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促使资本主义适时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理论的不断完善有效地指导了资本主义克服危机的政策选择.

  • 标签: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政府调控 资本主义 调节能力 民主制度
  • 简介:<正>一、冷战后蒙古国的地缘安全政策蒙古国,作为一个仅有220万人口的内陆小国,被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如何确保其生存安全始终是蒙古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鉴于蒙古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地缘安全政策便成为蒙古国对外战略的基础。冷战时期,蒙古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将本国的生存安全完全依托在苏联的保护之下。因而在这个时期,蒙古国的外交政策服从于苏联的整体对外战略,毫无独

  • 标签: 蒙古国 地缘安全 均势理论 对外战略 势力均衡 冷战后
  • 简介:<正>从80年代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奉行改革与开放的政策。经过10年的实践,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成果已得到世界舆论的认可.本文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角度,阐述开放型经济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证经济开放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

  • 标签: 社会主义国家 开放经济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开放型经济 经济开放
  • 简介: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协同学理论中的协同与当前理论界关于协同治理的内容不同,'两个系统'、'两种互动'、序参量概念以及自组织状态是其固有属性,从而强调了各治理系统的平等性、开放性、功能性和内生动力。以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体共同参与的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和机制,是协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

  • 标签: 区域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理论
  • 简介:<正>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指导革命的行动指南。他们在革命斗争中,随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丰富、补充、修正和发展自己的某些观点。恩格斯晚年处在两个世纪交接的时期。他敏锐地观察到时代的变化,及时地研究新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哲学、经济学、社会政治学,以及军事理论、自然科学等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丰富了自己原来的一些看法。

  • 标签: 恩格斯晚年 新贡献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曾经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促成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学术界和决策圈存在着一定固有的区别,但近些年来二者的鸿沟在日益加大。学术界和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合作和了解,促进二者间的双向互动,学者们也应当加强务实性,密切同政府的联系。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理论与实践 政策制定 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