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德日进宇宙进化思想是基督信仰与现代科学对话的产物,20世纪中叶得到各界的重视。其中'宇宙基督'(TheCosmicChrist)在其演化论神学和基督教灵修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其神学的重要概念。本文对德日进'宇宙基督'的特点和意义、圣经依据及其与教会传统神学的关联进行探讨,指出宇宙基督并非泛神论,它提供了探讨基督论的'自内而外'的模式,它是对传统基督神人二探讨的延续,它指出基督论虽然和救恩论不可分离,但是更要从创造论的角度来理解,同时它也为宗教和科学、基督教和现代社会对话提供了新的语言。

  • 标签: 德日进 宇宙进化 宇宙性基督
  • 简介:侗族是一个传统上长期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侗族社会历史、故事传说、产生、生活、习俗、信仰等,都是靠口头文化世代传承下来的。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不稳定的、易丢失和变异的,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和阻碍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侗文是基于侗语语音而形成的符号,它是侗语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侗文在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音乐文化 侗族 文化传承 社会历史 口头文化 侗语
  • 简介:朱熹道统论对汉唐儒学和儒士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学界多从儒学内部分析此举,佛教的影响未被充分提及。事实上,佛教特别是宗密对汉唐儒学的批判,对朱熹此举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宗密对汉唐“道”非本原的批判,使朱熹转向了对道统之“道”的本体化建构;对“六经”的批判,使朱熹将道统经典由“六经”转向“四书”,并以“道”为核心重新诠释“四书”;对汉唐儒士的批判,使朱熹以“道”为标准彻底割断了汉唐。这三方面暗含了两大主线,一朱熹切割汉唐以“回应”宗密的批判;一朱熹道统论、的建立吸收了宗密的相关思想。此外,朱熹道统切割汉唐虽造成了诸多流弊,但对抗击佛教的强势冲击仍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应给予客观评价。

  • 标签: 宗密 朱熹 割断汉唐 道统论
  • 简介:张伯端是一位融摄儒、释、道的著名道教学者。他遗世的主要著作《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无一不反映出儒、释、道圆融的思想。本文仅就佛教心性论对张伯端思想的影响略述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佛教 心性论 张伯端 中国 宗教思想
  • 简介:《楞严经》是一部极具影响的大乘佛教经典。它在中国唐代译出后,虽然至今此经在译者、真伪等方面存在着争议,但这些并不影响它在越南佛教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首先阐明《楞严经》出现在越南的大致时间和译成越语的情况,进而论述了越南佛教对《楞严经》给予的评价,最后说明《楞严经》在越南佛教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 标签: 《楞严经》 越南 佛教 传承关系 佛经 翻译
  • 简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在惠心僧都源信(942~1017)以来一直到法然上人(1133~1212)的日本净土教方面,不用说,对净土教学人的思想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首先是源信,他在宽和元年(985)十一月著述《往生要集》三卷,大力宣说弥陀净土教的信仰,其影响不仅限于佛教界,而且波及于各个方面。《往生要集》引用善导的著作有《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和《观经疏》。其中“玄义分”只引用了一

  • 标签: 往生要集 善导大师 弥陀净土 法然 玄义 僧都
  • 简介:《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一书于2015年7月由上海中西书局正式出版。本书为“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柯嘉豪(JohnKieschnick)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尤其关注佛教文化史。本书是柯嘉豪的一本重要学术著作,在西方中国宗教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书从与佛教相关的器物入手,如舍利、锡杖、钵盂等,考察了它们在印度的起源以及流传到中国的过程,

  • 标签: 中国佛教 物质文化 出版 宗教研究 斯坦福大学 学术著作
  • 简介: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辽金两朝的佛教政策,并对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做了分析。文章认为,辽初契丹统治者对于佛教只有利用而无信仰,太宗时佛教才进入契丹人社会,圣宗以后臻于极盛,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不遗余力。辽代佛教一则因为僧侣人口的冗滥超出了社会的正常承受能力;二则因为佞佛之风侵蚀了契丹人勇武雄健的民族精神,以致后人有“辽以释废”之说。金代社会崇佛之风依旧,但统治者鉴于辽代佛教的消极影响,实行了利用与限制并重的佛教政策,加强对佛教教团的统治,并使其逐渐制度化。金朝佛教政策的调整导致了僧侣社会地位的跌落。

  • 标签: 佛教教团 僧侣 辽朝 《金史》 统治者 《辽史》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教不仅影响了历代文人的思想观念,而且对他们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便是受佛教影响很深的一位诗人。从他的诗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写了许多阐释佛教经论和佛教典故的诗歌。他把佛教题材引入诗中拓宽了其诗歌的表现内容,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 标签: 佛教 诗歌创作 王维 中国 传统文化 思想观念
  • 简介:佛教经典中有关医方明的主要有30多种,包括医论、医术、方药、卫生保健、咒禁等方面.随着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中医药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中医药的内容,对今天的医药工作仍有借鉴.

  • 标签: 佛教 医药 医术 中医药
  • 简介:近代哈尔滨是一个“移民城市”,在所有外来文化中,俄罗斯文化对其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不论是城市风格、生活习俗,还是宗教文化,哈尔滨处处标刻着“东方莫斯科”的味道。从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起,俄侨先后在哈尔滨修建了22座东正教堂;1922年6月2日成立了哈尔滨

  • 标签: 东正教 哈尔滨市 地域文化 宗教文化
  • 简介:中国佛教自传入日本之日起,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持久的流行和传播,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佛教迅速传入日本,导致日本“大化革新”的发生和完成,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世世代代日本国民的精神面貌。其次,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又使日本佛教大体经历了初传时期、民族佛教形成时期、佛教世俗化时期。尔后,日本佛教经过江户时期与儒学的结合与分离,又经过明治维新之后与西方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的结合,一直生存、发展到今天。

  • 标签: 日本 中国佛教 天台宗 法相宗 佛教文化 圣德太子
  • 简介: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华夏,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历时久远、影响宏阔的文化大交融。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以至于人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诸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不能置佛教于不顾;当然,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结果,则是东传之佛教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 标签: 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文化 心性本体论 佛性论
  • 简介:禅宗对大乘佛学的菁华广为汲取,大量引用了佛教经典。因此研究禅宗思想,应当从它的重要源头溯起。本文从禅宗思想的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四个层面来探讨其所受大乘佛典的影响,指出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影响了禅的本心论,揭示自性沉迷原因的唯识思想影响了禅的迷失论,以遣除扫荡的不二法门为特色的般若思想影响了禅的开悟论。禅的境界论,既是开悟论的升华,又是向本心论的回归,深深地烙上了如来藏思想和般若思想的印痕。

  • 标签: 大乘经典 禅宗 本心论 迷失论 开悟论 境界论
  • 简介:东汉末年,佛教经典随着鸠摩罗什等佛法弘传者传入中国,翻详经典遂成为表达佛法思想的首要工作。由于中国与印度在文化、风俗等之间的差异性颇大,想要找到适当的对译词实非易事,译经师们本着对佛法义理的掌握及自己在文学上的素养,在字字句句中仔细推敲下,更冀望以最贴切的文字词汇来阐扬佛法真正的意蕴。因此.在佛典翻泽的阶段中.不但使佛教的法身慧命得以绵延,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词汇,甚至影响到中国文学,艺术、音乐的创作与发展。

  • 标签: 佛教 佛经语言 中国 传统文化 禅宗 净土宗
  • 简介: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的。

  • 标签: 李通玄 华严合论 义天来华 《周易》
  • 简介:中国是个崇尚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便一半是诗歌创作的历史。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古体诗,唐后的近体诗和宋后的称为诗余的词,包括元后的近于词而较为口语化的散曲,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时代不同而略呈差异的诗歌。若欲考察道家思想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似首先或主要地应从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入手。

  • 标签: 诗歌创作 道家思想 古典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 《楚辞》
  • 简介:介绍在西方社会,女性似乎在宗教的各维度都比起男性更虔诚。为什么这点只引起了牧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偶然的注意,却没有得到宗教社会学家或研究基督教的女权主义者的关注?

  • 标签: 宗教社会学 现代性 女性个体 女权主义 宗教性 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