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我国橡胶助剂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处理技术研究开发进展,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 标签: 橡胶助剂 废水处理 技术进展
  • 简介:通过室内小配合试验分析防老剂WH-02的物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防老剂WH-02对胶料的抗疲劳和抗老化性能与目前常用的防老剂A、防老剂RD相近,可以作为防老剂A、防老剂RD的代用品。

  • 标签: 防老剂 WH—02 轮胎 物理性能 胎面胶 水胎胶
  • 简介: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可有效地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抗紫外线能力。针对现有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详细介绍了苯并三唑、二苯酮和受阻胺(HALS)等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苯并三唑 二苯甲酮 稳定剂
  • 简介:利用低聚有机蒙脱土与PVC高分子基质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V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TEM表征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通过热重分析测试和热变形温度测试探讨了材料的热性能,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讨论。

  • 标签: 聚氯乙烯 蒙脱土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 简介:采用逐步降温和控制沉淀剂用量的方法对HDPE进行溶液分级,以期制备具有特定结晶度的PE标准物质,在特定的分级工艺下,级分2结晶度的均值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79.34%和0.45%。同时采用GPC、FTIR和DSC对级分的摩尔质量、支化度和结晶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分级能够将HDPE分成窄摩尔质量分布且具有特定结晶度的级分。在本研究范围内,在同样热历史和降温速率条件下,摩尔质量从高到低、支化度由大小的级分非等温结晶能力依次增强,形成晶体的有序度逐渐增大。较低摩尔质量且支化度小的窄摩尔质量分布级分具有较完善、分布更加均匀的薄片晶结构。

  • 标签: 结晶性能 低摩尔质量 支化度 高密度聚乙烯 结晶度 HDPE
  • 简介:本文以POE和POE-g-MAH并用,通过改变其比例来改变MAH含量以控制弹性体在PA6中的粒径分布。研究了POE弹性体粒径大小PA6/POE共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分散相粒径的大小与分布是影响共混物韧性的主要因素,弹性体分散相粒径小于0.2μm时,对PA6增韧效果不佳。但弹性体粒径大小和分布并不影响共混物的屈服强度和模量。75%PA6/25%POE缺口冲击强度比PA6提高不到一倍;对于弹性体分散相粒径的大部分在0.2μm以下,最小的小于50nm的80%PA6/20%POE-g-MAH,其缺口冲击强度仅比PA6提高了三倍多;弹性体粒子在0.2~0.5μm间的80%PA6/13%POE/7%POE-g-MAH缺口冲击强度比PA6提高了近八倍。

  • 标签: 尼龙6 POE 弹性体粒径 性能
  • 简介:简介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综述了聚苯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聚氯乙烯(PVC)/石墨烯复合材料、聚氨酯(PU)/石墨烯复合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石墨烯复合材料、聚丙烯(PP)/石墨烯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导电性能等;展望了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合物 石墨烯 机械性能
  • 简介: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中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 标签: 不饱和聚酯树脂 聚氨酯弹性体 增韧方法 收缩率 顺丁烯二酸酐 共聚反应
  • 简介:聚磷腈是一族由交替的氮、磷原子以交替的单键、双键构成无机主链的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膦腈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显著的合成多样性,降解产物为磷酸、氨、氨基酸和乙醇等无毒物质。本文分析了聚膦腈降解模型,并指出了聚膦腈的应用研究领域。

  • 标签: 聚膦腈 生物降解 橡胶态高分子 结构设计 应用领域
  • 简介: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热致性液晶共聚酯60PHB/PET(含60%摩尔对羟基苯甲酸)体系在少量扩链剂双(2-恶唑啉)(BOZ)存在下的反应性共混条件对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cc)、溶体结晶温度(Tmc)以及熔点(Tm)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OZ对酯交换的促进作用使Tg升高;延长共混时间和提高共混温度使Tcc升高,Tmc和Tm下降,并受到BOZ加入量的显著影响。

  • 标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热致性液晶共聚酯 双(2-恶唑啉) 酯交换 热性能 扩链反应性
  • 简介:德国OBERHAUSEN(2012年11月20日)德国Oberhausen的FmunhoferUmsicht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新工艺,采用再生废橡胶作为塑料改性剂,添加比例为60—80%。目前正在潜在客户的工厂内对割草机轮毂和挡泥板之类的产品进行试用。

  • 标签: 塑料改性剂 再生橡胶 研究人员 添加比例 研究所 废橡胶
  • 简介:将酚醛乙烯基酯树脂(NVE)和高交联密度型乙烯基酯树脂(HCLVE)进行了共混改性,采用DSC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并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备出树脂基碳纤维单向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层间剪切强度、热机械性能及热失重性能。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结构的乙烯基酯树脂形成热力学共溶体系,共混体系的反应活性介于两者之间,可改善拉挤工艺性;随着NV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层问剪切强度明显提高;而随着HCLVE用量的提高,动态储能模量E′值逐渐提高,复合材料的Tg按照混合法则呈现线性增加。

  • 标签: 共混型 乙烯基酯树脂 共混体系 耐高温 单向复合材料 共混改性
  • 简介:佛罗里达大学一支曾获奖的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人工合成“绿色的”可降解聚酯缩醛聚合物的方法。据称,这种聚合物具备石油基塑料的强度,弥补了聚乳酸(PLA)和其他“绿色”前体制成的材料强度不足的缺点。此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38万美元进行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 标签: 可降解聚酯 聚合物 高强度 研究人员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