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土地登记制度既是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地籍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物权法重要制度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提出,现今土地登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急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以福州市各类土地登记现状及统一登记相关准备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了以土地基础统一登记制度优势,根据其存在问题,从统一登记范围、统一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构、数据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符合本地实际土地统一登记制度设立,并提出了平稳过渡、分阶段实施设想,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土地 登记制度 土地统一登记 福州市
  • 简介: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福州交通网络数据库,并结合多种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对福州地铁1、2号线路交通进行了可达性评价.首先通过ArcGIS中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建模手段对地铁沿线道路网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铁1、2号线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了城市外围地区交通可达性.其次,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计算得出地铁将平均减少市民出行时间8.88min,减少地铁沿线出行时间11.6min,在出行高峰期影响更为显著,可减少将近20min.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福州地铁 交通可达性 轨道交通
  • 简介:地图信息发布和查询是webGIS最重要功能之一,地图插件和开发平台选用以及地图信息组织,对于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提高系统建设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对现行WebGIS应用情况分析,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数据组织;采用B/S结构,利用.NET技术结合MapServer地图插件进行系统研发和功能实现;开发出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发布、查询和显示等功能。该系统兼容性好、数据维护方便。利用.NET技术和MapServer平台开发湿地WebGIS比传统用PHP语言开发WebGIS执行速度更快,代码安全性更高,而且其属性库和图形库分离式设计提高了程序可扩展性和数据库稳定性。MapServer湿地信息系统开发,实现了湿地资源信息共享,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达到预定目标,湿地WebGIS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图信息发布与查询 WEBGIS MAPSERVER 洞庭湖湿地
  • 简介:以滇西北碧塔海泥炭沼泽土壤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牦牛(Bosmutus)践踏和牦牛粪影响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牦牛践踏显著抑制了土壤N_2O排放;牦牛粪输入促进了土壤N_2O排放,且牦牛粪分解前期是N_2O排放高峰期。在0~30cm深度土层内,牦牛放牧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牦牛践踏和牦牛粪都促进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增加比例分别为39.27%和12.19%;随着土壤深度增加,粪斑样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小,践踏样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略有增加。牦牛放牧使土壤全氮含量增加,牦牛践踏和牦牛粪都促进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增加比例分别为50.56%和12.76%;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践踏样方和粪斑样方土壤全氮含量都在减小。

  • 标签: 牦牛放牧 N2O排放通量 土壤养分 泥炭沼泽 碧塔海
  • 简介:以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天然林土壤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梯度(对照CT-0g·kg-1、低磷LP-0.1g·kg-1、高磷HP-0.6g·kg-1)磷添加室内培养实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研究磷添加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影响,结果表明:1)施磷除显著提高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外,亦显著增加土壤pH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对磷添加响应因施磷量和森林类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高磷处理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和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PLFA,杉木人工林增幅大于米槠天然林。低磷处理仅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磷添加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值(GP/GN),对2种森林土壤真菌与细菌比(F/B)影响不显著。该研究表明米槠天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养分流失,加剧了磷限制。因此适当施磷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 标签: 森林转换 磷添加 微生物群落组成 磷脂脂肪酸分析法
  • 简介:强化煤层气、油页岩、银、锆、硅灰石、硅藻土和盐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法律法规,制定煤层气、油页岩、银、错、硅灰石、硅藻土和盐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现予以公告。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合理开发利用 指标要求 煤层气 油页岩 硅灰石
  • 简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美丽国土新格局。

  • 标签: 综合整治 土地 湖州市 浙江省 农村 建设用地
  •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组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

  • 标签: 景观水体 湿地工程 水动力 数值模拟 蜡烛湖
  • 简介:“天下之茶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建瓯传统茶业盛况综述赖少波(建瓯市第二中学)建瓯植茶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202-300年战国末期和秦汉初期。至唐中叶,建瓯已盛产茶叶。陆羽(729-780年)在其所著(茶经)“八之出”中就提到建州(即今建瓯)...

  • 标签: 建瓯市 第一纲 文史资料 欧阳修 团茶 茶叶生产
  • 简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手段,研究白马河水样中DOM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情况,经过微生物分解204h后DOC浓度下降为23%.根据双指数方程拟合,水样中易分解组分占总量63.2%,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分解常数分别为0.102h^-1,0.00257h^-1.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水样三维荧光光谱中单位浓度有机物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提高.根据水样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培养过程中SUVA254nm有逐步升高趋势,而溶液250nm与365nm吸收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 标签: DOM 生物降解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 简介:建立了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为吸附剂填充微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试Cu^2+,Cd^2+,Pb^2+和Ni^2+离子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pH值、洗脱液浓度、样品流速、体积和外源干扰离子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8~10范围内待测离子可被TiO2定量吸附,2.0molL^-1HNO3可将吸附在微柱上待测物完全洗脱,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溶液中Cu^2+,Cd^2+,Ph^2+和M^2+离子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1,0.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7),富集系数50倍.对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10)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优点,可满足河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定量分析要求.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固相萃取 重金属
  • 简介: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通过复杂水文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对湿地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奥克弗诺基(Okefenokee)流域案例,构建包含沼泽地表水、沼泽地下水、高地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4个水文子系统流域水文网络模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中效用、控制和单位元分析研究水文单元间作用关系。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高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子系统对沼泽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支持程度达到100%。无论是沼泽还是松林高地,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和互补性。效用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互利水文关系。而单位元分析结果显示,沼泽地下水深层渗漏和高地松树生态系统蒸散过程是袭夺流域湿地系统水资源重要一环。上述结果表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文单元之间作用过程、描述水文单元之间直接和间接水文关系,可以用于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

  • 标签: 奥克弗诺基 沼泽 湿地 水文关系 生态网络分析
  • 简介:利用深圳市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InVEST模型,构建适合快速城市化地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湿地破碎化严重;大鹏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0.88,表明该区湿地安全;盐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0.62,表明该区湿地较安全;坪山区、南山区、福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48、0.44和0.43,表明该区湿地处于低度预警状态;新宝安区、新龙岗区、罗湖区、光明新区、龙华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0.36、0.33、0.28和0.21,表明该区湿地处于中度预警状态。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受人为胁迫严重,亟待加强对深圳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

  • 标签: 城市湿地 生态安全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深圳
  • 简介:“严格落实试点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合理……试点成果达到预期目标。”7月6日,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评估验收会,福建省厦门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晋江市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福建省顺利完成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任务。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福建省 技术路线 国家公园 国家验收 厦门市
  • 简介: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保护态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历史街区居民 三坊七巷 更新模式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 简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等级设计需要充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相关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结合农用地分等技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折算相关成果,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中进行了尝试性评定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经济技术水平、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现状及限制因素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质量等级规划设计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本研究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和成果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设计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

  • 标签: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工程措施
  • 简介:湿地具有独特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影响因素问题,在流域尺度上,对湿地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影响,以永定河上游流域例,建立一个基于GIS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2.18%;其中,阳原县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怀来县,129.1km^2;可恢复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11.75%和11.33%。研究成果湿地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片面性。

  • 标签: 湿地恢复 流域尺度 多指标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永定河上游流域
  • 简介: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换算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博州1992—2013年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22年博州生态服务价值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空间上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北部价值高、西部价值低,极低值位于市中心区域,极高值主要位于艾比湖湿地和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域;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着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服务价值对总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气候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呈现出显著空间差异,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政府政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服务价值增长,而牧民生产经营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服务价值发展起到负作用。

  • 标签: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变异 驱动力 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