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新一农作物生长气象影响评估及产量预测模型业务应用开发与推广”(CMATG2004M13),针对国家农业气象业务部门要求提高业务服务科技含量水平的需求,开展了面向生长过程、机理性强的新一农业气象模型的业务应用推广研究。该项目在对引进国外著名作物生长模型WOFOST(玉米)、ORYZA(水稻)和ARIDCROP(冬小麦)进行本地化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区域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可在区域尺度应用的东北玉米、

  • 标签: 产量预测模型 中国气象局 农作物生长 业务应用 影响评估 开发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世纪90年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世纪90年EAWM年代际跃变与20世纪80年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世纪90年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世纪90年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世纪90年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
  • 简介:从2005年-2008年,项目工程立项、实施、建设、应用开发过程始终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各方面指导与大力支持。郑国光局长多次亲自出席中日合作JICA项目实施协议签约仪式、项目计划启动与计划实施协调(JCC)会议。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与计划财务司等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卓有成效的管理。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平台建设 综合观测 青藏高原 预警 系统
  • 简介:由我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开发完成的“我国新一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新一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成果,也是我国在气象科技与计算机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该项目自主开发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完整气象数值预报体系,实现了我国数值预报技术整体跨越的目标。

  • 标签: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数值预报系统 气象科技 多尺度 持续创新能力 计算机应用
  • 简介:JICA计划项目自2005年12月执行以来,在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及其他局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与计划财务司都给予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持,高原及周边新一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了GPS水汽观测站网、边界层观测站和大气廓线仪与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等各项工程,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气象灾害 监测网络 合作计划 系统 高原 中国气象局
  • 简介:郭英杰同志,高级工程师,科右前旗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副站长。他坚持不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始终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 标签: 国家基准 先进事迹 气候 气象 高级工程师 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