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此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同年12月,采用抽签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化疗组患者仅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联合组免疫功能水平优于化疗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期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见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化疗 晚期结直肠癌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共有10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比较手术各项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胆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研究对象为102例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98例甲状腺瘤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痔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痔疮套扎术、外痔剥离术等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在2019.3-2020.9期间选出62例混合痔患者,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其参照组患者实施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联合应用微创痔疮套扎术、外痔剥离术等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混合痔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痔疮套扎术、外痔剥离术等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安全性 混合痔 外痔剥离术 微创痔疮套扎术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实验组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生存率上对比,实验组1年、2年以及3年的生存率均较高,而对照组相对较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手术 进展期胃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88例结直肠癌患者,上述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患儿采取小切口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在普外科2019.5-2020.11期间选出7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其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而参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患儿采取小切口术治疗有效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有效性 腹股沟斜疝 患儿 小切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黏液腺癌(RM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可以预测总生存(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的列线图。方法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收集2010~2016年确诊并登记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RMAC患者共1 65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R软件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3年和5年总生存以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列线图。用C指数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应用校正曲线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检查其预测精准度。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态、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放疗、辅助化疗、阳性淋巴结数量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老年RMA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婚姻状态、种族、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辅助化疗、阳性淋巴结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老年RMAC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S和CSS预测的精准度分别为0.735和0.780。新辅助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OS(χ2=7.682,P=0.006)和CSS(χ2=6.476,P=0.011)。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影响老年RM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评价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发现新辅助放疗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会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直肠肿瘤 黏液腺癌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预后
  • 作者: 许轲 金晶 刘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肿瘤手术共10 761例,其中非计划再次手术132例,发生率为1.23%。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发生在术后3 d后(81.82%),吻合口漏(50.00%)、肠梗阻(17.42%)、造口并发症(12.12%)、出血(9.85%)是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患者(OR=2.32;95% CI:1.53~3.52;P<0.001)、直肠癌患者(OR=2.87;95% CI:1.86~4.45;P<0.001)、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OR=2.98;95% CI:1.99~4.48;P<0.001)是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非计划再次手术会导致患者转入ICU和死亡风险增高,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延长10.78 d,住院费用平均增长42 428.69元。结论非计划再次手术增加医院运营成本和患者负担。有既往手术史的男性直肠癌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风险较高,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重点防范吻合口漏、肠梗阻、造口并发症和出血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非计划再次手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低年龄段数学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也是基础教育部分,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与思维能力,才能为接下来的高年级学段与中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基础与能力,做好教学计划与课程方法地选择,灵活使用多种方式与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 标签: 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尽管有研究报道保留肠系膜下动脉(IMA)主干可改善肠道血运,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但是否需要保留IMA目前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不保留IMA主干与保留IMA主干对结肠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癌D3切除手术治疗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IMA保留与否分为IMA切除组(91例)和IMA保留组(104例)。IMA切除组在距IMA根部约5 cm外辨识已发出左结肠动脉(LCA)及1~2支乙状结肠动脉(SA)后,于远端切断IMA主干;IMA保留组则解剖IMA主干,并清扫IMA周围淋巴结,分离出LCA及、SA第1支(SA1)后,于根部闭合切断LCA及SA1。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随访恢复情况,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标本长度和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与IMA保留组相比,IMA切除组手术时间更短[(161.8±48.0) min比(182.9±49.4) min,t=2.985,P=0.003],术中出血量更少[(38.5±30.8) ml比(52.9±32.2) ml,t=2.088,P=0.038],切除肠管长度更长[(19.2±6.0) cm比(17.2±5.4) cm,t=-2.447,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切除组与IMA保留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6/91)比6.7%(7/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9)。其中IMA切除组术后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2例,无吻合口出血发生;IMA保留组术后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出血1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出血2例。两组术后均无吻合口漏发生。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痊愈。中位随访12(3~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肠管血运良好,肠镜均未见明确充血性或缺血性肠炎表现。结论不保留IMA的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并不会增加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结肠肿瘤,左半 左半结肠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选用的工艺、技术以及产品质量被企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引进先进工艺和技术,切实提高汽车产品质量成为了企业运营和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以虚拟制造技术为例,首先对虚拟制造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技术在汽车装配工艺中的实际应用,希望可以更好的促进虚拟制造技术优势的发挥,为汽车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 标签:   虚拟制造技术 汽车 装配工艺
  • 简介:摘要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手术治疗,但传统的腹腔镜手术仍需辅助切口取出标本。由于右半结肠解剖结构复杂,血管变异多,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因此NOSES ⅧA法是NOSES系列术式中较难的一种。本文介绍一例右半结肠癌应用NOSES手术方式经阴道拖出标本病例。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作用方面仍有限,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正向作用的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高效的识别和特异性免疫,另一方面取决于负向作用的肿瘤免疫逃逸。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IDO1)作为色氨酸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限速酶,其高表达可以发挥免疫逃逸及抑制作用,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文章对IDO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免疫疗法 吲哚胺-吡咯2 3-双加氧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对于新辅助放疗、辅助放疗的受益情况,并分析影响直肠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收集2000~2016年,病理诊断为直肠黏液腺癌的患者共3 997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分析比较两组接受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单纯手术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预后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三种治疗方式分别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分别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各组生存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直肠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三种治疗方案的总生存率,新辅助放疗总生存率最高,其次为术后放疗,最后为单纯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7,22.541;P<0.05)。但三种治疗方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仅新辅助放疗显著高于术后放疗(χ2=4.023,P=0.045)。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老年患者新辅助放疗的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χ2=4.874,P=0.027),非老年患者单纯手术的总体生存率(χ2=5.530,P=0.019)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χ2=4.825,P=0.028)均显著高于术后放疗。高龄(≥60岁)、男性、未化疗和高TNM分期是直肠黏液腺癌患者总生存率较差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1.689(95% CI=1.524~1.871)、1.110(95% CI=1.007~1.223)和1.549(95% CI=1.338~1.792),Ⅱ期HR=2.675(95% CI=1.191~6.008),Ⅲ期HR=3.617(95% CI=1.612~8.115),Ⅳ期HR=10.835(95% CI=4.797~24.474);高龄(≥60岁)、未化疗和高TNM分期是直肠黏液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较差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1.297(95% CI=1.156~1.456),1.344(95% CI=1.129~1.601),Ⅲ期HR=6.365(95% CI=1.582~25.614),Ⅳ期HR=20.957(95% CI=5.189~84.637)。结论老年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可能从新辅助放疗中获益,而对于非老年患者,放疗的预后并不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 标签: 直肠肿瘤 黏液腺癌 新辅助放疗 辅助放疗 预后 倾向得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符合纳入标准的151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手术室护士一般人口资料、自制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得分为(23.68±2.34)分,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有:年龄、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同行交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为影响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部及科室领导应引起重视,根据需求构建最合适的培训方案,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高危药品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药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需要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和/或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多索茶碱组、特布他林组和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组(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多索茶碱用法用量为300 mg静脉滴注、1次/d,特布他林为2 ml(5 mg)雾化吸入、3次/d,疗程为7~14 d。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1级不良反应者多索茶碱剂量调整为250 mg静脉滴注、1次/d,2级者剂量调整为200 mg静脉滴注、1次/d,≥3级者停用多索茶碱。比较多索茶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剂量调整前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者占比、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6 582例,多索茶碱组1 438例,男性793例,女性645例,年龄(61±11)岁;特布他林组2 217例,男性1 281例,女性936,年龄(60±15)岁;联合用药组2 927例,男性1 644例,女性1 283例,年龄(63±12)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基础疾病、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1%(189/1 438)、8.9%(197/2 217)和21.2%(620/2 927),联合用药组高于多索茶碱组(χ2=41.271,P<0.001)和特布他林组(χ2=142.766,P<0.001),多索茶碱组高于特布他林组(χ2=16.738,P<0.001)。联合用药组震颤、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的2组(P<0.001);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P=0.003);失眠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恶心发生率低于多索茶碱组(P<0.001),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情绪异常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17)。3组均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级和2级不良反应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P=0.578)。联合用药组和多索茶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剂量调整前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血药浓度均降低(均P<0.001),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多索茶碱组[(8.38±2.19)μg/ml)比(10.64±2.55)μg/ml,P<0.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者占比高于多索茶碱组[40.81%(253/620)比30.16%(57/189,P=0.008)],住院时间短于多索茶碱组[(10±2)d比(15±3)d,P<0.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多索茶碱组[531(85.65%)比136(71.96%,P<0.001)。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时,通过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控制该药血药浓度在(8.38±2.19)μg/ml,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提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支气管扩张药 药物监测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多索茶碱 特布他林
  • 简介:摘要保肛手术的原则是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基础上尽量保存肛门括约肌功能。由于肿瘤位置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骨盆深部操作困难,易造成组织游离不确切,肿瘤下缘定位不准,组织牵拉过度,远端直肠切除过多等缺点,且腹壁辅助切口疼痛影响术后康复。精准功能保肛术(PPS)借助刘氏经肛微创切除系统,在经腹手术中尽量保留左结肠动脉及盆腔自主神经,经肛手术中依靠透明螺纹扩肛器在开放直视的清晰视野下进行肿瘤下缘的测量、定位与切除。肠管离断后,标本经肛取出,避免腹壁切口。肠道支撑器撑托结肠残端,并与肛管行手工垂直褥式缝合全层肠管后放置特制肛管,无需常规预防性造瘘。PPS术同时解决了精准切除和功能保肛两大难题。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精准功能保肛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择期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的、≥80岁结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269例患者,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09例;平均年龄83(80~94)岁。肿瘤位于升结肠76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64例,直肠116例。病理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76例,Ⅲ期167例,Ⅳ期10例。本研究按照Clavien-Dindo外科手术并发症对患者所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将出现Ⅲ级及以上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术者经验(是否完成500例以上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69例患者中,共有34例(12.6%)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者分别为肺部感染(8/269,3.0%)、肠梗阻(8/269,3.0%)和吻合口漏(7/269,2.6%)。术后1例患者因肺栓塞死亡,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7%(2/2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8.181,P=0.00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χ2=7.945,P=0.005)、术前白蛋白(χ2=9.088,P=0.003)和术者经验(χ2=9.395,P=0.002)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OR=2.544,95% CI:1.083~5.974,P=0.032)和经验≤500例的术者(OR=2.475,95% CI:1.082~5.661,P=0.032)是影响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与开腹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近[10.1%(17/169)比17.0%(17/100),χ2=2.741,P=0.098]。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科术者是保障80岁及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的关键因素。针对年龄≥85岁的高龄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80岁及以上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