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ALP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骨折愈合时间、部分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安全性,但PFNA固定治疗可缩短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PFNA固定 ALP固定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以云南省宜良县某地区一处潜在不稳斜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斜坡的特征、成因及稳定,得到该潜在不稳斜坡在自重+暴雨情况(工况Ⅰ)下,稳定系数为1.02~1.08,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地震情况(工况Ⅱ)下,稳定系数为0.96~0.99,处于不稳状态。

  • 标签: 潜在不稳定斜坡 特征 成因 稳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在不稳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不稳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两组,常规治疗组应用心内科常用治疗方法;贝那普利组增加贝那普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血清ET、NO水平和不稳心绞痛治疗效果、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贝那普利组不稳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血清ET、NO水平差异不显著,贝那普利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血清ET、NO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在不稳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心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贝那普利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电力供应稳定的要求不断提升,再加上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企业生产效益都与电力公司具有不可割舍的联系,当前电力系统的继电器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电力继电器保护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事故预防以及处理办法进行综合论述,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力供应行业的整体建设水平,促进行业的发展。

  • 标签: 电力系统 继电器保护 不稳定因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心绞痛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给予西医联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枳实薤白桂枝汤 西医药物 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PFLP)及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高龄不稳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高龄不稳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30例,分别采用PFNA、InterTan及APFLP内固定。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小、手术时间最短,InterTan组次之,APFLP组术中出血最多、手术时间最长(P〈0.05);PFNA组与InterTan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均小(/少)于APFLP组(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FLP组总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PFNA组和InterTan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APFLP及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均适用于高龄不稳转子间骨折,但PFNA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成为不稳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 骨折固定术 髋骨折 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3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加减加减暖肝煎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25%,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加减暖肝煎胶囊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处于2016年08月~2017年08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内皮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内皮功能发挥功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治疗不稳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不稳胫腓骨骨折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方案治疗并对比。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且,试验组患者手术、术后骨痂出现及愈合时间等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不稳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可加速患者伤口的愈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应广泛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心绞痛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不稳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5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不稳心绞痛治疗方法;观察组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通过对比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以突出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临床联用价值。结果在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不稳心绞痛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不稳心绞痛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不稳心绞痛患者在实施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药物采用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在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效果,最终显著提高不稳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6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Mcbridge(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使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快的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GMP-140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其中两组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老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心绞痛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与对照组27.5%(11/4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保心丸+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其各种珍珠港黄以及心电图,同时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左卡尼汀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异体骨植骨治疗老年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均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并异体骨植骨治疗,术后随访x线片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存在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肌腱激惹等。结果21例经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无掌侧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异体骨植入排异反应等并发症;1例出现背侧螺钉松动、背侧肌腱激惹。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老年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使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我科诊断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并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经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桡骨远端T型定接骨板进行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使用常规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优良率以及经治疗后腕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对比和讨论。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相对于试验组有明显改善,试验组优良率为83.3%相对于对照组的60.0%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腕关节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现对于对照组的20.0%有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试验结果可知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进行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对于长队外固定支架有明显改善,可以有效减少腕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骨远端T型锁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支架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及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及时给予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 外支架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MSI)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I及HGF表达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MSI及HGF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MSI与HGF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SI阳性患者32例,占39.0%;HGF表达阳性58例,占70.7%。MSI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HGF表达与上述指标均无关(P〉0.05)。MSI与HGF表达之间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6531,P=0.032)。年龄、淋巴转移、MSI和HGF表达阳性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GF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MSI更明显,MSI和HGF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