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与后外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直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A组,后外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Ha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手术平均用时、患者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A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B组(P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直接(DAA)与行后外侧(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PLA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DAA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直接前方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直接前方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髋关节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疗效
  • 简介:鹤鸣于九天,梦想破土而出。有人说梦想像一层薄纱,遮住了审视现实的双眼;有人说梦想像悬崖边的树,有着令人望而却步的高度。但我相信,梦在前方在脚下,付出终有回报!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目的:解剖学观察肱二头肌腱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为肘关节前方手术切口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解剖30例成人肘关节标本,均无外伤、畸形、肿瘤、骨折。其中新鲜冰冻标本8例(性别不详,左5例、右3例),经10%甲醛溶液浸泡的标本22例(男12例、女10例,左11例、右11例)。仔细观察肘关节前方的肱二头肌腱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并测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穿出深筋膜的位置,及其与肱二头肌肌腱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走行于肘关节的前方偏桡侧,与肱二头肌腱相毗邻,在肱骨外上髁平面下方(20.5±2.5)mm处穿出深筋膜,穿出点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6±0.9)mm;前臂内侧皮神经沿肱动脉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上方约5cm处穿出深筋膜,在肱骨内上髁平面处,后支与肱二头肌腱尺侧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3.1±2.7)mm。两者之间的安全宽度约为40mm。结论距肱二头肌腱两侧缘之间约40mm的宽度为肘关节前方的相对安全区域,以肱二头肌腱为参照设计切口,可以减少医源性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肘关节 手术入路 解剖 安全区域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肱骨干中段骨折病症,探究前方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共计40例,按照住院时间给予患者顺次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20例患者接受前方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上肢功能评分较高,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所花费的时间短,且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00%)低于试验组的复发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来说,应用前方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安全性极高。

  • 标签: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肱骨干中段 愈合程度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方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前方MIPO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为11.9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损伤风险低以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方结合阻挡钢板螺钉治疗累及四边体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累及四边体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1~66岁[(45.3±10.6)岁]。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9例,前方+后半横骨折6例,前柱骨折1例。采用髂腹股沟9例,腹直肌外侧7例,复位骨盆及髋臼骨折,均使用3.5 mm皮质骨全螺纹钉或钢板阻挡四边体骨折块内移。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根据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价标准评估术后3、12个月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24个月[(16.1±2.9)个月]。髂腹股沟手术切口长12~26 cm[(18.6±4.0)cm];腹直肌外侧手术切口长8~15 cm[(10.7±2.3)cm]。手术时间107~215 min[(159.2±27.8)min],术中出血量200~2 300 ml[(853.1±489.7)ml]。术后第2天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9例,良7例。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为11~18分[(15.2±2.2)分],其中优4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9%;术后12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为13~18分[(16.9±1.4)分],其中优7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4%。术后12个月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P<0.05)。切口脂肪液化、膀胱损伤、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各1例,无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前方结合阻挡钢板螺钉治疗累及四边体髋臼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可有效防止髋臼四边体骨折移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DAA)或后外侧(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作为资料,纳入时间2019年1月至12月,随机分组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DAA手术、PLA手术,比较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假体髋臼外展角、假体髋臼前倾角、偏心距差异及双下肢肢体长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PLA与DAA均可促进术后良好恢复,但后者相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 , THR )中直接( Direct approach , DAA )与后外侧(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 PLA )的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及数据的完整性,研究对象、手术设备、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等均出自我院,通过筛选,共有 120 例患者符合研究要求,经过医生的诊断,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 THR 治疗,按照的方式不同将研究资料进行分组, PLA 方式的 60 例为 A 组, DAA 方式的为 B 组,术后需要对二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并对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给予指导。结果 用 Harris 评分对髋关节的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用 UCLA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经分析,术后 3 个月的两项指标评分组间对比中, B 组要明显优于 A 组( p<0.05 ),而术后 6 个月,再将二组的两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直接 THR 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降低术后疼痛, 尽快 改善髋关节功能。但是从长期疗效来看,术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以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指导, DAA 和 PLA 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Henry保留旋前方肌与Henry切开旋前方肌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丽水市青田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60~79岁[(66.5±5.6)岁]。骨折AO分型:B1型16例,B2型15例,B3型11例,C1型12例,C2型14例,C3型10例。40例采用改良Henry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钢板内固定(改良组);38例采用Henry切开旋前方肌掌侧钢板内固定(传统组)。观察两组骨折愈合、内固定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前臂旋转角度、握力等;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5.2±6.3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钢板内固定位置良好,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肌腱损伤并发症。传统组2例出现腕管综合征,Ⅱ期行内固定去除腕管松解后缓解。改良组VAS术后1周[(6.17±0.40)分]、1个月[(5.54±0.40)分]、3个月[(3.18±0.30)分]低于传统组[分别为(6.80±0.45)分、(6.08±0.70)分、(3.75±0.40)分](P<0.05)。改良组前臂旋转角度术后1周[(49.4±17.5)%]、1个月[(66.7±14.3)%]、3个月[(87.3±7.2)%]大于传统组[分别为(40.3±13.2)%、(54.2±18.7)%、(80.7±8.1)%](P<0.05)。术后12个月两组VAS及前臂旋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两组握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Henry切开旋前方肌比较,改良Henry保留旋前方肌结合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早期旋转功能,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掌侧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卧位直接与侧卧位前外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50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组。选取时间:2019年01月至2020年11月。对照组采取传统侧卧位前外侧手术,观察组采取平卧位直接手术。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前外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卧位直接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平卧位直接前入路 侧卧位前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直接(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是一种微创的髋关节手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现有文献表明,DAA应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本文对DA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意义、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DAA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微创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直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考察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结论直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比基尼(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在直接(direct anterior arthroplasty,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为临床DAA切口的选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1月86例行DAATH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73例,年龄(67.5±11.8)岁(范围:42~90岁)。分别采用Bikini切口和传统切口进行DAATHA,每组均纳入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Bikini切口组,男5例,女38例;年龄(69.7±10.8)岁(范围:51~90岁);随访时间5.7个月(3.0~8.5个月);传统切口组,男8例,女35例;年龄(66.1±10.6)岁(范围:42~90岁);随访时间6.5个月(3.0~10.0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瘢痕面积、感染、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神经损害和髋关节功能改善(Harris评分)情况;切口瘢痕采用患者瘢痕评估量表和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43例Bikini切口组和43例传统切口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疾病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用药和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在LFCN神经损害表现方面,Bikini组明显低于传统切口组(11.6% vs 32.6%,t=7.8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ikini切口的瘢痕面积(1.0±0.4)cm2明显小于传统切口组的(16.5±28.7)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4,P<0.05)。患者瘢痕评估量表和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分中,Bikini组分别为(8.2±3.2)分和(2.4±1.8)分,传统切口组分别为(17.0±5.8)分和(4.2±3.0)分,Bikini组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kini切口较传统切口具有更低的LFCN神经损害表现发生率,切口瘢痕明显较小,视觉美学效果更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对比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 美学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直接(DAA)与传统后外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是41例患者。对照组:传统后外侧方式,研究组:微创直接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不同时间段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的优良率分析是重要的指标,对照组优良率是64%,研究组优良率是92%,64%<92%,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的优势更突出。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案例实施微创直接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整体上效果突出,能缓解术后疼痛感,改善髋关节功能,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 标签: 微创直接前入路 传统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经前方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骨科采用LCP经前方MIPO治疗的12例闭合性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8~38岁,平均21.8岁。按AO/OTA骨折分型:12-A1.2型5例,12-A1.3型2例,12-B1.2型2例,12-B1.3型2例,12-C1.1型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43~130 min,平均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280 mL,平均139 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获10~21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0周,平均15.8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31~35分,平均34.5分;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为90~100分,平均99分。结论采用LCP经前方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具有创伤小、神经损伤风险低、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肱骨微创内固定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 简介:摘要 目的:直接( DAA)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微创,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THA。 DAA的应用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探讨康复指导对促进 DAA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 20例 DAA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预后效果。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5±2.1) d,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脱位率,早期下床活动都优于传统的后外侧。结论:微创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科学康复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直接( DAA)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微创,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THA。 DAA的应用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探讨康复指导对促进 DAA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 20例 DAA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预后效果。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5±2.1) d,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脱位率,早期下床活动都优于传统的后外侧。结论:微创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科学康复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