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 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 26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瘢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各1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上世纪80年代,荷兰学者Vulsma等1挖掘到了甲状腺激素蕴含于没有甲状腺或患有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的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更具意义的是1999年,美国人Haddow等2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文章“母体亚临床甲状腺激素缺乏与后代神经智力发育临床研究”,初次证实了妊娠期母体得了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会降低子女神经智力发育水平,使得孕期母婴甲状腺功能变化快速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热点。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发生一系列变化。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超声、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各组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组(联合组)检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P〈0.05。常规超声组检查特异度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间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P〉0.05。结论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利于及早发现、诊断早期甲状腺结节的恶变,为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我院 2010 年 5 月 ~2017 年 4 月收治的 11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为 58 例。研究组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参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各项手术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6 例( 10.34% ) 明显高于参照组 17 例( 29.31% )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地塞米松甲状腺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41例,参照组患者服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则注射地塞米松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地塞米松甲状腺注射液进行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临床数据的分析,选取患者共80例,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40例。实验组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结论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应用于对甲状腺结节病症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运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TD)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设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8例,前者予甲状腺次全切除,后者予TT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指标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82%比对照组低39.74%,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运用TTD治疗可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3.20~2017.3.20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6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美观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美观满意度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更加优越,并发症少且术后切口美观度高。

  • 标签: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大切口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本院对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6月1日~2012年12月30日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5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治疗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将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药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胆固醇的下降相对较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下降程度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院通常会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实际临床治疗,并且其效果相当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284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中筛选而出,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喉返神经损伤12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6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对症治疗3周后恢复。284例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88例患者术后恢复不错,顺利出院,2年内随访无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可避免组织残留引起的病变复发与癌变,可减低再次手术率,并且首次手术比再次手术并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在术中应精细操作。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甲状腺全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23.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片、优甲乐在甲状腺低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30例我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5月份收治的甲状腺低下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予以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予以优甲乐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11/1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指标上升或下降明显,实验组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大,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T3、FT4以及TSH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优甲乐对甲状腺低下进行治疗,相比甲状腺片,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调节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片 优甲乐 甲状腺低下
  • 简介: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手术方法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5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2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其中A组57例行甲状腺全切+颈淋巴结清扫术,B组3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c组3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数据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和血清钙中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低血钙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后3d三组患者的T3和FT3以及T4和FT4均显著低于术前,而TSH显著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的PTH(29.6±12.6)pg/ml显著高于A、B组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68,P〈0.05);三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钙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C组患者的血清钙显著高于A、B组的患者,且术后低血钙发生率(18.7%)也显著低于A(59.6%)、B组(41.67%)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甲状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随着甲状腺手术方式和范围的扩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发生率增高。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手术,研究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粘连、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为(45.52±6.63)min,术中出血量为(38.41±6.4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87±7.82)min、(77.38±7.66)ml;对照组手术切口为(8.17±0.35)cm,明显大于研究组的(4.63±0.42)cm;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78±0.5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12±0.69)d;研究组并发症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手术,可减少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出血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技术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且创伤小,适合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共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穿刺诊断并在术中采用冷冻方法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比较两种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差异。结果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中,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5.33;有48例(50.53%)患者年龄在30-50岁,30-50岁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高发年龄段;手术前穿刺诊断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4例,甲状腺腺瘤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例数比为15.79;而术中冷冻诊断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瘤73例,甲状腺腺瘤22例,二者例数比为3.321;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穿刺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术中冷冻诊断难度较高,但其诊断结果更加可靠,尤其在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收集有关甲状腺完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手工检索全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所得的研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索后纳入11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82例,其中腔镜组505例,开放组577例。通过Meta分析得出:术中出血量(WMD=-17.86,95%CI:[-26.18,-9.54]),术后住院天数(WMD=-0.95,95%CI:[-1.40,-0.50]),术后满意度(WMD=4.03,95%CI:[1.20,13.58])等方面腔镜组手术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WMD=-0.70,95%CI:[-32.79,31.39]),术后并发症(RR=0.84,95%CI:[0.54,1.29])方面腔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WMD=12.61,95%CI:[2.85,22.38])腔镜组长于开放组。结论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和提高美容方面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与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手术。

  • 标签: 甲状腺 腔镜甲状腺手术 内窥镜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下声像图特征的异同点,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88 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 114 个结节从肿瘤大小,声像图表现,血流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结节 26 例,多为单发,以低回声为主;甲状腺腺瘤结节 61 例,以中强回声为主。二者并存 1 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对区别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有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腺瘤 彩色多普勒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全切组和近全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与近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近全切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使得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其安全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标签: 甲状腺癌 全切术 安全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