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a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术中缝合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同时恢复尿道的海绵完整包绕,在减少尿道下裂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的尿道下裂患儿140例,年龄9~48个月。纳入标准:初次治疗的中段型、远端型尿道下裂不伴或仅伴有轻度的阴茎弯曲(由皮肤、肉膜层、Buck's筋膜牵拉或者轻度海绵发育不均衡引起的弯曲),适用于TIP技术治疗。排除标准:复发性尿道下裂,中重度阴茎弯曲(由于尿道板较短或者中重度海绵发育不均衡引起的弯曲),需要分期治疗的病例。患儿均行TIP术治疗,术中均先缝合局部尿道海绵组织作为新尿道第一覆盖层。根据第二覆盖层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儿共70例,以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B组患儿共70例,以阴茎背侧带蒂肉膜瓣(DDF)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两组患儿各类型尿道下裂所占比例:A组中段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7.1%)、中段型(31.4%)、远端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7%)、远端型(5.7%);B组中段型伴轻度阴茎弯曲(50%)、中段型(35.7%)、远端型伴轻度阴茎弯曲(8.6%)、远端型(5.7%)。两组患儿尿道下裂各类型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A组中尿道下裂并发症的发生率:尿道瘘(2.9%)、尿道狭窄(2.9%)、阴茎头裂开(0)、伤口感染(0)。B组中尿道下裂并发症的发生率:尿道瘘(11.4%)、尿道狭窄(1.4%)、阴茎头裂开(5.7%) 、伤口感染(1.4%)。尿道瘘、阴茎头裂开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uck's筋膜容易游离,血供丰富,组织较厚,并且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在TIP修复尿道下裂手术中,缝合Buck's筋膜作为新尿道第二覆盖层,能恢复尿道海绵包绕尿道的正常形态,同时恢复了阴茎海绵及尿道海绵均有Buck's筋膜覆盖的正常解剖结构,能简单且非常有效地降低术后尿道瘘、阴茎头裂开的发生率。

  • 标签: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尿道海绵体 Buck's筋膜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水土保持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水土流失现状,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区采取了“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和整治生态环境。文章就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系分析与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海绵城市 海绵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海绵系的分析与构建。首先,概述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方法,强调了其在海绵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分析海绵系的特点、功能和优势,阐述了其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水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综合治理 海绵体系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无创可延长延长结构,并对延长结构做应力分析和优化。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PTC公司,美国)建立具有不同规格延长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出优化的延长结构,并用物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延长结构的最大负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聚缩醛(polyoxymethylene,POM)材料制成的限动管,仿真与物理实验结果所呈现的不同规格延长结构的静态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于本研究的多种延长结构来说,移动管凸起的外径φ为19mm、凸起角度γ为15°至45°之间最佳。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延长结构设计原则以及分析与验证结果,为新型无创可延长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无创 可延长假体 延长结构 有限元分析 聚缩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成形阴茎头以降低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头裂开和冠状沟部尿道瘘发生、改善阴茎头外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Duckett或背侧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板重建卷管成形术的75例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尿道海绵阴茎头成形的作为研究组(47例),采用常规阴茎头成形的作为对照组(2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手术年龄分别为(32.65±15.75)个月和(32.05±17.26)个月。研究组将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与其近端正常海绵分离,联合其外侧宽0.3~0.4 cm的Buck's筋膜一起在阴茎海绵白膜的表面游离至阴茎头,参与形成阴茎头两侧翼,并覆盖于新成形尿道表面共同成形阴茎头。对照组不分离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组织及Buck's筋膜,冠状沟段尿道仅有皮下浅筋膜及皮肤覆盖。比较两组阴茎头外形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重建尿道长度为(3.95±1.04)cm,尿道海绵分叉点到冠状沟距离为(2.39±0.85)cm,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海绵宽度为(0.37±0.18)cm;两侧海绵及Buck's筋膜合拢后的长度为(1.74±0.36)cm,宽度为(0.87±0.29)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79±0.12)cm,术后为(0.83±0.07)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对照组重建尿道长度为(4.11±1.26)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82±0.07)cm,术后为(0.84±0.23)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研究组和对照组冠状沟前后径的术后增加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所有75例患儿术后均予一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0.36±6.29)个月。研究组出现尿瘘10例(21.28%),其中冠状沟瘘2例(4.26%)、阴茎部瘘4例(8.51%)、阴茎根部瘘4例(8.51%),未出现阴茎头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2例(4.26%),均位于阴茎根部;出现尿道憩室4例(8.51%)。对照组出现尿瘘15例(53.57%),其中冠状沟瘘8例(28.57%)、阴茎部瘘3例(10.71%)、阴茎根部瘘4例(14.29%),有2例(7.14%)出现阴茎头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4例(14.29%),2例位于阴茎根部,2例位于冠状沟水平;出现尿道憩室1例(3.57%);阴茎弯曲复发1例(3.57%)。研究组冠状沟瘘、阴茎头裂开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3和P=0.008);而研究组尿道憩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成形阴茎头增加了阴茎头的组织量,有效地减少了冠状沟尿道瘘和阴茎头裂开的发生,改善了阴茎头外形,但有尿道憩室发生率上升的情况。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瘘 阴茎头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记忆海绵垫对侧卧位手术患者在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采用了侧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记忆海绵位垫进行减压,对照组患者使用凝胶体位垫进行手术。测定两组患者各自受压力性损伤率及患者身体舒适度水平,对比分析记忆海绵垫对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了记忆海绵垫的观察组患者其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凝胶体位垫的对照组患者,患者身体舒适度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侧卧位手术患者的术中使用记忆海绵垫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

  • 标签: 记忆海绵垫 侧卧位手术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和改良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龈下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改良后的牙冠延长术的正畸牵引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则采用常规正畸牵引联合冠延长术。结果两种方法从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牙齿松动度三个方面对比,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后效果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和改良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龈下牙缺损都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 下牙体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延长油田XX区块长6致密油藏处于勘探开发中期,前期基础地质研究工作较薄弱,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发育规律认识不清晰,油藏描述需进一步细化。采用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测井解释等手段,对该区长6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研究区长6组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来自于东北方向伊盟隆起,砂的分布受控于沉积作用,呈现北厚南薄的地层分布特征,主河道呈现北东向,主要的微相类型有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3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分流间湾沉积次级发育,多条主河道沿此方向延伸,主河道侧翼则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并受主河道控制,水下分河口坝沉积不发育,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通过对研究区长6沉积特征研究,可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 标签: 致密砂岩 致密油藏 延长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砂体展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上前牙龈下牙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B组应用改良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以及牙齿松动度(T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均明显由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缺损均具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前牙龈下牙缺损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临床疗效都较好,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 下牙体缺损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龈下牙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4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龈下牙缺损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上前牙不同程度牙缺损行牙冠延长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上前牙牙缺损患者40例,共40颗患牙,分为两组。A组(20颗)牙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所有位点止于龈下≤3mm;B组(20颗)牙缺损位于唇腭侧,断端最低位点止于龈下3mm~5mm处。两组牙分别行牙冠延长术,并与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均进行临床牙周检查及松动度检查。结果A组去骨后断端完全暴露,骨嵴顶距断端处距离≥3mm,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牙周组织呈现的是健康状态。相对于A组来说,B组去骨后断端暴露不明显,骨嵴顶距牙缺损处距离在3mm以下,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现多种不良炎症。结论当行牙冠延长术患者的前牙牙缺损断端在牙龈下小于3mm时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当此距离在3mm以上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后患者牙龈处出现的不良情况较多。因此,对于前牙不同程度的缺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前牙 牙体缺损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中)大力提倡的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缓解水资源短缺、加强雨洪管理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然而,由于这项工作在国内历时短,速度快,建设理念落后、规划碎片化、管理体制欠缺、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客观存在。本文浅析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标签: 海绵城市 建设 问题 对策
  • 简介:来咨询阴茎大小问题的人比较多,希望阴茎增大的人也不少,但事实上正常范围内的阴茎无需做任何治疗,现在一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比较多,如果受到误导,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和药物还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对于一些感觉阴茎短小的,应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影响性生活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些治疗手段。

  • 标签: 阴茎延长 广告宣传 阴茎短小 医院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牙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牙缺损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直接金属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组则接受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等均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纤维桩核冠修复 牙体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延长移植矫正L型硅胶假隆鼻术后的短鼻畸形。 方法 使用鼻中隔尾侧延长移植、鼻中隔帽榫延长移植、鼻中隔延伸移植等3种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既往使用L型硅胶假隆鼻患者的短鼻畸形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本组21例患者术后鼻整体形态良好,鼻尖突出度及旋转度满意,术后随访临床效果满意,鼻尖形态稳定,无鼻尖下垂、塌陷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中隔延长移植是矫正L型硅胶隆鼻患者短鼻畸形的有效方法,个体化设计移植物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鼻中隔延长移植 L型硅胶假体 短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