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CSSD)各区域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国家法规性文件《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与灭菌的监测与追溯制度》和《CSSD感染管理小组职责》等标准,分区域制定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各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结果科学规范的加强各区域工作质量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分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各区域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68例及专项整治后(2011年7-12月)87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专项整治前的100%下降至专项整治后的26.4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也明显上升。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及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1月-2012年6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过程中我院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的执行情况。方法对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整治中(2011年7-12月)、整治后(2012年1-6月),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一年的整治,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明显下降;住院患儿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显著提高;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一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我院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合理使用 AUD
  • 简介:摘要目的自2012年,我院开始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药物使用情况有所改变,本文对药物使用情况做出统计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以来的患者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专项整治前后的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做出统计分析,比较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以及计量,研究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比率等数据。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大部分指标已达卫生部规定标准。结论通过专项整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但是今后对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需增强。

  • 标签: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门诊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1年1~9月)及整治后(2012年1~9月)的门诊内科处方各6000张作比较,对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使用、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的门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40%,干预后下降到16.60%,下降了31.80%;不合理用药由干预前的23.03%下降到干预后的12.95%,下降了10.0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在干预前使用率偏高,干预后大大降低;体现了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 合理用药 分析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区域消毒供应管理中,实行同质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区域消毒供应的所有成员单位的医疗工作者,在物品器械的使用、预处理、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运输及存放过程,都采用统一的技术和标准,使区域供应的所有单位均能使用到相同质量保证的物品器械,也使物品器械在区域供应的所有单位均能得到相同质量的处置。结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2月起,逐步发展,稳步推进,现已对辖区内25个区域供应基层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同质化管理区域供应后,消毒供应中心专项检查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均有明显上升,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满意度由64%上升到99%,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区域消毒供应的过程中实行同质化管理,有效的保障了灭菌物品的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同时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了成本。

  • 标签: 同质化 管理 区域消毒 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腰硬联合麻醉(CSEA)、腰麻(SA)+硬膜外两点阻滞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结直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41例,年龄80-99岁,ASAⅡ-Ⅳ级,分成CEA组(15例)、CSEA组(11例)和SA+硬外两点阻滞组(15例)。CEA组选择T10-11或T12-L1或L1-2硬膜外向头置管3-4cm,仰卧后给予1.5%利多卡因3ml作试验量,继予1.5%-2%利多可因,直至麻醉平面满意。CSEA组选择L2-3或L3-4蛛网膜下腔穿刺,予0.75%布比卡因1.2-2ml,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cm。SA+硬膜外两点阻滞麻醉组在CSEA组的基础上选择T10-11硬膜外向头置管3-4cm。3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观察并记录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30min(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术毕(t3)、术后第1天(t4)和第2天(t5)的HR、SBp、DBp、SPO2。并记录麻醉效果、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SBp和DBp在麻醉后30min(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术毕(t3)、术后第2天(t5)这4个时间点较基础值(t0)下降(P<0.05)。HR、SPO2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人均安全出院,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区域麻醉可提供确切有效的麻醉效果,相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简便易行,适用于高龄患者结直肠手术麻醉。

  • 标签: 区域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惠阳区域儿童膳食结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保健知识等调查结果。方法笔者将选取2011年4月—2012年3月在本院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3475名0—5岁儿童,采集儿童膳食结构、生长发育指标、抚养人的儿童保健知识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通过自变量以及回归系数分析,儿童的身高与乳类食品、动物性食物有密切关联,体重与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食品有密切关联;低体重率为4.12%;生长迟缓率为3.40%;消瘦率为2.62%;超重率为3.86%;肥胖率为2.38%;而不同年龄阶段的抚养人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存在一定差异性,而不同文化水平抚养人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惠阳区域儿童的膳食结构、生长指标情况以及儿童保健知识等信息进行调研分析,将有利于掌握并探讨上述因素对本区域儿童营与发育的影响,进而指导儿保门诊工作。

  • 标签: 惠阳 儿童 膳食结构 生长指标 保健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芬太尼与氯胺酮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儿80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仅实施氯胺酮麻醉;后者实施氯胺酮结合芬太尼麻醉。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麻醉使用量、手术用时及苏醒用时的优劣。结果干预组麻醉药物剂量与参照组对比明显要少,苏醒用时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要短,P<0.05,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芬太尼 患儿 氯胺酮 区域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腮腺腺淋巴瘤单纯切除与区域切除的疗效,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外科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24例手术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其中10例肿瘤单纯切除,14例采用肿瘤加腮腺部分切除(6例采用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术,8例采用肿瘤加腮腺区域切除)。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4例术后随访3年以上,2例见肿瘤复发。2例均为肿瘤单纯切除。结论腮腺腺淋巴瘤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是比较科学的术式,它结合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既完整切除了肿瘤,减少了复发机会;又尽可能地保存了腮腺的功能,减轻了面部的凹陷畸形,同时对面神经的损伤也降到最低(当然术者要有良好的手术技能)。

  • 标签: 腮腺 腺淋巴瘤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托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被托管方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一种尝试,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整合。通过对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托管江阴市文林卫生院过程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托管的思路和成效,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 标签: 托管 战略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的干预成效。方法把我院下辖的社康中心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各区域,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每半年对实施前后儿童保健相关指标、相关业务完成指标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后,儿童保健覆盖率、系统管理率、体弱儿管理率、特殊儿童发现率、相关业务完成指标、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均得到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区域团队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按区域划分,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结果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后,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管理,实现了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和持续质量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组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术后经门静脉区域灌注化疗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Spring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12年1月10日。检索所有有关肝癌术后区域灌注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切除组相比,术后区域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降低近期复发率,术后1年复发率的相对危险度RR(95%CI)为0.48(0.39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化疗 区域灌注化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2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术后对肿瘤的复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观察。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不明显,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直径<3.0cm),区域性切除术具有肿瘤复发率小,能保存腮腺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腮腺浅叶肿瘤手术方式。

  • 标签: 腮腺 良性肿瘤 区域性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或传统解剖定位下进行区域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300例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行区域阻滞的踝关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阻滞作为超声组,另200例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穿刺下进行区域阻滞作为传统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超声组患者术后2h、12h以及24h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4.00%,超声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踝关节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较好,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 区域阻滞 踝关节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术后对肿瘤的复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观察。结果50例患者术后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不明显,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直径<3.0cm),区域性切除术具有肿瘤复发率小,能保存腮腺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腮腺浅叶肿瘤手术方式。

  • 标签: 腮腺 良性肿瘤 区域性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与孝德镇卫生院联合组成绵竹市医共体为基础,通过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管理绵竹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出院带管的患者,构建绵竹地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建立与不同医疗服务机构间的无缝对接,使病人出院后也能得到专业、连贯的延伸护理服务1。

  • 标签: 医共体 延伸护理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与孝德镇卫生院联合组成绵竹市医共体为基础,通过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管理绵竹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出院带管的患者,构建绵竹地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建立与不同医疗服务机构间的无缝对接,使病人出院后也能得到专业、连贯的延伸护理服务1。

  • 标签: 医共体 延伸护理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密地区部分城市和农村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状况,为女性健康知识的宣传及下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对部分城市、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和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1结果体检已婚女性1975例,生殖道感染患病718例,患病率36.36%。城市女性患病率29.22%,农村为48.37%,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最高,为15.85%,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农村分别为29.49%高于城市7.75%,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其次为念珠菌感染12.21%,念珠菌感染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衣原体感染7.4%,滴虫感染0.92%,衣原体感染城市为9.69%高于农村3.54%2,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农村分别为2.18%高于城市0.17%,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未检出淋病HIV和生殖道梅毒感染。结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性疾病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不同区域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妇女的健康教育,定期普查普治妇女病是预防和早期治疗妇科炎症疾病的关键。

  • 标签: 女性 下生殖道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