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商代甲骨卜辞里的牢、■分别指经过系养的牛和羊。西周以来牢字取代了■。为了区别经圈养的牛和羊,在牢前加上大小,用大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羊要大的经圈养的牛,用少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牛要小的经圈养的羊。《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关于"太牢""少牢"分别是牛、羊的说法更贴近周代社会实际。

  • 标签: 商周时期
  • 简介:2016年11月2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张洪斌,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标签: 文物保护 重庆市文物局 文化遗产研究 国家文物局 上海博物馆 文化委员会
  • 简介:<正>商周时期有没有青铜农具;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哪些器类属农具;铜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多大比例,这些问题都是考古学界长期以来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一些地区铜农具的先后出土,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近年来对上述问题作了点探索,

  • 标签: 商周时期 农具 东周时期 考古学 遗址 青铜铸造
  • 简介:三国时期,一般指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即自曹丕代汉称帝,立国号为魏,改纪元为黄初元年(220年)起,到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280年)三月,吴亡为止的61年间的时期。但是,史学界一直把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5万人,隔江相持;孙刘联军利用曹兵长途疲惫和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兵,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后,到三国建国前的那段历史,也划入三国时期

  • 标签: 三国时期 钱币 三国鼎立 史学界 建国前 东汉
  • 简介:由花东甲骨文和作册般鼋铭文的记载可知,射牲礼起源不晚于商代中晚期,最初其举行的地点通常在自然形成的河流沼泽等水边,射牲结束后多伴随有祭祀活动。之后射牲礼逐渐发展完善,由麦尊和伯唐父鼎等青铜器铭文记载可以推定,至晚到西周早期,天子在辟雍乘舟射牲的仪式已明显区别于习射及以“择士”为目的的大射,其不仅与祭祀相关,且已具有象征天子亲自射猎以“示亲杀”的特点。

  • 标签: 金文 射牲 祭祀 辟雍
  • 简介:阐述了关于日本玻璃技术的变迁,尤其是详细介绍江户时期(1600—1867)的玻璃技术。那时期的玻璃铸造是由在长崎的荷兰人学了西洋的制作方法而来的。另外以铅玻璃为主体的玻璃融化技术,被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宋朝的技术。江户时期的玻璃一般是透明的铅玻璃,较多的是雕花玻璃。江户末期的萨摩藩(即今鹿儿岛)发展的萨摩玻璃具有红玻璃的特色。用高级的深雕技法来烘托、涂红的这种独特的雕刻玻璃大部分采用国内原料。因它的漂亮与精致而受到称赞、萨摩雕刻玻璃受萨英战争(1863)的影响而衰退,最终未达到工业化程度。

  • 标签: 雕花玻璃 江户时期 玻璃制造法 有色玻璃 玻璃制品 红玻璃
  • 简介:汉代以来,佛教东渐。到了东晋十六国之“五凉”时期,武威佛教传播至于兴盛,高僧辈出,人才济济,寺院遍布凉州各地,一时成为北中国的佛教盛地。一批批高僧从这里走向四方.一本本佛教经典从这里传到各地,使“五凉”文化中融入了浓浓的佛教色彩。本文就五凉时期凉州佛教的发展状况做以略述。

  • 标签: 五凉时期 凉州佛教 传播发展
  • 简介:宋、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反复出现的从分裂割据到全国统一循环进程中最后一个分裂时期,也是地处宋、金政权与甘青草原藏族部落势力三方交界地的宕昌地区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历史意义来说,这一时期是宕昌国之后宕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宕昌在宋、

  • 标签: 割据 部落 中国历史 政权 历史意义 藏族
  • 简介:邺城是魏晋北朝时期的名城,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魏晋北朝时期的邺城交通便利,有七途,易守难攻,西凭太行滏口陉,南有黄河黎阳津,北拒漳河,“山川雄险,原隰平旷”。……

  • 标签: 北朝时期 都城 魏晋 山川 漳河 初探
  • 简介:中国佛教源于印度。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后。佛教传人中国。凉州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是佛教传人中国较早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贾、僧人等驻足其间。推动了凉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发展。竺法护、昙无谶、鸠摩罗什、玄奘等一批中外高僧曾在这里弘扬佛法、翻译佛经。凉州本土也造就了许多佛教高僧,如竺佛念、释智严、释宝云等,他们东来西去,

  • 标签: 中国佛教 凉州 高僧 魏晋时期 中西交通 丝绸之路
  • 简介:陶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东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通过世世代代的劳动,不仅发明了陶器,同时也创作出一些优美的陶塑艺术作品.据考古资料介绍,在距今大约8000多年以前的后李文化遗址中就有许多陶塑艺术品的发现,这些陶塑艺术品不仅形体较小,且造型简单,制作粗糙,有的仅具轮廓,表现出滥殇时期的一些特点.

  • 标签: 陶塑艺术 山东 史前时期 题材 艺术风格
  • 简介:1980年9月18日,呼和浩特市士默特左旗讨合气村,出土了一批北魏时期的文物,其中金器十件:1神兽纹带饰,二件。平面呈马蹄形而较长,一件圆头在右,方底在左,主体纹饰作凸纹神兽,面向右方;另一件方向与此相反,纹饰相同,雕刻都比较精细。以前一件为例,神兽头作猫头或豹头形,眉额凸起,双目凹入;宽鼻,鼻尖已被压扁,原形略似

  • 标签: 北魏时期 神兽 带饰 凸纹 土默特左旗 压扁
  • 简介:2017年6月1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文博出版与新时期使命’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河南博物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中原文物》编辑部、《洛阳考古》编辑部承办,共有来自全国近40家博物馆、考古所、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博出版单位的80余名代表出席。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协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研讨会 出版社 新时期
  • 简介: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西晋末年相继出现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建兴之乱”。河西地区地处西北边陲,远离中原,受战争影响小,局势稳定,经济相对而言比较发达。因此,关西一带华族避难于河西,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风俗,与西域以及当地的文化、风俗相结合,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

  • 标签: 魏晋时期 墓葬 武威市 中原地区 文化交融 河西地区
  • 简介:晚清时期,新疆地区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急速动荡时期。由于沙俄帝国和阿古柏匪徒侵入天山南北,战争连年不断,使新疆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随之出现了严重的钱荒。新疆地方政府遂创办官钱局,发行纸币,此后一发而不可遏止,其发行机构越来越多,数量自然也越来越大。可是,在众多货币图录中却很少见有收录,新疆纸币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为使钱币爱好者了解这一时期新疆纸币之真面目,本文以笔者所见纸币实物(彩页3)为依据,作一初步研究并予简略介绍。错误难免,敬请业界同行指正。

  • 标签: 新疆地区 晚清时期 纸币 发行机构 社会变革 沙俄帝国
  • 简介:介绍几种民国时期山东发行的地方纸币。一.山东平市官钱总局伍拾枚铜元票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辅币缺乏,影响市场经济运行,山东省府决定在济南设立山东平市官钱总局,资本20万元。分别发行民国二十二年1角、2角和二十五年10、20、50及100枚4种铜元票。其中的伍拾枚票,正面淡黄底色上浅咖啡图案,规格113×61mm。主图火车,上弧列“山东平市官钱总局”8字,底缘两行:

  • 标签: 民国时期 山东省 纸币 市场经济运行 东平 发行
  • 简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应对战时财政危机,达成“节约救国”和“节约建国”的诉求,国民政府在全国推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节约运动。1938年10月,国民政府公布了经国民参政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节约运动计划大纲》,提出以节约运动增强抗战力量,并为现代国家构建积蓄资本。战时节约运动以节约建国储蓄运动为中心,依托“四行二局”和各级储蓄机构以及党政军系统,国民政府在运动中建立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都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的节约储蓄网,向民间社会和海外广泛吸纳资金。作为一场全民动员运动,节约运动得到社会民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并取得不小的经济成效。但由于国民政府难以控制国统区的物价膨胀,加之推行方式的不当,使节约运动未能发挥出应有的能量。

  • 标签: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节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