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睑轮匝折叠手术与眼睑皮肤轮匝切除对于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科门诊处理的58例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29例所选式为眼睑轮匝折叠,B组29例所选式为眼睑皮肤轮匝切除,对比总有效率、围期指标、并发症率、治疗满意度评分、疾病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围期指标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较B组降低,A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较B组降低,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患者实行眼睑轮匝折叠治疗的效果更佳,可以优化围期指标,减少疾病并发症与复发情况,且能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眼睑轮匝肌折叠术 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老年性下睑内翻和倒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隔后壁-上复合体折叠法矫正轻度上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轻度上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者应用眶隔后壁-上复合体折叠法进行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评估双眼对称性,包括优、良好、差;术后12个月评价上下垂矫正效果,包括矫正良好、基本矫正、矫正欠佳、矫正过度。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男36例,女49例,年龄(25.0±4.1)岁,其中双侧62例,单侧23例。获随访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无血肿、感染、暴露性角膜炎、穹隆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85例中双眼对称性达优者63例,良好17例,差5例,优良率为94.1%(80/85)。上下垂矫正良好72例,基本矫正9例,矫正欠佳4例,手术有效率为95.3%(81/85)。结论应用眶隔后壁-上复合体折叠法矫正轻度上下垂,操作简单、易掌握,损伤较小,安全而有效。

  • 标签: 眼睑下垂 上睑提肌 眶隔 折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上缩短治疗轻、中度上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收治34例(66眼)轻、中度先天性上下垂患者,其中男2例,女32例,年龄(26.6±7.6)岁,轻度49眼,中度17眼。均行埋没导引法改良式上缩短治疗,中通过引导缝线走行于上-米勒氏复合体深面,将复合体前徙缝合固定于板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上缘遮盖角膜上缘的距离,方差分析法分析上下垂矫正效果。结果本组34例(66眼),术前、术后3、6、12个月上缘遮盖角膜距离分别为(3.84±0.79) mm、(1.64±0.13) mm、(1.67±0.14) mm、(1.68±0.14) mm。术后测量值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各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感染、倒睫、上迟滞、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结膜脱垂等其他上下垂手术的并发症。1例出现重缝线脱落,予以修复,余33例患者上缘高度矫正满意,形态良好,双眼对称性可,其中2例(4眼)上缘高度出现轻微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改良式上缩短矫治轻、中度上下垂,操作简单,可形成稳定粘连,术后远期眼睑功能、形态良好。

  • 标签: 上睑下垂 美容 眼睑 重睑术 腱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后脂肪(ROOF)的处理在上臃肿重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76例(年龄18~58岁,平均26岁)上臃肿单女性患者进行PARK法重中先由外向内、内窄外宽呈椭圆形剪除部分ROOF脂肪,再适度去除部分外侧的眶隔内脂肪;若有肥厚的眼轮匝板前脂肪影响重形成时,可适当去除。结果术后随访7 d至24个月,5例泪腺脱垂者泪腺复位较好无复发,4例上下垂矫正后角膜暴露率正常,外形自然;除2例重变浅外,74例患者上臃肿均明显改善,恢复期均较短,重外形美观、弧度流畅,瘢痕轻微,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上臃肿患者导致上臃肿的原因综合处理,依次适度去除各处眶脂肪与肥厚的眼轮匝,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眼睑 上睑臃肿 眼轮匝肌后脂肪 重睑术 PARK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眼轮匝-上双重缝合在重成形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0四医院整形外科对90例患者(女79例,男11例;年龄18~49岁)采用联合眼轮匝-上双重缝合固定法,适度去除部分肥厚眶隔脂肪,行单成形,术后评估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肿胀,瘀血。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受者上臃肿均有明显改善,闭眼时上皮肤平整、睁眼时睫毛上翘、弧度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眼轮匝-上固定法切除部分眶脂肪,既可改善上臃肿形态,又可形成持久而稳定的生理性重

  • 标签: 肿泡眼 联合肌 眶脂肪 双重固定 重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眼轮匝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与眼睑皮肤轮匝切除用于治疗老年性内翻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性内翻患者,随机均分,各32例,A组运用眼睑皮肤轮匝切除,B组运用眼轮匝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比A组高(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内翻患者的过程中,运用眼轮匝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 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老年性睑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轮匝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治疗老年性内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老年性内翻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3月-2021年9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轮匝切除治疗,试验组41例,行折叠缩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瘢痕外观、外形美观、双眼对称、术后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性内翻患者眼轮匝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 眼袋切除术 老年性睑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矫正重度上下垂中上复合体的缩短方式,寻找一种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将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10~73岁,平均34.4岁)重度上下垂患者40只患眼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眼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复合体无张力缩短矫正,对照组20眼用联合筋膜鞘悬吊+上复合体缩短矫正,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矫正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第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两种方法在术后各时间段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1周时较对照组减少。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上复合体无张力缩短治疗重度上下垂早期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但需改良式以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联合筋膜鞘 上睑提肌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常规上松弛整形中出现眼裂宽度减小是较为少见的现象。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例上皮肤松弛的患者中出现上一过性肌无力。患者女,45岁,在上松弛整形中注射局部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1/10万肾上腺素)后15 min,右眼裂宽度减小,患者自诉右眼睁眼无力,遂暂停手术,静待15 min,见右眼裂宽度较前增大,患者诉睁眼较前有力。考虑为局部麻醉药物致使上一过性肌无力,遂按术前设计方案继续进行手术。毕患者坐位时双侧眼裂宽度基本一致。术后1周复诊,双眼形态良好。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眼睑下垂 局部麻醉 利多卡因 上睑提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板固定法切开重成形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对要求行重成形或重术后修复的美容就医者798例(男23例,女775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用切开入路眼轮匝-板固定法进行手术。中适量去除皮肤、眼轮匝、眶隔脂肪后暴露板上缘,通过双侧对称眼轮匝-板固定实现重成形,切口闭合用皮肤-皮下组织-板前筋膜的间断缝合,预防瘢痕粘连。结果798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46个月,所有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重消失、线结外露、瘢痕增生或凹陷等问题。通过术后自评,766例(95.99%)美容就医者对手术效果满意。22例双侧重形态不对称及10例近内眦处重形成不良者进行了局部调整,修复效果良好。结论板前眼轮匝-板固定法重成形操作简易,术后并发症轻微,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重形态。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睑板固定 手术改良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眶筋膜提紧联合眼轮匝悬吊行袋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于笔者医院行袋整形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仅采用眼轮匝悬吊袋治疗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眶筋膜提紧联合眼轮匝悬吊袋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总有效率、眼部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袋程度、下皮肤皱纹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眶肌筋膜 眼轮匝肌 睑袋整形术 疗效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改良重成形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用改良板-眼轮匝-眶隔(TMS)缝合重成形治疗患者193例,男14例、女179例,年龄18~45岁(22.3±4.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重皱褶形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93例患者中173例患者术后重线流畅、自然,持久度好,瘢痕浅,医患双方均满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线变浅或消失,7例患者术后出现双眼重不对称,予再次手术调整后皱褶对称自然,医患双方满意。结论TMS缝合既建立了稳固粘连,又有效传递了上作用力;术后患者重线流畅自然、稳定,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改良重成形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皱褶 眶隔 睑板 眼轮匝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额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2只眼重度上下垂患者行额筋膜瓣悬吊,术后随访半年到6年。结果治愈35只眼,治愈率为67%;好转17只眼,好转率为3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额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下垂,简单、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矫治重度上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法切口,于上直提上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板上缘使上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瓣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能有效地提高上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力极弱的重度上下垂的矫治。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瓣 check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匝提肌腱膜固定法成形用于伴轻度上下垂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的25例轻度上下垂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着组(12例,24眼)和研究组(13例,2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上提肌腱膜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轮匝提肌腱膜固定法成形,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匝提肌腱膜固定法成形用于伴轻度上下垂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值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 轻度上睑下垂重睑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