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实用而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具有多条折返径路的心动过速病例的电生理检查结果,总结了其消融操作流程.结果12例中,同时具有3条房室旁道者1例,2条房室旁道者7例,1条房室旁道伴房室多径路者2例,房室三径路者2例.共计消融慢径2条、旁道19条(包括左侧旁道7条、右侧旁道12条,其中显性旁道10条、隐匿旁道9条).结论消融前后详细、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可提高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的检出率.

  • 标签: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多折返径路心动过速 治疗
  • 简介:患者女性,44岁。因咳嗽1周,心累、气促2天,加重6h入院。查体:体温36.9℃,心率16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查心脏彩色超声示:左房增大,二尖瓣轻度返流。查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635Iu/L,肌酸激酶同工酶67Iu/L,α-羟酸脱氢酶296Iu/L,乳酸脱氢酶394Iu/L,肌钙蛋白定性阴性。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宽QRS心动过速。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V1~V3为1/2mV)。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宽QRS心动过速 磷酸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形性室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一般为恶性,常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可伴有意识丧失或转化为心室颤动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发作前后心电图特点,可分为长QT依赖的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和非长QT依赖的多形性室心动过速,两者在病因、电生理机制、发作前后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是临床需要鉴别的重要问题。该文总结两者的特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更准确地诊断和干预。

  • 标签: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QTc间期延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动过速,是指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又分为快而规则,以及快而不规则两种,前者往往是心动过速,后者常见于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剧烈运动、饮酒及情绪激动时心律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这是人体对机体未能活动的一种调节和代偿,是正常现象。相对比较常见的病理性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甲状腺 检查 窦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心动过速积分应用于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均接受室心动过速积分法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室心动过速患者室心动过速积分评价结果。结果:82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中,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室心动过速积分多集中在0分,室心动过速患者室心动过速积分多集中在2分及以上(P

  • 标签: 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积分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间隙逆传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术。方法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其中A型预激1例,B型预激1例,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结果左前游离壁2例,左侧壁1例(A型预激),左后壁旁道2例,右侧三尖瓣环10点处1例(B型预激)。所有旁道具有1:1室房传导功能,6例患者均有间隙旁道逆传阻滞,均呈2:1室房逆传阻滞。在右室起搏下或窦性心律下标测靶点,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不论隐匿或显性房室旁道均可发生间隙室房逆传阻滞,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阻滞现象,以免漏诊。

  • 标签: 逆传阻滞 房室旁道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 简介:例1患者男,48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10年,多次治疗,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均可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2000年7月1日因心动过速发作来院记录心电图,P波频率36次/min,与QRS波无关,心室率111次/min,节律规则匀齐,宽QBS波,时限0.14s,呈RBBB型,电轴左偏-80°,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 标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律失常 病例 右束支阻滞 电轴左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50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共有60例观察对象在诱发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实施后,因逆转P’波和前面的QRS波的前、中、后段均存在重叠,因而P’波的起始端不十分清晰,所以,可以判断其属于慢-快型的房室折返心动过速。不同类型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的应用解析
  • 简介:用食管心房调节(TEAP)技术,对21例阵发性折返室上性心动过速(PSVRT)患者,行超短阵猝发刺激(TP),结果显示:10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NRT)及8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一次终止成功,而3例冠心病(CHD)中1例房内折返心动过速(IART)易终止,另两例调搏中出现房颤,则不易终止。结论认为:TEAP终止PSVRT安全,简便,作用准确迅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

  • 标签: 食管心房调搏 阵发性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终止
  • 简介:3月12日是SuperJunior三辑的开始,一切如未知数般续写他们的偶像生活,在节目里捕捉他们的欢笑和泪水,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样的故事,也许很多次,在不经意中,他们一句话一个动作立刻让你心动过速。——其实,这就是他们的与众不同。

  • 标签: 演员 明星 艺术工作者 表演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支心动过速(FVT)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23例分支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分支心动过速患者的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发作时,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且伴有电轴偏移,电轴右偏9例,电轴左偏14例。当心动过速终止后,下壁和前壁导联呈ST段压低,T波倒置图形,易误诊为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结论分支心动过速(FVT)起病急骤,需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

  • 标签: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诊治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