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再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近年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在积极探索,然而从再就业主体行为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国内少有人涉足。山东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鹿立副研究员的专著《谁扛再就业大旗———再就业主体行为研究》的出版,为国内再就业问题研究,拓出新的视角和思考。由济南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此书,通篇都体现出一位学者对中国再就业问题的忧思,对中国再就业主体发育缓慢的焦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如何尽快进入科学、合理、高效运作的企盼。主体的视角,中国改革战略推进的视角,以及全球劳动力市场化发展的视角,使该书通篇充溢现代意识。该书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1-提出并论证“再就业主体”这一全新的概念。忽视“主体”

  • 标签: 再就业行为 主体行为 中国劳动力市场 劳动制度改革 企业主体 再就业问题
  • 简介:从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的向效益倾斜,保护竞争,鼓励强者的制度性特点,所以劳动力在竞争中都是既有机遇又有风险,建立社会再就业的保险体系,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当前和今后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再就业工程 劳动力 就业机会 培训制度 下岗
  • 简介: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是当今社会众多人士担心、关心、操心的一个难点、热点问题,亦是构成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需要正确审视和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这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基本国情的明显表现。然而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以"低工资,广就业"的方针将职工的"生老病死"统统包揽下来。新中国诞生后的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特别是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这套办法不进行改革,再也难以维系下去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大浪淘沙的竞争趋势,迫使国有企业必须进行经营机制的变革与转换,诸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改一加强",

  • 标签: 再就业工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践证明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简介:<正>在市场经济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产业不断调整、“强强联合”骤然兴起条件下,各国失业和再就业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面对这种严峻态势,不少国家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途径与办法。美国式提高型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电脑普及引起了千行百业的巨变,工作效率空前提高,所需人员大

  • 标签: 兴起条件 小企业 工作效率 灵活就业方式 电子时代 社会现象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附属物出现,再就业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我国再就业市场提出的几点思考:1.转变再就业观念;2.广泛建立再就业市场;3.建立再就业指导及咨询制度;4.正确运用失业救济金;5.建立再就业培训制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失业 再就业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市场经济这个无形的手的操作下.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国有企业被迫下马,导致大量失业人员.作为下岗员工,应下岗不下志,努力创造机会再就业。除了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同情、关。c、爱护外,下岗职工也应纠正在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误区。一、不一定菜洗掉@松岗位一些人原来的工作岗位较轻松且收入屯高。现在下岗了无论如何屯不愿到工作条件差的岗位,宁愿在家待业也不干。在就业过程中,考虑收入无可非议,但必须从整个社会经济收入的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职业。二、不一定吴莅择符合自己志远的岗位。有些人选择再就业不考虑自己的能力,而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

  • 标签: 就业误区 下岗职工 国有企业 就业过程 观念更新 基本生活保障
  • 简介:近年来,衢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推行“三心”服务,使服务窗口真正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衢州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出了贡献。该局曾被评为“全省劳动保障系统2004—2005年度优质服务窗口”,2010年又荣获了“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08—2010年度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 标签: 就业再就业工作 服务窗口 2010年 台阶 劳动保障系统 社会保障系统
  • 简介: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国有企业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进行了激进的劳动制度改革,造成数千万城镇职工下岗。另外,提前退休和“买断工龄”等,也是一些下岗形式。这些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成为持续的失业者,

  • 标签: 城市贫困 再就业 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中国经济改革 劳动制度改革 “买断工龄”
  • 简介:据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消息,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2%、110%。2005年我国将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全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

  • 标签: 就业目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4050”人员 下岗失业人员 2004年 2005年
  • 简介:现实劳动力资源质量和类型与我国促进就业再就业目标间存在矛盾.文章阐述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完善失业人员的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估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以及加速全国性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能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基本策略。

  • 标签: 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就业 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供求
  • 简介:十年来,中国政府在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推动就业领域性别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女性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成为维护妇女劳动权利、促进妇女就业的有效方法.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广大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实现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

  • 标签: 积极的就业政策 妇女 就业 再就业
  • 简介:中宣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宣传提纲》中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各项改革措施中,减员增效是关健,有效地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问题,将会为国有企业顺利实现改革目标提供有利的环境。"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我们针对下岗再就业工作,提出三条对策:1.把"主体"做强。矿山基建单位虽不象矿山生产单位那样存在着"矿产资源枯竭"问题,但作为辅助单位,也要受到主体生产单位因"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基建项目日益减少进而工程量骤减的生存考验。基建单位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象生产单位那样受资源条件限制削减主体,而是恰恰相反,要不断拓宽生存空

  • 标签: 再就业工作 生产单位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对策 社会保障 攻坚阶段
  • 简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暇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继续把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抓出成效。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就

  • 标签: 再就业工作 就业岗位 政府职能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
  • 简介:在今年9月12日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做了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务必抓紧抓实抓好。

  • 标签: 再就业档案工作 再就业工作 下岗职工档案 档案收集 档案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