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用rhTPO治疗,对照组用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93.3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基本相同,但是rhTPO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综合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大剂量地塞米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硬化患者常出现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尤为常见.此类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常归咎于血小板在肿大的脾脏中淤积和破坏,即脾功能亢进.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 TP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小板输注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为我院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住院患者,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两组,A组为20×109/L<PLT<50×109/L,B组为PLT<20×109/L。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血小板输注治疗。在输注前及输注后24小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值和血小板回收率,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CCI和PPR明显增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结合病情和血小板计数做出正确决定。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疗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8例应用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患者按病因分为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并按照输注次数分为一次输注组、反复输注组合频繁输注组。采用CCI值和PPR值对输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非血液病患者对于治疗后效果的评价结果更优,且输注次数过多会使得输注效果下降。结论在血小板输注治疗中要尽可能的减少输注次数,结合患者的发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输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效果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以保证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和献血者的自身健康。方法分别检测观察组(连续固定采集血小板时间大于1年,每次间隔15~20d)与对照组(首次采集血小板或距上次采集时间超过1年)采血前后的血常规、TEG常规指标(R值、K值、α角、MA值)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采血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MPV、PDW均增大(P〈0.05),而PLT及TEG各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PDW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对照组采血后较采血前K值、MPV增大(P〈0.05),α角、MA值、PLT减小(P〈0.05)。结论频采献血者MPV、PDW均增大,但其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仍在正常范围,即频采不会损害献血者的健康及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可以保证血小板输注疗效,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

  • 标签: 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血常规
  • 简介:摘要在抗血小板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能够为治疗的开展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立足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西门子PFA-200的应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历史研究经验、临床研究结果两个方面,论述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功能检测 抗血小板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1例患者进行血细胞分离术,在分离过程中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并在术后比较血小板水平的变化。结果分离术后血小板数值明显下降,而护士对于血细胞分离的熟练操作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及时发现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分离术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应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分析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五组(ITP组、AA组、MDS组、血液肿瘤组、肝病组)及对照组(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对PAIgG、PAIgA、PAIgM三项进行测定。结果:ITP组PAIg阳性24(例)80.00%、AA组8(例)66.67%、MDS组3(例)60.00%、血液肿瘤组9(例)40.91%、肝病组5(例)45.45%,五组PAI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TP组PAIgG阳性19(例)63.33%、AA组6(例)50.00%、MDS组1(例)20.00%、血液肿瘤组6(例)27.27%、肝病组4(例)36.36%,单独检测PAIgG阳性率比联合PAIg三项检测低。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院内血小板输注患者90例观察,依据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随机血小板输注,观察组预先血小板抗体检测,观察输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注后1h与输注后24h的CC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4%。结论:对患者预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有助于提升血小板输注效果。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输注效果 影响
  • 简介:目的摇评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其DFS的关系.方法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28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作为截断值,按逸截断值和〈截断值分为高、低比值组.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前外周血NLR和PLR水平与其DFS的关系.结果摇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NLR值和PLR值分别为1.8和130.0,以之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NLR(逸1.8)组180例和低NLR(〈1.8)组103例,以及高PLR(≥130.0)组130例和低PLR(〈130.0)组153例.中位随访30个月(5-46个月),高N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NLR组短(27.0个月比34.0个月,Log-rank检验X^2=26.25,P〈0.001);高PLR组患者中位DFS较低PLR组短(27.5个月比32.0个月,Log-rank检验:X^2=28.32,P〈0.001).在NAC后未达到pCR的239例患者中,高NLR组患者(n=161)DFS较低NLR组(n=78)差(HR=2.84,95%CI=1.43-4.45,P=0.002),高PLR组患者(n=118)DFS也较低PLR组(n=121)差(HR=2.62,95%CI=1.51-4.6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有生育史(HR=3.90,95%CI=1.28-11.87,P=0.016)和高PLR(HR=1.01,95%CI=1.00-1.02,P=0.004)是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DFS的不良预后因素,而高NLR不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摇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高水平NLR和PLR预示其预后较差,PLR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计数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同时应用JT-IR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法;结果仪器法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t=3.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计数是临床上诊断ITP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指标,同时还是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准确地计数血小板非常重要。在临床上,建议ITP患者采用显微镜手工法计数血小板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 显微镜法
  • 简介:建立一支志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除了加大无偿捐献机采宣传和招募力度外,捐献者在初次捐献血小板时的经历和感受对他们以后是否能够成为固定无偿捐献机采献血者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445名无偿捐献机采者进行随机调查,并追踪再次捐献血小板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无偿捐献 初次 机采献血者 随机调查 捐献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采用两种血小板保存箱保存的效果。方法择取12袋PRP进行研究,每袋再均分为2袋,分别放入PF48h型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XHZ-IB型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进行保存,保存时间为5天,对两组的各项保存指标进行每日检测分析。结果两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乳酸、pH值、乳酸脱氢酶三项血小板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的低渗休克反应回复率、血小板聚集率、CD62p表达率三项指标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两种保存箱保存效果的对比,证明XHZ-IB型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对PRP进行保存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血小板 保存箱 保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