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COPD患者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药学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02月~2014年09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76例COP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他们划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05%),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对COPD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效果,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COPD诊治方法。

  • 标签: COPD &beta 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6月-2022年11月时间段内诊治的COPD患者,共入选病例数70例,随机分2组安排不同用药方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β2受体激动+抗胆碱能药物雾化治疗,对药物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临床接受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β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COPD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频显示终端干眼(VDT)应用嘌呤受体族中的P2Y2受体激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与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的视频显示终端干眼连续病例60例,年龄(26.05±1.97)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予嘌呤受体族中的P2Y2受体激动滴眼,对照组30例未予干预。随访4周进行两组效果对比。结果随访4周,研究组的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结膜染色评分和泪河高度显著改善,而且优于对照组(均P<0.001);泪液分泌试验及结膜充血评分无明显改善(t=-1.757,1.157;P=0.084,0.2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1.856;P=0.145,0.068);结膜印迹细胞学与基线相比未见明显改变。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视频显示终端年轻干眼患者使用P2Y2受体激动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干眼 视频显示终端 P2Y2受体激动剂 效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哮喘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均匀分组方法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和患者PEFR增加情况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患者肺部功能,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长效&beta 2受体激动剂 吸入治疗 哮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硫酸盐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化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硫酸盐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及PEF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EF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患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beta 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COPD
  • 简介:摘要GLP-1受体激动(GLP-1 RAs)作为一种新兴降糖药物与肿瘤的相关性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在前期的细胞研究以及动物实验中,可以发现GLP-1 RAs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既有起到保护作用的一面,也有可能增加肿瘤发生发展风险的一面。同样,在人体中GLP-1及GLP-1 RAs和肿瘤(整体情况及具体肿瘤)的关系仍未明确,但是近期的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均没有显示GLP-1 RAs和整体肿瘤发病的相关性。在具体癌症方面,早期有部分报告认为GLP-1 RAs与胰腺癌及甲状腺癌风险增加相关,但是近期荟萃分析及临床试验均不支持此观点,一篇近期的胆管癌队列研究认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GLP-1 RAs可能与患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中肿瘤风险的增加相关,此外LEADER研究显示在利拉鲁肽的使用人群中患前列腺癌者较少。

  • 标签: 糖尿病,2型 GLP-1受体激动剂 肿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6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次数、治疗期间的急性加重次数、血气改善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PaCO2、PaO2、FEV1/FVC、FEV1等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住院次数超过两次的发生率以及急性加重次数超过两次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吸入糖皮质激素 &beta 2受体激动剂 稳定期COPD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 标签: GS-9620 TLR7激动剂 HBV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GLP-1受体激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进行了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单用二甲双胍超过一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达标,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为20例,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加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时间为16周,对空腹血糖、餐后的两个小时的血糖、体重指数、体重、腰围变化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均能使血糖达标,但利拉鲁肽组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均下降。结论通过给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不仅良好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可改善患者BMI、降低体重、缩小腰围。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治疗 2型糖尿病 肥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使用异丙托溴铵结合β2受体激动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儿童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为β2受体激动组、异丙托溴铵组和联合组,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时基础上,29例β2受体激动组患者单用β2受体激动雾化吸入、30例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33例联合用异丙托溴铵结合β2受体激动雾化吸入,比较这三组的哮喘患儿事物哮喘空置率。结果联合组控制率高于β2受体激动组、异丙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异丙托溴铵结合β2受体激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药效协同,疗效显著,该做法值得临床推广1。

  • 标签: 儿童哮喘 异丙托溴铵 &beta 2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间,从来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试验目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安全性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分析临床病情的改善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 慢阻肺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96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β2 受体激动 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特布他林 联合抗胆碱药 ,分析治疗后的成效。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5.8% ( 46/48 ) ,对照组为 89.6% ( 43/4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我们对比了 PEF 、 FEV 1 和 FEV 1 /FVC 的结果,其中,均以观察组更高。此外,在 PaCO 2 的对比中,其改善水平也以观察组更优。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效果显著,有利于肺部功能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予以肯定,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分析临床病情的改善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 慢阻肺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96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β2 受体激动 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特布他林 联合抗胆碱药 ,分析治疗后的成效。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5.8% ( 46/48 ) ,对照组为 89.6% ( 43/4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我们对比了 PEF 、 FEV 1 和 FEV 1 /FVC 的结果,其中,均以观察组更高。此外,在 PaCO 2 的对比中,其改善水平也以观察组更优。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支气管舒张 β2 受体激动 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慢阻肺 效果显著,有利于肺部功能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予以肯定,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11C-Raclopride PET/CT及rs-fMRI,探讨静息状态下首发抑郁症患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non-displaceable binding potential,BPND)改变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3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数与其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名(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入组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入组后均在静息状态下接受脑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PET/CT和rs-fMRI检查。采用MIAKAT软件及DPARSF软件分别分析受试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PND及纹状体与全脑FC,应用SPSS 20.0软件及Rest 1.8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抑郁症患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PND及纹状体与全脑FC改变,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种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右两侧纹状体(尾状核及壳核)D2受体BPND均减低(左侧尾状核:1.16±0.37,1.48±0.39;右侧尾状核:1.21±0.31,1.62±0.48;左侧壳核:1.73±0.47,2.21±0.66;右侧壳核:1.79±0.46,2.17±0.65;t=-3.66,-4.42,-3.68,-2.91,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4.38±1.31,2.35±0.48)、左侧额中回(3.36±1.11,1.64±0.56)及左侧额上回(3.14±0.78,1.64±0.53)FC均增高(t=9.16,8.74,9.95,均P<0.05);抑郁症组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4.10±1.42,2.42±0.64,t=6.82,P<0.05),左侧壳核与左侧前扣带回FC减低(1.60±0.55,2.68±0.84,t=-6.76,P<0.05);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4.32±1.30,2.33±0.63,t=8.51,P<0.05),右侧尾状核与右侧杏仁核FC减低(1.67±0.57,3.46±0.64,t=-8.27,P<0.05);抑郁症组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3.77±1.25,2.31±0.63,t=6.49,P<0.05)。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BPND同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66,P<0.001);抑郁症组左侧壳核BPND同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50,P=0.001);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BPND同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67,P<0.001);抑郁症组右侧壳核BPND同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47,P=0.003)。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r=0.55,0.68,均P<0.001);抑郁症组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同认知障碍、迟缓呈正相关(r=0.37,0.40,P=0.021,0.01);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r=0.52,0.67,均P<0.001);抑郁症组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同认知障碍呈正相关(r=0.50,P=0.002)。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异常与其多巴胺奖赏环路相关脑区神经元活动协同性异常存在相关性,且与抑郁症临床症状相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抑郁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计算断层扫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寻找新的方法防治DK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有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GLP-1RAs)具有不依赖于血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预防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本文就GLP-1RAs的肾脏保护机制及临床证据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化学预防 肾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β2受体激动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两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吸入糖皮质激素 茶碱 &beta 2受体激动剂 哮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参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d、30d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_2-受体激动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 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