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850主副石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施工过程中将揭露煤5顶板含水,该含水富水中等,但局部富水性较强,区域该含水水位-260.83,水位较高,工作面预计5煤顶板至A层铝土岩底板砂岩裂隙含水最大水压4.95MPa,施工过程可能出现重大水害事故。通过超前分析,运用物探、钻探等手段综合探查,保证了工作面得安全生产。

  • 标签: 含水层 物探 钻探 安全生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河边煤矿采掘对含水的破坏,提出了含水结构、水位,含水水质的防治措施及含水监测。

  • 标签: 含水层 结构 水位 监测
  • 简介:摘要:泵站工程一般地质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承压水丰富,而承压水是泵站基坑工程主要风险源之一,基坑施工常因隔水层厚度不足或者承压水头过高而导致基坑发生突涌水,因而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是泵站顺利施工的关键。以池州市某泵站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在分析场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EFLOW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优化了基坑降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在抽水11d后,基坑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水位,可满足施工要求。

  • 标签: 泵站 承压含水层 基坑降水 数值模拟
  • 简介:石垭口煤矿回风立井在凿井至450m深时遇含水,水量达32m3/h,为保证工程进度、顺利通过本含水,石垭口煤矿筹建指挥部通过分析研究,制定了过含水的防治水方案,通过实施并取得了成功,达到安全、顺利、高效过含水的预期目标。

  • 标签: 风井 防治水 方案
  • 简介:摘要目前陕西中部彬长矿区煤矿回采,主要受洛河组含水影响,该地区煤矿开采较深,最深可达1100米,洛河组含水属于白垩系,在陕西中部地区具有厚度大、富水性强、水压高、距离煤层近、不具有可疏放性等特点,因此洛河组含水成为该地区煤矿水害防治的重点对象。对此,以彬长矿区为主受洛河组含水影响的矿井重点采取探查、提前疏放“削峰”、控制采高等措施进行,现针对洛河组含水防治工作,逐步完善摸索,提出“探查-疏放-评价-监测-预警”防治体系。对于受洛河组含水水害威胁较重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洛河组含水层 探查 疏放 防治水体系 彬长矿区
  • 简介:潘集矿区1988-1989年施工新生界下部含水的水文地质验证孔,对其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淮南潘集地区的土壤、农田、水利及农作物特点与河南的试验成果类比,同时对其盐,碱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并与有关国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初步分析成果及进一步试验研究工作的设想。

  • 标签: 环境影响 总盐量 盐度 碱度 水质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取水文地质参数一般要求地下水处于稳定流动状态,由于受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地下水很难保持稳定状态,所以采用传统的方法所预测的水文地质参数精确度并不高。而水文地质勘测中的水位恢复阶段,由于没有人力和机械因素干扰 ,其测量数据可以画出平滑的曲线 ,更适用于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因此,本文基于水位恢复原理,利用 Aquifertest软件中的 Theis Recovery对水位恢复数据进行拟合,充分利用停抽后短时间内的恢复水位数据,求出了含水各种参数,对含水的贮水性能及释水性能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水位恢复 水文地质参数 渗透系数 储水系数
  • 简介:据地下水调蓄基本条件,结合干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提出干旱地区在山区及前山地带人工影响天气增加水资源、山前洪积扇地带人工修筑引渗工程促进含水补给、平原区进行人工开发利用的含水调蓄-补给-开发模式.与现实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极相似,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损耗,利于水土保持,对恢复地质环境具极好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干旱区 含水层 人工调蓄 蓄水坑 水资源
  • 简介:为了给五沟煤矿第四含水下正常开采及提高回采上限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根据伸直法原理,在建立参数模型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判别出1016-1孔第四含水抽水试验Q-S曲线类型,建立了抛物线方程,换算出井径为91mm、10m降深时的q值,精准地评价了第四含水富水性,消除了野外施工中机械设备、降深等一些因素对抽水试验获取参数的影响。

  • 标签: 煤矿 富水性 Q-S曲线 五沟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煤矿开采中对含水的破坏进行分析,从含水的结构和水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经验公式对煤矿开采对含水的破坏的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 标签: 含水层 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摘要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一旦发生透水事故,淹没矿井和采区,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乃至人员伤亡,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规定“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凡残采、复采矿井进行巷道掘进前。必须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体)富水性等情况,弄清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必须准确的划分出含水,并弄清含水之间的补给关系,这是水文地质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通过测井方法,特别是盐化测井,可较简单而准确地划分出含水层位,进而直观地揭示含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对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应用有很大意义。本文以井液电阻率法的逆扩散法为例,简单介绍了逆扩散法的施工过程和判断含水的方法,得出了在识别小流量微咸和咸含水时,逆扩散法需要的时间更短效果更好;并且常规盐化测井的工作与解释原理均可应用在逆扩扩散法盐化测井上。

  • 标签: 井液电阻率 淡化井液 含水层 盐化测井 水文测井
  • 简介:防污性能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为加强对承压含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本文分别对北京市平原区3个承压含水组的固有防污性能进行评价。选取隔水层的岩性、厚度、连续性,含水的岩性、分层状况和相邻含水的水头差等要素,构建承压含水组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评价指标评分加权计算的方法,开展分层评价,最终将防污性能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由第一承压水层向深层,防污性能逐渐增强;每个层组的防污性能均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性,整体来看,平谷区防污性能差,大兴区和通州区防污性能好。

  • 标签: 防污性能 承压含水层组 分层评价 北京平原区
  • 简介:摘要:袁店二井煤矿72310工作面原回采上限标高-304m,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补勘,查清了该区域的“四含”富水性及及厚度,确定开采时按防砂煤柱留设,防砂煤(岩)柱垂高为38m,72煤层开采上限标高为-265m,提高34m,解放煤炭资源17万t。

  • 标签: 松散含水层 防砂煤柱 综采
  • 简介:摘要:袁店二井煤矿72310工作面原回采上限标高-304m,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补勘,查清了该区域的“四含”富水性及及厚度,确定开采时按防砂煤柱留设,防砂煤(岩)柱垂高为38m,72310工作面留设防砂煤柱开采,于2020年12月5日开始回采,2021年8月22日回采结束,实际共采出煤量54.96万t。

  • 标签: 松散含水层 防砂煤柱 试采
  • 简介:摘要:袁店二井煤矿1032工作面原回采上限标高-311m,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补勘,查清了该区域的“四含”富水性及及厚度,确定开采时按防砂煤柱留设,防砂煤(岩)柱垂高为57m,10煤层开采上限标高为-275m,提高36m,解放煤炭资源8万吨。

  • 标签: 松散含水层 防砂煤柱 综采
  • 简介:跨界含水及其蕴含的淡水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但规制其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国际法却发展相对滞后。为逐渐发展与编纂相关国际法,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2008年二读通过了《跨界含水法条款草案》,联合国大会随后通过决议注意到草案。当前,草案与国际地下水法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草案的最终形式,即以草案为基础制定一项公约或仅通过软法文件,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联合国大会和国际法委员会发展、编纂国际法的职责、各国的立场、已有国际法律和实践的欠缺及草案自身的缺陷等均要求草案采取软法文件这一最终形式。随着相关国际法律和实践的日臻完善,联合国大会可以考虑在完善草案的基础上制定一项框架公约。

  • 标签: 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 最终形式 国际地下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