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外剥内加痔动脉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外剥内加痔动脉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0.00%<97.1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狭窄、肛门水肿、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远高于观察组(22.86%>5.7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加痔动脉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上具有极好的临床表现,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改良外剥内扎 痔动脉缝合 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采取子宫横向环捆绑式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子宫横向环捆绑式,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纱布止血,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00、5.328、4.357、4.888,P

  • 标签: 子宫横向环扎捆绑式缝扎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式直肠粘膜吻合术(RPH)+外剥内术与外剥内术对混合痔的治疗,对比研究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而探究直肠粘膜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釆用直肠粘膜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B组(30例)则釆用外剥内术。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伤口水肿、尿潴留、感觉性肛门失禁、疼痛等。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直肠粘膜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在治疗混合痔上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感觉性失禁、创面水肿及尿潴留发生率低的优势。结论:通过对直肠粘膜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与外剥内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后并发症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术式治疗混合痔均能起到一次性治愈的效果,但直肠粘膜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RPH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8例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观察其临床病理表现,并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8例中有6例男患者,有2例女患者,年龄大小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岁,高分化癌有7例,低分化癌有1例,肿瘤细胞如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等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 标签: 粘液表皮样癌 耳鼻喉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PPH术中肛镜器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方法在透明肛镜器刻度标记“3”和“1-2”处各开一长方形小槽,长约3-4cm,宽约0.5-0.8cm。根据两侧坐骨棘间距及肛门凹陷程度,选用刻度标记“3”或“1-2”间小槽,从其槽内行粘膜下荷包缝合8-10针,置入PPH吻合器头端至荷包线上方,进行环切钉合一次完成。结果从其槽内粘膜下荷包缝合的方法,经临床20例应用观察分析,其优点为肛镜器刻度等距离粘膜下缝合,粘膜下压平整,不会凸起,便于操作,针距均等,荷包缝合线位于同一水平,切除粘膜完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的肛镜器,手术操作更趋简便,解决了从肛镜器对侧缝合,粘膜易凸起,不易操作,上下及水平间距不整齐的困难,有利于手术操作,吻合口整齐,吻合缘厚薄一致,吻合仓内切除粘膜组织完整。

  • 标签: PPH 肛镜缝扎器的改进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总结单纯动脉导管未闭非体外循环下术的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6月共收治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10±6.5个月(3个月-12岁),其中7例术前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A组行动脉导管结扎术,B组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两组均于术后8~14d(近期)及半年后(远期)复查心脏彩超,A组近期残余分流4例,半年后愈合1例,残余分流3例,均在1.5口以内,其中2例心脏大小基本正常,1例心脏稍大;B组近、远期复查均无1例残余分流,心脏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可减少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学
  • 简介:比弗利山庄;美国洛杉矶临湾地带最有名的富人,这里方圆十多公里的居住,是美国顶级知名人物居住的的平均价格在600万美元左右,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及包括私人飞机在内豪华、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世界闻名的景点之一。

  • 标签: 富人区 全球 聚焦 平均价格 知名人物 私人飞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骨折使用双钢缆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52例髌骨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双钢缆扎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AO钢丝张力带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100.0%,手术平均时间是(34.1±4.2)min、平均出血量是(69.5±9.3)mL和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9±2.8)w;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88.5%,手术时间平均(67.8±8.7)min、平均出血量(99.4±11.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7±3.1)w,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髌骨骨折使用双钢缆固定的效果十分突出,患者愈合快,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钢缆缝扎固定 髌骨骨折 AO钢丝张力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唇缺损的临床修复方式;方法采用Z交叉瓣+粘膜滑行瓣修复下唇缺损;结果下唇外形和功能得到较好的修复;结论下唇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缺损后采用Z交叉瓣+粘膜滑行瓣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下唇缺损 Z字交叉瓣 粘膜滑行瓣
  • 简介:文章设计了一种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小车前行的装置,采用齿轮来传递力矩进而带动驱动轮,采用空间机构RSSR实现转向轮的转向,推动小车运动。通过MATLAB对小车运动轨迹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小车按照8型路线绕过障碍物并呈现周期型运动。采用Pro/E建模,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为后续加工无碳小车样机提供依据。

  • 标签: 8字型无碳小车 Pro/E建模 机构分析 运动仿真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手法复位“8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观察其疗效,收集我院自1994年-2006年12月采用改良“8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8例,61例有完整资料,随访6-12个月,骨折的愈合结论,手法复位+横斜“8绷带联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锁骨骨折 改良&ldquo 8&rdquo 字绷带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8缝合术在会阴侧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阴道分娩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用深“8缝合法行会阴切口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分层法间断缝合会阴切口。两组所用缝线均为2-0可吸收肠线和7号丝线。结果两组在缝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8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产后健康的恢复、婴儿的哺乳以及性生活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深&ldquo 8&rdquo 字缝合 间断缝合
  • 简介:传统会阴侧切分三层缝合即:阴道内膜层、肌层、皮层。由于缝线等异物存在其中,易造成红肿、硬结、哆开等,需要5d拆线出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诸多不便。我院自2005年3月~2005年8月采用改良内“8缝合会阴侧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传统缝合 改良缝合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8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髌骨骨折采用“8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综合评分法评定优4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采用“8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捷,经济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 &ldquo 8&rdquo 字张力带 Magnuson钢丝
  • 简介:摘要:无碳小车的市场主要面向于中,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教学模型使用,作为纯机械结构,将势能转换为动能使小车运动,在小车运动过程中完成自动转向避障运动,对机械原理这门课程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可使老师在教授学生时能够通过实际模型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机构运动原理。也能够展示出小车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齿轮的啮合等。

  • 标签: 无碳,“8”字,机械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Lynch术预防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对30例有产科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施行剖宫产的同时实施B-Lynch子宫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剖宫产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在经过缩宫素、按摩子宫等治疗的同时及时施行B-Lynch子宫术全部有效。30例产妇均子宫收缩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产后出血发生。随访无一例宫腔粘连及肠梗阻。结论B-Lynch术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简单、安全,是一种可减少子宫切除的一项高效保守性手术。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对于我们基层医院特别适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B-Lynch缝扎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