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桦褐菌醇自问世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评价,介绍了桦褐菌醇的发现过程、结构研究、药理活性、结构修饰和半合成,以及菌丝体的体外培养等,为桦褐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桦褐孔菌醇 化学成分 抗肿瘤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闭疝的诊断价值,提高闭疝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闭疝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资料,观察闭疝的位置、疝内容物、形态、密度等征象。结果4例闭疝均为老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76.8岁,平均体重41.5Kg;CT检查显示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右侧3例,左侧1例,疝囊位于闭外肌与耻骨肌之间,表现为类圆形囊性密度影。结论CT对闭疝的术前诊断非常有价值,为可疑闭疝的老年肠梗阻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焦素E蛋白与肿瘤关系密切。焦素E通过基因甲基化、基因突变或其他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焦素E介导的焦亡参与多种肿瘤的药物治疗过程,为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焦素E将为肿瘤的认识、诊治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 标签: 细胞焦亡 肿瘤 焦孔素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儿网膜疝临床较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网膜孔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自2003-2012收治的8例闭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其中7例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探查、中转开放手术,缝合关闭闭。术后死亡1例。结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王先生今年43岁,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有一个美貌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按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从5年前,王先生莫名其妙的发生了脑梗,到医院查来查去也没有发现什么原因,整日提心吊胆的生活。糟糕的是今年5月和10月又发生了2次脑梗,人昏迷了好几天才醒过来,手脚都不会动了,

  • 标签: 脑梗 引发 心脏 企业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资料为4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在2019.01~2022.01治疗时间段,顺序编码分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20(传统皮瓣转移),实验组/20(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相较患者(1)围术期指标;(2)VA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围术期指标、VAS评分改善价值显著,(P<0.05)。结论: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显著,积极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藏毛窦窦道切除 菱形皮瓣转移 骶尾部藏毛窦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原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黄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1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斑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视网膜下液自原黄斑排出,联合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裂孔闭合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黄斑闭合率为86.67%(26/30),视网膜复位率为90.00%(27/30)。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至1.35±0.40、1.15±0.35及0.95±0.18(F=29.214,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原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为黄斑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填塞 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目的比较两法与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研究临床应用两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胆囊切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200例)和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其中,两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0.05);此外,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水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三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痛苦少、安全性高和疗效佳等特点。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两孔法 三孔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椎间与超声引导下颈椎间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椎间治疗)与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颈椎间治疗),各44例,均于2019.5-2020.5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参照组(18.18%),试验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CSR患者应用CT引导下颈椎间治疗效果显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减轻疼痛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引导 颈椎间孔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苹果套”或“菱形带”固定在品管圈中的应用。方法调查临床上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数据,利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解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认为开展品管圈进行质量改进,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制定对策,加强多样化健康宣教,提高护理人员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掌握正确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方法,指导病人掌握简单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时相关注意事项,能够有效预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苹果套”、“菱形带”的固定有利于提高感染科住院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临床治疗效果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固定装置 外周静脉留置针 品管圈 提高留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例闭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28.6%),其中经盆腔CT检查确诊1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5例(71.4%),7例均经腹手术治愈。结论闭疝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误诊,盆腔CT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闭疝唯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误诊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5—2008年误诊的18例闭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闭疝病人中有11例病人术前没有明确诊断,造成误诊,误诊率达到61%。其原因主要是闭疝临床症状不典型,接诊医生对闭疝认识不够,病史采集不全面以及基层医院辅助检查设备差相关系。结论闭疝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在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

  • 标签: 疝闭孔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闭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仅10例术前明确诊断,10例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治愈18例(90%),术后并发症4例(20%),死亡2例(10%)。结论闭疝多见于老年女性,术前诊断率低,易出现肠坏死、穿孔,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报告闭疝6例并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178例进行分析;闭疝是一种少见的腹外疝(0.36%),主要发生于老年(88.76%)女性(92.7%);多胎妊娠及体质瘦弱与发病有密切相关;肠坏死、穿孔率76.4%;病死率16.29%;H—R征、CT对嵌顿/绞窄性闭疝有诊断意义;准确诊断、早期手术,及时实施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闲孔疝 肠坏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