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新生儿沐浴水龙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原因,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方法 对新生儿沐浴池水龙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原因调查,确定定植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为沐浴池漏水口及下水管道定植,对其沐浴池漏水口及下水管道进行浸泡、消毒、冲洗等措施,再间隔1周、2周分别进行送检,均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定植。 结果 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从院级到科室均要加强对隐蔽、易忽视位置的关注和管理。

  • 标签: 环境卫生监测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 要:后疫情时代,贵州省医疗废物收运处置能力仍需大力提升。通过分析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现状,梳理出“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企业存在困境、部分医疗废物未能得到有效收运、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环节存在风险点”等3个问题,提出“大力提升医疗废物处置企业的处置能力、完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全过程科技化监管系统、给予相关单位以政策倾斜、加强相关部门资源整合、加大对医疗废物收运处置的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废收运处置人员和车辆的地位”等7条对策建议。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医疗废物 收运处置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2020年中国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的调查及处置措施。方法整理2016-202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麻疹暴发疫情信息、调查及处置情况,根据麻疹暴发定义在同期麻疹散发病例中侦测疑似麻疹暴发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中国报告麻疹暴发疫情344起,共涉及麻疹病例1 886例,暴发首例病例发病距暴发疫情报告时间M范围为4~10 d,涉及病例M范围为2~3人,疫情持续天数M范围为8~13 d,2016-2020年每年最长疫情持续时间分别为65、44、28、63、13 d;报告暴发数位于前三的省(直辖市)为甘肃、北京、山东;在居民小区/村发生共115起,所占比例最高;2016年暴发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100.00%为H1基因型,此后H1基因型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H1基因型所占比例为88.57%(31/35),2018年为85.00%(17/20),2019年为15.79%(3/19),2020年无H1基因型报告,4株均为D8基因型;313起暴发对当地医疗机构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266起暴发开展了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调查。2016-2020年中国共发现疑似麻疹暴发919起,涉及麻疹病例4 212例;疑似麻疹暴发位于前三的省(自治区)为新疆、甘肃、四川;疑似麻疹暴发场所同样以居民小区/村为主(493起)。结论麻疹暴发疫情数量、规模和持续时间逐渐下降,社区水平的麻疹暴发不容忽视,本土H1基因型有逐渐被其他基因型替代的趋势。麻疹暴发监测报告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覆盖率、对疫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是我国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暴发 监测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急诊处置后离院的菌血症患儿有无共同的临床表现,并随访其临床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2019年12月沙米尔医疗中心急诊科1月龄以上血培养阳性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50例患儿,其中68例患儿在急诊首次评估后离院。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源,金氏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较少。经急诊首次评估后离院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低于直接收入院的患儿[(50.5 ± 62.8) mg/L vs (121.7 ± 113.2) mg/L, P<0.001],且呼吸困难及病容者比例较少(分别为6.7% vs 35.1%,P<0.001;3.0% vs 22.2%,P<0.001)。本机构住院的所有患儿中,经急诊处置离院后再次入院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首诊即收入院的患儿[(6.3 ± 4.3)d vs (9.0 ± 7.4)d, P=.002]。所有离院患儿均未再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结论血培养阳性结果未明确之前离院的菌血症患儿,与急诊首次评估后直接收入院的患儿相比,C反应蛋白值低,预后更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应急处置。方法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18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VTE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升高,观察组D-D、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11%、0,低于对照组(7.78%、6.67%,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较好反映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危险度等级,可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对VTE临床护理的应急处置予以讨论,以期对VTE患者的识别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使患者受益。方法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VTE患者36例作为病例组(A组),未发生VTE患者3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B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患者可能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PE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占比66.7%,DVT症状表现为肢体肿胀占比53.6%,为VTE的主要临床特征;A、B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制动(>3d)、心功能不全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史为VTE的危险因素(P<0.05),BMI升高、D-二聚体水平、VTE(Padua)风险评分≥4分为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年来肿瘤患者VTE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此类人群,极易发生VTE,应注意VTE早期预警,采取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规范抗凝药物的使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后肩法用于肩难产产妇,对其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采用旋后肩法完成肩难产助产的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采用耻骨联合上加压法完成肩难产助产的2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获取2组产妇分娩8周后盆底肌收缩运动肌电值。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盆底sEM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产妇分娩巨大儿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8]伦审字(28)号]。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身高、体重,分娩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孕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所占比例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产妇前基线值、快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最大值、混合肌收缩平均值、耐力肌收缩平均值、后基线值分别为(1.4±0.3) μV、(23.8±5.5) μV、(19.9±3.4) μV、(17.2±2.9) μV、(13.7±3.0) μV、(1.3±0.3) μV,均超过对照组的(1.3± 0.3) μV、(20.6±4.4) μV、(17.7±3.3) μV、(14.2±4.1) μV、(11.8±3.4) μV、(1.1±0.3) μV,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产妇耐力肌收缩最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肩法用于肩难产产妇助产,较传统耻骨联合上加压法,可改善产妇产后短期内的盆底肌功能。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后期 旋后肩法 肩难产 肌收缩 骨盆底肌 肌电描记术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置方案在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肠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护理难点;根据肠瘘情况运用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理方案:多重清创技术、新型敷料皮肤保护技术、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改良式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及伤口拉合技术,结合全身性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该患者伤口处理12 d肠瘘治愈,24 d伤口感染控制,历时43 d伤口愈合,患者出院。结论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肠瘘时,应用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置方案,为肠瘘及伤口的愈合提供了新的处理思维和方案。

  • 标签: 胆(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肠瘘 伤口护理技术 双套管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置方案在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肠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护理难点;根据肠瘘情况运用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理方案:多重清创技术、新型敷料皮肤保护技术、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改良式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及伤口拉合技术,结合全身性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该患者伤口处理12 d肠瘘治愈,24 d伤口感染控制,历时43 d伤口愈合,患者出院。结论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肠瘘时,应用伤口护理技术联合处置方案,为肠瘘及伤口的愈合提供了新的处理思维和方案。

  • 标签: 胆(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肠瘘 伤口护理技术 双套管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医院和政府在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治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不但要做好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还要完成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管控以及预防一系列工作。政府部门在传染性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着指挥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医院与政府能够有效协同,才能发挥两者的最大效能,共同阻止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当前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的研究现状,分析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医院 协同应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校园流行性感冒疫情流行病学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3日-19日的某市某中学师生,共1864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并给予控制方法。结果:1864例师生中有54例学生出现流感,患者年级集中在初三,发病时间集中出现在前2日,发病年龄范围为12岁-16岁,男女比例为26:28,患者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实验室检测证实该疫情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疫情在4月18日得到完全控制。结论:严格采取隔离治疗与开窗通风工作,并注射流感疫苗是能够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

  • 标签: 校园 流行性感冒 疫情 流行病学 处置情况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VID-19疫情期间运用PDCA联合SOP在社区医院医废收运处置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方法: 在COVID-19下疫情期间以2020年09月-2021年09月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中心为平台,选取收运医废后勤人员20名,实施PDCA联合SOP管理法前6个月为对照组,实施PDCA联合SOP管理法后6个月为观察组,对比20名医废收运后勤人员分别在两组中的院感防控知识、手卫生、个人防护、区分卫生工具、含氯消毒液配置、医废分类、医废鹅颈结封口、医废标签、医废收运处置、医废登记签名10个方面的评分,并随机抽取20名各科室医护人员对于医废收运后勤人员的处置规范性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0名医废收运后勤人员分别在医废收运10个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取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疫情为公共卫生事件,在社区医院医废收运处置管理中引用并应用PDCA联合SOP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医废收运处置的规范性和合格率,严守战“疫”背后的“最后一环”,从而提高临床业务协作满意度。

  • 标签: PDCA SOP 新冠肺炎 社区医院 医废收运处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储存管理的落实直接关系着中药的使用价值,关系着用药的安全性。中药的品种众多,为保证其质量,必须要采取恰当的储存管理措施。本文就中药储存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中药储存管理措施,旨在保障中药质量,促进中医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 标签: 中药 储存管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