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蔡孜德裕(khretsesde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被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人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 标签: 身份 认同 四寨子 蔡孜德裕
  • 简介:“校、徒、操”见于《商君书·境内篇》,关涉商鞅爵制等级问题,学界对其身份争议较大。本文结合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相关材料,认为“校、徒、操”尽管在军中地位较低,但并非军中杂役、苦力或工程兵,而是由高到低排列的军中小吏,且并不在商鞅爵制等级范围之内。

  • 标签: 校、徒、操 《商君书·境内篇》 商鞅爵制 睡虎地秦墓竹简
  • 简介:本文运用美国学者凯琳·萨克斯(KarenSacks)提出的“社会性成人身份”理论,探讨秦汉隋唐间妇女社会性成人身份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女性参与社会劳动与其社会、家庭地位的变化。依照此理论,中国古代妇女从秦汉到唐前期,实际走过了这样的历程:秦汉时期为完整社会性成人——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半个社会性成人——隋唐时期基本丧失社会性成人身份

  • 标签: 秦朝 汉代 隋朝 唐代 妇女 社会性成人身份
  • 简介:从卜辞显示出来一些特征看,《合集》27880—《合集》28008之间有关"小臣某"的诸多卜辞可以排谱。排谱之后的卜辞反映的是商王调动马小臣与诸多小臣某抵御大方入侵的历史。卜辞中的"小臣某"都来自"某"国或"某"地;他们是"某"国或"某"地的军事首领。侧重于军事是殷墟卜辞中小臣某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小臣某 卜辞排谱 族氏 大方
  • 简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讲话。讲话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 标签: 文化身份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大报 回家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儿女英雄传》汉语中穿插出现的满语属于作家写作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策略,而这种策略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文康旗人身份及其对满语的态度、创作动机等深刻影响了写作过程中的满语转换,并通过满语转换助力建构小说主人公的旗人身份

  • 标签: 《儿女英雄传》 满语转换 身份建构
  • 简介:本文以政治学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法国右翼势力抬头的主要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的移民问题.通过分析法国移民的历史、移民现状和移民融入问题,文章展现了一个在共和国身份认同和宗教认同冲突之下的法国.在文献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自1972年以来,极右翼党国民政线跃居法国政坛核心的基础,特别是其针对法国移民问题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其能在总统大选打败传统政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移民问题 国民阵线崛起 社会融入
  • 简介:阮玲玉、筱丹桂先后自杀身亡于民国时期的上海,但关于二者自杀的讨论延续至今,这自然与二者的女星身份有关。二者自杀案异同并存。本文不在于对比两案情节上的异同,而是希望通过对长时段下死因讨论的追踪,来挖掘在追寻死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对两案的持续讨论实则都是对其死因的追问,作为自杀女性,其中或隐或明地充斥着对女性地位、权利等的讨论,故性别因素贯穿始终,同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身份、职业、地缘等又有不同的作用。

  • 标签: 女性自杀 社会性别 阮玲玉 筱丹桂
  • 简介:边疆的界定通常是基于一个主权国家客观存在的政治地理界限,以及中央与地方历史互动过程中文化权力关系的彼此定义而形成。在西南中国的滇西北山区,经过独龙、藏、怒、傈僳等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历史互动与交织,形成了多元文化"混杂"的边疆地理区域。本文以独龙人为个案,在边境开发和族群关系的历史情境下,讨论多元族称到统一族名的历史实践过程,以及由此产生族群关系的"再边界化"问题,并揭示国家力量在此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 标签: 族群边界 独龙江 独龙族 再边界化
  • 简介:基于文献与田野资料,通过对湘潭槟榔社会文化意义的阐释,发现槟榔在当地存在的形式与合理性,即其在角色转换中对人们各种需要的满足。

  • 标签: 槟榔 湘潭 成瘾性消费品
  • 简介:明清交替之际,南海疍民为摆脱自身的“贱民”命运,进行身份重构,琼州海峡北部水域疍民多采取武力方式,而其南部地区疍民多以诉讼方式进行。因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家政策、地方习俗和疍民之间长时段的互动过程中,该群体产生明显的分层,海北的疍民身份日益固化,海南疍民则向“编户齐民”方向发展。

  • 标签: 疍民 身份重构 分层流动
  • 简介:通过对《安阳韩琦家族墓地》一书及相关资料的考察得知,普安郡太君崔氏并非韩琦的继室,而是侍妾。除了崔氏,韩琦还有另外一位为其生子的侍妾贾氏,而尚未确定墓主身份的M5,其墓主可能是贾氏。

  • 标签: 韩琦 崔氏 贾氏 M5 墓主
  • 简介:中世纪西欧领主附庸关系是构成西欧封建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与采邑制一起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领主附庸关系是指以"采邑"为纽带结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与领主之间不仅有身份差距,他们的关系还包含一定的契约因素。中世纪晚期,领主附庸关系的根基与内容都在发生变化,附庸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独立性增强,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性减弱,甚至逐渐退化为一种象征意义,他们之间的身份等级基调褪色,契约精神强化,双方由领主与附庸的身份关系逐步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发展,英格兰随之迈进现代社会。

  • 标签: 领主附庸关系 身份 采邑 封建义务 契约
  • 简介:知道吗?即使你没有护照和签证,不通外语也没有外币,只要选对了地方,依然可以轻松出国!目前对中国公民发放边境通行证的国家有俄罗斯、朝鲜、缅甸、越南等。如果你想趁着秋天修个年假,轻轻松松地出国逛一圈,又不想因为来不及办护照和签证而犯难,不妨借鉴一下太原女孩苏晓的旅游攻略。

  • 标签: 护照 签证 身份证 中国公民 俄罗斯 通行证
  • 简介: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和女性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学校食堂进行研究,分析两种类型女工在工作场所的分工等级与认同机制。首先,劳动过程理论的意义在于解析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制造服从的员工和稳固的分工等级关系;但是本文研究表明,当部分女工没有被完全纳入生产的中心环节时,她们进入工作场所之前的性别身份就起到了重要的预设作用。籍此,本文试图推动社会一空间作用双层机制研究,尝试推动微观空间尺度内自我身份在劳动过程中认定与生产的理论建构。

  • 标签: 工作场所 生产政治 文化暴力 身份与认同
  • 简介:受缅甸国内族群身份政治性分类的影响,在中国昆明市拥有缅族、罗兴伽人、华裔以及掸族等不同族群身份的缅甸商人群体,无论是在商业经营、宗教生活,还是政治认同等方面都具有多元的实践策略。建立社会网络方式的差异既是具有不同族群身份的商人身处异域应对市场风险的适应性表征,也是其国内身份政治影响的自反性结果。商人身份的差异性使现实社会中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互嵌性在贸易活动中得到不同形式的体现。优先保障主体族群的身份政治及相应的政治修辞手段使得历史留存在人们身上的社会文化烙印不会因为人的流动而轻易消失,族群间和谐共存的基石也必然受损。

  • 标签: 族群身份 缅甸商人 社会网络 自反性
  • 简介:为什么香港缺乏客家认同?听到这个问题的人通常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香港有客家人吗?第二种反应则是香港果真缺乏客家人认同?其实香港新界地区原来有将近一半是客家村落,研究新界的人类学者也记录了客家人存在的事实,不过早期的研究并没有特别注意客家人存在的问题,我们随后再讨论其详情。前述的第一种反应通常来自香港以外的人,正好表明了香港认同的表征缺乏客家成份,以致外人多不理解。最近笔者在香港的随机访谈中发现,不少香港年轻人也有同样反应,显示了香港主流社会漠视客家的存在。

  • 标签: 客家人 社会学分析 香港 语言政策 身份认同 政治
  • 简介:霍米巴巴在讨论民族和文化身份时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为研究离散人群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栖身之处。本文拟以小说《伙计》为个案研究方向,从'第三空间'来研究离散主体身份建构,探讨小说中的犹太人如何游走于两种文化的边缘,内心不断斗争、挣扎,最终在'第三空间'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

  • 标签: 离散文学 第三空间 犹太教义 身份建构
  • 简介:文章以近几年在晋、冀、鲁乡村获得的口述资料和参与观察资料为例,探讨华北地区嫁女回娘家习俗(主要涉及嫁女回娘家的节日禁忌,娘家迎接嫁女回娘家以及嫁女在不同场合下主动回娘家)对嫁女与娘家、婆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联姻家族之间关系的影响,指出了该习俗在姻亲交往体系中的特殊意义。在论述华北地区嫁女回娘家习俗对调节人际关系之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而讨论民俗文化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特殊意义。

  • 标签: 回娘家 嫁女 女儿 “外人” 协调功能
  • 简介:传记电影《我,花样女王》改编自美国花样滑冰历史上首位完成三周半跳跃的杰出女运动员托尼亚·哈丁人生中一段跌宕起伏的成名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托尼亚凭借在花滑场上高难度的滑冰表演让美国人熟知,但声名鹊起的托尼亚却因一件臭名昭著的体育丑闻使本应无限光明的花滑事业戛然而止。影

  • 标签: 中的身份 传记电影 女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