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说明]世说体笔记小说,向以其文意隽永和记事真实而受到文、史两界的重视。《明语》系由清初皖人吴肃公(1626—1699)编著,分38类辑录有明一代930馀人的言行事迹,初刻于康熙二十年辛酉,今已不存,传世者仅为光绪十年序刻《碧琳琅馆丛书》本(另有民国时期汇印《芋园丛书》本,实以'碧琳琅馆'旧板重印)。1996年初黄山书社出版的笔者点校本,即是以此为底本而操作的,从此该书始有排印本。应向有关读者表示歉意的是,当时因事起仓促,未及编制索引,颇不便于使用。今之亡羊补牢,不敢云'未为迟也';但有毕竟胜无,补终归胜于不补,一念及此,便差可自慰了。此即《明语》人名索引单行之由来。为世说体笔记编制索引,好处起码有三点:一是便于从多角度认识、欣赏所记人物,二是便于查找一个

  • 标签: 明语林 人名索引 笔记小说 吴肃公 光绪十年 黄山书社
  • 简介: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老年人都有转“廓”的习惯,但那时自己还太小,不知道转经到底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转个不停,只是记得在清晨五六点钟就被姥姥拽起来,嘴里不停地念着六字真言,迷迷糊糊地走在坑坑洼洼、没有路灯的街道上……

  • 标签: “林廓” 中国 西藏 宗教思想 生活方式
  • 简介:1999年,长江流域和黑龙江一带闹了大水灾,我于是想起大同。大同在1915年开始授命组织我省最早的水利机构一一水利委员会,历任浙江省水利委员会主任、钱塘江塘岸工程处处长兼浙江省水利局局长,对我省的水利昼夜筹划,辛勤劳动,成绩卓著。

  • 标签: 林大同 中国 浙江 水利工作 道德情操 生平事迹
  • 简介:书院是明代晚期一个蜚声士林的讲学中心,东林党是这个时期地主阶级中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政治集团。后者因前者而得名,前者亦因后者而益显,它们在明代后期的文化史和政治史上写下了有声有色的篇章。

  • 标签: 东林党 政治集团 明代后期 李三才 赵南星 京察
  • 简介:本文就近几年摩尼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即霞浦明教遗迹田野调查所发现的北宋瞪明教信仰及相关科仪文检,针对学界的一些观点,申论个人看法。文章认为北宋明教依托道教,盖被统治者目为道门之一宗,而瞪生前严格修持明教,死後显灵,统治者自以道门神号封之,而乡民则目为道教神仙、地方大神膜拜之,并非把瞪奉为明教之神。论者把瞪当为明教之神,当为明教教主,并因此演绎瞪在中国摩尼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实系对相关文献的误读。

  • 标签: 霞浦 林瞪 明教 科仪抄本 《乐山堂神记》
  • 简介: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制造史。从考古发现得知:黄河流域尤其以其上游区域是最易于生产彩陶的区域。这种现象或许与黄土中所蕴藏的粘土略带碱性,较之酸性红土更适宜制作的陶器有关,亦或许是黄土风化程度较差,土壤中所含钙、镁及碳酸性较丰富,这些也造就了黄土具有疏松易垦、土质肥沃的特性。所以,在五千多年前的史前先民们都依黄河而存。傍水而居.用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无比珍贵的史前艺术精品——彩陶。

  • 标签: 彩陶 赏析 黄河流域 考古发现 艺术精品 劳动创造
  • 简介:纾(公元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又取“枫落吴江冷”诗意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 标签: 林纾 诗歌 文学评论 中国 近代史
  • 简介:吕忱《字》是一部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字书。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其书当亡佚於宋元之间。但元明时仍有不少着作徵引《字》,其中有些引文不见於他书,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字》亡於元明之间乃至明清之际。通过对引文进行溯源,可以发现元明人所引《字》实为转引,而非亲见;其部分引文不见於他书,是转引中产生讹误造成的,不能作为元明时《字》尚存的证据。明确《字》的亡佚时间,对於保证《字》辑佚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字林》 亡佚时间 转引 《字林考逸》 辑佚
  • 简介:前几年,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曾见到过两枚上面印有阿拉伯文铭文、形状古怪的“东西”,重约5g,币商称它们是波斯银币。出于好奇,我将这两枚“波斯银币”拍照留存。后来,在翻阅钱币资料时,发现确曾有过这类称为拉(Larin)的银币。现将有关信息记述如下:

  • 标签: 银币 形状 阿拉伯文 “东西” 交流会 报国寺
  • 简介:蔚,字蔚文,1889年出生于浙江黄岩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自1928年出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一直在蒋介石身边担任参谋与幕僚角色,由参谋本部参谋次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军令(政)部次长,到军委会委员长石家庄、桂林行营参谋长,到国防部次长等,对蒋介石整军、建军及用兵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被蒋视为得力助手和心腹之一。

  • 标签: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史迪威 国民党军队 幕僚 总司令部
  • 简介:白是美国著名飞行家,他于1927年5月21日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精神号”从纽约不着陆连续飞行23个多小时,横越大西洋到达巴黎,创造了航空史上“世纪飞行”的壮举,也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其夫人安是美国银行家和外交家德怀特·莫罗之女,美国著名作家,她曾作为助手,伴随白进行过多次飞行。1931年,他们夫妇驾驶“天狼星号”水上飞机来到中国。白夫妇的中国之行是他们整个东方之旅的一站,他们当时计划从纽约出发,经过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日本,到达中国,开辟从美国到东亚的新航线。实际上,东方的神秘、航程的艰险也是吸引他们进行这次东方之行的原因。由于白夫妇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世界各大通讯社对

  • 标签: 国民政府 中国航空公司 天狼星 飞行计划 医疗用品 蒋介石
  • 简介: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最积极从学术上论证客家人的汉族血统的客家学者,非罗香(1906—1978)莫属,一直到今天,罗香仍然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是在民俗学兴起的浪潮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他于1926至1932年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时,和许多年轻学子一样,深受民俗学研究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对客家山歌以及后来对客家历史的兴趣。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民俗学研究 30年代 清华大学 客家山歌
  • 简介:东晋裴启的《语》成书后曾一度十分流行,在当时甚至形成了一门"裴氏学"。然而到了唐代初年竟亡佚了。但是它的部分内容被保存在唐宋时期的一些类书中,后人陶宗仪、马国翰、鲁迅、周楞伽等人分别对它进行了有意识地、较为系统地辑佚,使《语》部分地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这对于窥探魏晋小说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五家对裴启《语》的辑佚各有特点和贡献,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辑佚成就与特点。

  • 标签: 《语林》 四家 辑佚 成就
  • 简介:如斯,林语堂长女。抗战时期,旅居美国的她回祖国在后方从事抗战工作.写出鼓舞军民斗志的文章。并把中国的抗战文学介绍到西方;在她遇人不淑、遭受不幸婚姻沉重打击、身患沉疴之时,依然以超凡脱俗的笔触,把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唐诗,准确地译介到国外……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 人生 哀婉 激情 抗战时期 抗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