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端于安徽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曾经发挥过显著的先导作用。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它的实质是体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构建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意义深远,因而在改革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安徽农村改革是一项非常宝贵的创新成果,正确地认识它、总结它、继承它,将成为继续推进农村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和知识财富。

  • 标签: 农村改革 安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市场经济 80年代
  • 简介:当下新农村、城镇化运动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茶地展开。建设新农村,实现城镇化,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社会前进的必然,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标志。

  • 标签: 新农村 实验 张一 中华民族 中国人民 伟大复兴
  • 简介:1960年冬,我还是南开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在教育革命的高潮中被“拔青苗”,安排到本系作助教。为贯彻中共中央1960年11月发出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指示信”)的要求,在农村开展“整社”运动,以求迅速扭转严重的困难局面,1960年冬至1961年春,我随历史系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参加了河北省委组织的工作团,到邯郸地区进行农村“整风”、“整社”。这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 标签: 农村人民公社 河北 学生干部 南开大学 教育革命 整风运动
  • 简介:1950年10月,苏南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苏南农村工作团的指导下,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后,刚翻身的农民仍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由于贫下中农缺少农具、资金不足、劳力强弱不均等因素,生产遇到困难。当时,党和政府号召“组织起来,互相帮助”。于是从1953年开始,农户以邻居、亲戚组成临时性的伴工互助组,继而发展为常年互助组。

  • 标签: 农村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集体 土地改革运动 苏南地区 1950年
  • 简介:本研究以农安县合隆镇、九台市卡伦镇、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龙井县27个农村幼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帮助农村一线乡村教师有效开展农村幼儿艺术教育。

  • 标签: 艺术教育 发展模式 教学方法
  • 简介:内发发展是指社会变迁由该社会内部的发明创造引发,反之,由外部传播引发的社会变迁则属于外发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严格来说,只有美、英等少数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属于内发发展,非西方社会则是学习西方文明而实现的外发型社会。后发国家的外发发展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进化发展阶段的内在成熟程度;

  • 标签: 内发发展 东乡 农村发展 民主村治 市场经济
  • 简介:在研究元代散曲中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时,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元代的农村经济状况及元代的知识分子处境,然后才能理解元代作家笔下反映的农村生活的散曲,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元朝和历史上的其他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政权。然而,由于元朝是以过游牧生活的蒙古贵族为主统治统一全国而建立的,广大的农村经济必然有个变化过程。蒙古兴起时中国有南宋、金、西夏、西辽、大理、吐蕃等七、八个政权并立,蒙古统治者实行各个击破,不断地从日益广大的被征服地区补充配备力量。蒙古人到中原来的

  • 标签: 农村生活 反映农村 浅说反映
  • 简介:沿318国道向左贡县行进,放眼望去,玉曲河金光闪烁,蜿蜒伸向远方。一路上,山峦起伏,河道纵横,一座座横跨河流的新式吊桥,一幢幢坐落山间的藏式新民居,成为高原大地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见闻 风景
  • 简介: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农村的影响.近代中国农民对西学的接收与否是根据自身需求而定,既有满足其解脱苦难的心理一面,又有维护传统文化对西学强烈抵制的一面.在西学深入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生活也逐渐向近代化转变.

  • 标签: 西方文化 近代中国 农村社会
  • 简介:1969年2月3日一早,霞浦第一中学那些奔赴农村劳动锻炼的学生自带背包等生活用品,分乘十多辆汽车,一路高歌分赴各自所在乡村。我和五个同学被分配到一个叫南楼的山村,当时从公社(即现在的乡)到南楼得走一二十里山

  • 标签: 农村 劳动 锻炼 生活用品 十里山 生产队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否是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教师进入城市?是否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将被逐渐淡化?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农村教育 城乡义务教育 一体化发展 咨询委员会 破题 农村义务教育
  • 简介: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两思”教育活动,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上探求新途径、新路子的现实选择。

  • 标签: 农村 思想教育活动 工作方法 中国 思想问题 形象问题
  • 简介:人生,三十岁到五十岁,是最好的年龄段,然而,我偏偏在这二十年里,被迫脱离了专业队伍,如果借用陶渊明的两句诗,稍作改动,可以叫做:“误落尘网中,一去二十年”。

  • 标签: 农村 干部 专业队伍 年龄段 陶渊明
  • 简介:从2000年起,安徽率先在全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勇气、改革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安徽的试点为减轻农民负担,构建和谐乡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共中央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储备和理论储备。谨以此文,

  • 标签: 农村税费 安徽 减轻农民负担 “三农”问题 历史使命感 改革试点
  • 简介:经过30年扶贫开发,青海省农牧区贫困区域、贫困人口构成、贫困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今后的扶贫开发要突破过去传统的、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做到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挟贫并重,移民性扶贫与生态性扶贫并举,把改造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与改造文化落后面貌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 标签: 青海 农牧区 贫困 扶贫开发
  • 简介:安徽是农村改革的策源地。他不仅为全国农村改革带了个头,而且对后来全国的改革开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安徽1961年和1978年两次农村改革,我都在省委工作,对两次改革的起始和中间曲折复杂的斗争,不仅耳闻目睹,而且参与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就记忆所及,作一回顾。

  • 标签: 农村改革 安徽 改革开放 省委
  • 简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年初又出台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至此,中央已连续出台了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下发,我们可以明显体察到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中央对当前农民问题的关注,这些文件的下发充分显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临夏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全州农业人口171.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6%,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州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面临的机遇,就如何进行临夏州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前景献计献策。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临夏州 “一号文件”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三农”问题
  • 简介:2005年春节前夕,内弟从长丰农村打来电话,要我们回老家过年。他在电话里兴高采烈地说,今年粮食增产,负担减轻,家家收入增多,你们回家看了一定会和我们一样高兴。

  • 标签: 农村税费改革 安徽 经历 粮食增产 春节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