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宝伊的设立过程清代文献中关于宝伊的记述非常简单。《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钱法》部分对迪化、阿克苏(附库车)、喀什噶尔等铸钱的设立及运行都有专节叙述,叶尔羌、乌什两铸钱虽未作专节叙述,但也都有交代,惟对宝伊只字未提。《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中关于宝伊仅简单记有一句“伊犁于乾隆四十年设局”。《总统伊犁事宜》及《西陲总统事略》虽有记述,但也很简单。

  • 标签: 宝伊局 清代 《西陲总统事略》 《新疆图志》 设立过程 喀什噶尔
  • 简介:新疆铸币一直是钱币收藏中比较神秘的一个门类,一直以版式丰富而著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以后,统一货币制度,南疆因地制宜采用普尔制,小平钱重二钱纯红铜铸造,面文为年号,背面一侧为满文,一侧为维文,只能在南疆八城使用(图1)。北疆为制钱与内地相同。

  • 标签: 新疆 钱币收藏 货币制度 小平钱 南疆 铸币
  • 简介: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改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序幕,并在民国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如设立各级农业改良机关,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病虫害的科学防治,等等。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各机关不仅采取特约农户、示范推广的方式,使改良、推广与农民的生产相结合,而且注重将新品种的推广与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相结合,注重与各方面的合作。这时期安徽的农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或示范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在全省有效推广。

  • 标签: 安徽省 农业试验 农业推广
  • 简介:“集换票”铜钱,重18.28克,径34、厚2.7毫米,质黄铜,文字精美,制作规整,其形制类清咸丰钱,为官铸之物。该钱的披露首见1987年7月《上海钱币通讯》创刊号,由作者言午、黄锡明介绍的文中将该钱读作“集换票”。主要论据是,咸丰时政府因大钱贬值,以发宝钞来回收大钱,故称“换票”,但“集”何解?文中没有说明。

  • 标签: 大钱 咸丰 中将 铜钱 钱币 形制
  • 简介:7月29—30日,国家文物召开今年第二次务会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张柏、董保华、童明康出席,国家文物各司室、各处负责人和直属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家文物局 局务会议 文物保护 工作质量 业务范围
  • 简介:《新疆钱币》2003年第1期刊登了朱爱民先生《新疆铸币溯源》一文。在“阿克苏铸钱说”中:“道光元年(1821年)阿克苏每年铸钱2600余串。同年清廷平定张格尔叛乱,大军云集阿克苏,需钱甚急,阿克苏鼓铸不及,清廷命伊犁宝伊铸造普尔钱1330串,支援阿克

  • 标签: 宝伊局 阿克荪局 红钱 清政府
  • 简介:居住是人生存的条件之一。华夏人的居住从遥远的野处,经历五六千年的寻觅、构造,才走到文明的家居时代。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原始住房早已不存,惟中华汉字^字及相关的字存其可追溯的踪迹。能为这种追溯提供资证的,有古代文献的零星记载和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本文即以宀字为核心,追溯居住的演进之迹及其引起的人文精神,并从中升掘出汉字的历史文化价值。

  • 标签: 宀部字 汉字 历史文化价值 人文精神
  • 简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这些红歌最近传唱率很高。虽然红歌发生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些红色经典历经岁月的雕琢还是一样光彩夺目。在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单位在五月份组织了一次红歌合唱大赛。

  • 标签: 编辑部 故事 红色经典 红色文化
  • 简介:小小编辑.幽默四溅,笑话横飞,从本期起,杂志开辟“爆笑编辑版块”,与读者共享本刊编辑们的快乐生活。

  • 标签: 编辑部 版块 杂志 读者
  • 简介:蜡梅吐芬芳,冬尽春将至,春风传喜讯,年关闹晚会。春节快到了,单位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如期上演。

  • 标签: 编辑部 故事 春节晚会
  • 简介:2016年4月29日,微信朋友圈忽然跳出“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病逝”的消息,瞬问就被刷屏!一位圈友立刻画了一页漫画《斯人已乘白鹿去》。我感觉刚刚看到陈忠实在镜头前谈《白鹿原》和《白鹿原》电影,谈他喜爱的田小娥,尽管有些苍老,脸上全是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但没有觉得是病体,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 标签: 陈忠实 《白鹿原》 著名作家 黄土高坡 田小娥
  • 简介:公估,治货币史者都知道是清后期产生的鉴定银锭重量、成色的机构。可是清末还曾产生另一种公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将两者混而为一。本文就说说这另类的公估。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896年1月27日),《申报》发表《请畅行大小银圆议》,其中提出:“议设立公估以杜挑剔。市肆无论用银用洋,每多挑剔,民间多受其欺。今既一律改用银圆,难免无不肖市侩有意挑剔。是宜设立公估之所,凡银圆既经公估,

  • 标签: 清末 望文生义 《申报》 银锭 清后期 货币史
  • 简介:笔者近日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穿径4、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翻阅有关清代福建省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 标签: 光绪通宝 铅钱 福建省 钱币 清代 铜钱
  • 简介:长治广电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春秋战国墓地中部。20世纪70年代以前,省、市文物部门曾在此地发掘过三十几座大型的春秋战国古墓,如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分水岭战国墓等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 标签: 长治市 战国墓 20世纪70年代 春秋战国 分水岭 文物部门
  • 简介:清代新疆乌什在33年中铸造了大量红钱,这些红钱虽然只有小平钱一种,但版式异常丰富,还出现了大量异版钱。

  • 标签: 红钱 版式 小平钱 清代
  • 简介:介绍一张清咸丰年问福建永丰官发行的宝钞。该钞竖式,票幅98×225mm,白棉纸靛蓝色印刷。天头内竖书“永丰官”4字,左右各一单龙。地格四周为龙纹,下缘为波浪纹,格内正中印有“凭票支铜钱陆佰文”,其中数额“陆佰文”以毛笔手书。左纪:“咸丰捌年叁月廿日”,其中“捌”、“叁”为戳记,“廿”用毛笔填写。右置:“列字xx号”,其中“列”字为戳记,编号用毛笔手书暗记,其上有一长形朱印:“纳粮完课,商民通行,鼓铸铜钱,陆续支取”。

  • 标签: 宝钞 福建 毛笔 咸丰 铜钱 手书
  • 简介:公估,治货币金融史者都知道是清后期产生的鉴定银锭重量、成色的机构。可是清末还曾产生另一种公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本文就说说这另类的公估

  • 标签: 清末 清后期 金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