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境内很早就有了犹太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直到清末才开始对犹太人有明确的了解”①。从晚清(笔者认为可具体到19世纪9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的五、六十年,是中国人真正了解犹太人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国人对犹太人的认识成为此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

  • 标签: 中国文学界 意第绪语 《小说月报》 希伯来语 文学语言 沈雁冰
  • 简介:在耶稣会士的作品里,中国女性很少存在;在商人的叙述里,则完全缺失。到十九世纪,虽然许多西方旅游者涌向中国,中国女性仍然很少被提到。其原因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居民与外国人的来往仍然非常有限,女性总是被排除在这种来往之外。法国人于是被迫从绘画或是中国小说里来想象中国女性。她们被理想化:温柔、忠诚、无私奉献……然而,女性也成为古怪中国的代名词,她们的缠足,她们封闭的生活常常受到评议。女性和中国一样,有着多样性的意义,顺从和无所事事、专长于艺术和爱,但是在长期遭受压迫之后也会变得残暴。在十九世纪的被西方化的想象世界里,中国女性和其所隐含的中国脱离野蛮、臻至幸福。

  • 标签: 中国女性形象 法国文学 十九世纪
  • 简介:唐传奇是中国文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类型,融合了多种文体之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体裁,在古典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本文将重点探讨唐传奇在中国文历史发展中的演进和贡献,阐述唐传奇对于后世文学创造的影响,为唐传奇研究尽一丝微薄之力。

  • 标签: 唐传奇 古典文学 演进与贡献
  • 简介:一、争夺彼尔姆-36彼尔姆-36(Perm-36)是苏联时期的劳改营,现在是纪念馆。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一家民间组织正在与官方争夺主办权。争夺的一方,是彼尔姆-36的现任馆长维克多·施米罗夫(ViktorShmyrov),他们是俄国最大的NGO"国际记忆协会"的一家分会。另一方,是彼尔姆州州长。

  • 标签: 记忆 俄国 竞争 版图 苏联时期 民间组织
  • 简介:20世纪以来,西方的学术流派和文学理论层出不穷,西方的汉学家把某种理论拿来,研究中国文,应该是有意无意的尝试,其利弊本身既在不同层面都有争论,也还不可能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因而并未得到及时的总结。但是,这一现象肯定是20世纪多元文化格局结出的奇葩,是文化交流和渗透中长成的心智之果。

  • 标签: 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 新创 西方文论 肯定 多元文化
  • 简介:<正>周祖譔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家大辞典》(唐五代卷)①本着"收录作家从宽,凡有作品传世者,基本上均予收录"(《凡例》)的原则,收录了唐五代文学家近4000人,是同类书籍中收录作家最多的一部辞典,以收录文学家多、传略精审而著称,是从事唐五代文史研究的一部重要工具书。因为"宋以前存世文献有限,收录不妨从宽,凡有作品存世并有事迹可考者概予收录,即

  • 标签: 唐五代 《全唐文》 全唐文 唐诗大辞典 存文 《新唐书》
  • 简介:1920年初,茅盾在明确提出为人生的文学观后,也开始倡导新浪漫主义。其过程大致是这样的:1920年1月,茅盾在《小说新潮栏宣言》中就指出,西洋小说已经进化到新浪漫主义阶段,认为它是文学发展的新趋向,对其介绍不但必要而且也很“急切”。同年,茅盾在《人们可以提倡表象主义文学么?》、《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和《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文中,

  • 标签: 新浪漫主义 茅盾 法国文学 小说 文学发展 文学观
  • 简介:<正>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后,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中形成了以路德教为代表的新教派别,使天主教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后出现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后来又以俄国为中心)的东正教,则一般都与所在国家的世俗政权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东正教在俄国也曾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作用上,都与西欧的宗教改革大不相同。东正教在俄国,基本上是一直处于沙皇政权的控制之下的。它虽然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是在沙皇授意下或直接操纵下进行的。俄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教会改革有过四次,即:伊凡四世时期的“百章会议”、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时尼康的教会改革、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和彼得三世、

  • 标签: 东正教 教会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 彼得一世 俄国历史 天主教
  • 简介:<正>一、文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追求意识:“史识”就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看,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具有奠基性的价值;就个人的学术道路来看,我以为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一书,更能够代表他的水平和功力。《中古文学史论》不仅在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于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实践,在近代学术史上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我在这里无意判断这两本书的价值,我只想围绕《中古文学史论》,探讨一下王瑶先生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思考和实践现代的科学的实证精神和方法的一些努力,并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现实的启示。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中古文学 朱自清 研究方法论 王瑶 闻一多
  • 简介:中华全国文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于1999年7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庆祝50华诞。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文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文联及全国性产业文联等联合组成的人民团体。1949年7月2日中国文联举行了第一届代表大会,7月19日“中华全国文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由此掀开了中国文艺事业历史上的崭新一页。此次50华诞庆祝会由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高占祥回顾说:“中国文联的50年,是探索创新的50年,是业绩辉煌的50年,是风雨兼程的50年……”。各协会代表回顾说:“50年来,文艺家们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与人民

  • 标签: 文学艺术 50华诞 文联 新疆建设兵团 性文学 中国共产党领导
  • 简介: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 标签: 《格斯尔》 布里亚特人 英雄史诗 科学院院士 符拉基米尔佐夫 俄国
  • 简介:出土大批西夏文献的黑水城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在旗政府所在地达兰库布镇东南25公里。今称“额济纳”,即古代西夏语“黑水”义,这是西夏灭亡后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西夏地名。此地蒙古语称哈拉浩特(黑城)。它是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座死城,四周是漫漫的荒漠,草木不生,人迹罕至,现在10公里以内仍无人居住。这座地处荒漠中被历史遗忘了的死城,近几十年来,却逐渐享誉国内外,因为这里在本世纪初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这些文献和文物今分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爱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献 圣彼得堡 出土文献 东方学 科兹洛夫
  • 简介:<正>本书约34万字,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译者陈春华。全书收俄国外交文书360余件,分别译自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编辑、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于三十年代出版的沙俄政府与临时政府档案文件汇编《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关系》第二、三

  • 标签: 外交文书 边疆史地 三十年代 蒙古 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推行的快速工业化战略被称为'维特体制',它代表了俄国经济迈向现代化的一次'冲刺'。进入二十世纪,维特体制很快陷入解体,它的实施造成了农业、债务和社会的危机,但解体的最终根源是因为它无力摆脱农业与工业化、专制与现代化这两个困境。短期看,维特体制的政治和经济后果都是不成功的,但从长远看,它是俄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开始。

  • 标签: 维特 快速工业化 财政大臣 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九十年代
  • 简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为俄国地方自治改革提供了契机。俄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也通过改革反映出来。在研制地方自治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政府内部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案,从最终方案可以看出,1864年地方自治改革揭开了俄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序幕。地方自治机构被设计成未来新政治制度的生长点,但政府努力将此生长点与旧权力机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在维持现有秩序稳定的前提下实行改革,而且试图在改革中维持现有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改革法案的此种性质贯穿地方自治改革始终。因此,通过解读改革的起始方可透视其结局,从而通过理解地方自治改革的命运,加深理解俄罗斯帝国的命运。

  • 标签: 俄罗斯帝国 土地所有者 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地方管理 自治机构
  • 简介:本文概述了1860年以来俄国对黑龙江边疆地区的殖民化过程。黑龙江边疆殖民化的过程包括了地理探索、领土并吞、划定边界、制作地图等等。本文认为大自然总是影响划定边界的过程,因为河流从来不像一个固定的边疆那样固定。虽然声称划定了新的边界,但是俄国地方政府无力有效地保卫边界。在两个帝国存在期间,这条边界上一直有许多漏洞。

  • 标签: 殖民化 黑龙江地区 俄罗斯帝国 穆拉维约夫 阿穆尔 尼古拉一世
  • 简介:由中国外国文学会法国文分会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国文研究会2014年度学术讨论会”,于2014年10月25日至26日在绍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法国文研究会会长吴岳添,副会长、越秀外国语学院院长徐真华、副会长罗国祥,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叶访春、副校长朱文斌,以及研究会秘书长谭立德和理事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学术讨论会 法国 绍兴 外国语学院 外国文学
  • 简介:本文作者卡罗琳?汉弗莱(CarolineHumphrey),系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著名蒙古学家和肉亚研究专家.本文原名“Conceptsof‘Russia’andtheirRelationtotheBorderwithChina”,刊载于FranckBill6,GregoryDelaplace,CarolineHumphrey等编《边疆的遭遇:俄国、中国和蒙古进境的知识与实(FrontierEncounters:KnowledgeandPracticeattheRussian,ChineseandMongolianSorter.OpenBookPublishers,2012)一书.该文通过具体的分析,展现了中俄边疆社会形态以及跨界群体(cross-borderpopulations)的特征,关注他们身上诸如转瞬即逝的社会网络以及非民族化(non-national)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对俄国边境相关状况的分析,探究其与中国接壤的国境在影响“俄国”作为一个政治形态的概念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反过来讨论俄国这-观念的演进历史,从沙皇帝国(TsaristEmpire)到苏联(USSR)、俄罗斯联邦(RussianFederation),对这个国家如何看待边疆所造成的影响.该文的研究对于我们进行相关边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然,其中的一些看法也跟国内的某些研究有不同之处,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加以辨析.

  • 标签: 俄国观念 中国边疆 身份认同
  • 简介:夏丐尊对于社会人生的看法,对于立身处世的态度,对于学术思想的理解,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都是从读书、交朋友、面对现实得来的,换一句话说,都是从自学得来的。他没有创立系统的学说,没有建立伟大的功业,可是,他正直地过了一辈子,识与不识的人一致承认他有独立不倚的人格。

  • 标签: 夏丐尊 老师 国文 社会人生 学术思想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