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黄宾虹不仅是中国现代国画大师,而且是中国现代之美术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初期对中国绘画史进行了系统而独特的研究,并与邓实合编了规模庞大的《美术丛书》,为整理、出版、研究中国古代美术文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绘画史研究方法及其学术观点,对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研究黄宾虹中国画创作的杰出成就的同时,也应充分探讨他在中国绘画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这样才能全面认识黄宾虹在中国现代绘画史及学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黄宾虹 中国绘画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 创作 独特
  • 简介: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在这段岁月中,昆曲曾经辉煌,也曾经衰落。今天,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既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如何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困惑。回顾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背景和"传"

  • 标签: 传习所 昆曲 昆剧 历史贡献 非物质遗产 学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经过维新启蒙和辛亥革命两次荡涤后,我国文化艺术界掀起了一场探求新思想、新知识的热潮。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从事我国音乐事业的有志者,他们不满于当时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现状,一方面继承和研究我国民族民间……

  • 标签: 中国 近代 艺术家 王露 古琴 琵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生于”清光绪戊戌、庚子之间的陆维钊,正赶上了清代碑学的后期。其间,康有为在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和包世臣《艺舟双楫》的基础上,借助他的《广艺舟双楫》对碑学更加热烈地鼓吹,于是,“三尺之童,十室之内,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而清代末年新发现的大量殷商甲骨文、简牍帛书以及写经书,使书家们的视野大为拓展,

  • 标签: 书法史 《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包世臣 甲骨文 碑学
  • 作者: 葛洪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萧红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萧红说过,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穷人和女性作为外视角,落在作品的题材、人物和故事上面;而作为内视角,则表现为作者的道德立场、思想和情感的倾向性。萧红完全自觉地站在受难的穷人和妇女一边,暴露权势者,反抗“男权中心社会”,控告世界的不义。但是,当她批判穷人和妇女的愚昧和残酷时,那充满愤怒的目光中,却又是含了哀悯的。她清楚地知道,使穷人和妇女的人性劣质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立场上,她作了必要的倾斜。她直接介入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没有创作家的所谓“美学观照”,她把自己也燃烧在那里面。即便是女作家,在写作中也未必一定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处理生活。女性视角的运用,需要具备自觉的女性意识或女权意识。比如张爱玲,虽然在她的小说中,也有不少女主角,但是在叙述的时候,她是冷静地旁观着的,使用的是“第三只眼”。像萧红这样兼具了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恐怕是唯一的。萧红的自由的风格,表现在她对社会和人生悲剧的诗性书写上。悲剧紧贴着她的肉身。她的大小作品,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原始激情”。萧红的这份激情,无疑地同她敏锐的感觉有关,其中突出的是痛觉。正是持续的疼痛,使她的情绪和情感,带上了一种苦难性质,故而在颜色、比重、速度、形态方面有了异常的改变。她把所有这些主观的东西,在自由叙述中重新植入被创造的世界,从而深化了她的悲剧主题。她那部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生死场》就是鲜明的一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刘天华是“五四”时期我国最优秀、最受人爱戴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二胡、琵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活动家。这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体的国乐大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深切地认识到民族乐器在群众中的地位及其积极作用,故而以极大的热忱与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振兴和弘扬民族音乐事业之中,进行了潜心执着的钻研与求索,特别是在吸收与借鉴中外各种进步因素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丰硕的二胡独奏曲目,为我国民族器乐的继往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建树了前所未有的业绩。

  • 标签: 刘天华 民族器乐 琵琶演奏 二胡独奏曲 民族乐器 音乐教育活动
  • 简介:歌剧是意大利艺术史上的辉煌瑰宝。在意大利歌剧史中,威尔第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通过对意大利歌剧的继承和突破,威尔第创作出了具有鲜明特色、饱含艺术魅力的诸多作品,使得意大利歌剧重放光芒。本文通过剖析威尔第歌剧的艺术成就来论述其对意大利歌剧的突出贡献

  • 标签: 威尔第 歌剧 继承 突破 贡献
  • 简介:马思聪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向延生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近代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这时大都有了进一步的成长与繁荣,有些则呈现出僵化以至衰落的势态;前已传入的外来西方音乐,这时逐步发展...

  • 标签: 马思聪 中国近代 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史 《第一交响曲》 国民党政府
  • 简介:严格意义上我国当代佛教音乐的学术性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对此,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袁静芳教授贡献殊胜。文章略举实例,阐述了袁静芳教授在佛乐研究之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的重要而独特的贡献;文章特别强调,没有袁静芳教授的远见卓识、战略布局和亲历亲为,我国当代佛教音乐文化研究难有今天的格局,其学术品质亦可能远远滞后于目前的水准。

  • 标签: 袁静芳 佛教音乐 学术研究 理论 实践 贡献
  • 简介: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是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向文艺界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培养21世纪的民族文艺人才"。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落实培养新世纪文艺人才的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体现民族大家庭的精神风貌,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广州市文联等单位发起的以扶助少年文艺人才成长为主旨的大型公益活动——"朝霞工程",应运而生。"朝霞工程"的扶助对象是从西藏、新疆、内蒙、广西、宁夏、青海、云南和贵州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遴选出的2000名品学兼优有艺术天赋的贫困儿

  • 标签: 做贡献 地区培养 培养文艺
  • 简介:<正>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洪深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作为一个电影理论家,他不仅热心传播电影理论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有声电影理论、电影剧作理论和电影表演理论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一个电影批评家,他又是左翼影评战线上的一员闯将,发表过许多富有个性的批评文章,在影评实践中颇有建树。

  • 标签: 中国电影 理论批评 电影批评 有声电影 电影理论 洪深
  • 简介:<正>民国戏曲学校与科班是民国戏曲人才培养的两类最重要的机构,戏曲学校是戏曲改良思潮催生出来的新事物,也符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民国戏曲学校中,影响较大的有南通伶工学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夏声戏剧学校、四维剧校等,其中又以1930年9月在北平成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最,后世对其办学成就评价也最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规模大,开办时间长,一直到

  • 标签: 戏曲学校 夏声戏剧学校 南通伶工学社 上海戏剧学校 金仲荪 李玉茹
  • 简介:刘天华先生将二胡从民间带入高等学府,创立了二胡学派,至今,二胡教学体系的发展仍传承着刘天华创建的二胡学派,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其在现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

  • 标签: 刘天华 二胡学派 教学传承 历史贡献
  • 简介:《女驸马》由安庆市黄梅剧团首演.为省团复排在剧本和演出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后经过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改写剧本,重新作曲,又有严凤英、王少舫和潘璟琍三人主演,最后又通过拍摄电影在全国放映、宣传,更是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黄梅戏的又一品牌戏.这里面时老在作曲上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我仍在唱腔、过门、描写音乐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个介绍.

  • 标签: 黄梅戏 音乐 时白林 《女驸马》 安庆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