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Pijnenburg1等研究发现美国每天约有2300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张辉2等也认为据估计每天1万人中即有1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7~10%,大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运动和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易引起踝关节失稳及载荷传导紊乱,进而影响踝关节的功能,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了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而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治疗观点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文献予以复习,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Ⅳ°损伤的治疗观点加以总结,以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踝关节 韧带损伤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发生急性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正性肌力药物对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6月行心脏手术并在围手术期泵入左西孟旦或多巴酚丁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417例,年龄(58.2±10.4)岁,男271例(65.0%),AKI发生率为25.2%(105/4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慢性肾脏病、术前血肌酐水平高、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均为心脏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左西孟旦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OR=17.291,95%CI:4.335~68.960,P<0.001)、术前高血肌酐水平(OR=1.097,95%CI:1.074~1.121,P<0.001)为心脏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OR=0.533,95%CI:0.288~0.984,P=0.04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和术前高血肌酐水平,而围手术期左西孟旦的使用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肾损伤 左西孟旦
  • 简介:目的:采用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对体育高考生急性骨骼肌损伤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方法:急性腰部损伤的体育高考生168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特异针刺组,B组推拿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异针刺组84例,其中有效73,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推拿组84例,其中有效65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研究结果表明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在5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analogscale,VAS)三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针刺与推拿手法比较,除肌肉力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特异针刺组优于推拿疗法组)。结论: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骨骼肌损伤 腰部损伤 特异针刺
  • 简介:股后肌群急性损伤是田径径赛、跳跃项目运动员在速度训练或比赛中常见的损伤,这种损伤大部分发生在短距离跑的途中跑阶段。目前国内外对引起股后肌群急性损伤的原因机理探讨以及对预防和治疗股后肌群急性损伤的方法介绍报道较多,他们都是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角度提出的。教练员们都知道伤口的完全愈合不能代表受伤部位肌力的完全恢复,更不能说就能投入正常的训练或比赛。本文只想谈谈股后股群急性损伤后如何进行机体和心理上的康复性

  • 标签: 股后肌群 急性损伤 运动员 康复训练 速度训练 教练员
  • 简介:摘要踝关节扭伤涉及肌肉骨骼系统所有损伤的大约25%,这些损伤的大约50%与运动有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外侧韧带的损伤。外侧踝韧带复合体由三个韧带组成前距腓韧带、跟腓韧带和后距腓韧带。最常见的创伤姿势是足底弯曲脚的旋后和内翻,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处理对于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

  • 标签: 韧带损伤 运动员 治疗
  • 作者: 关明镜 张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3年第08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肾病研究所 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医学部,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急性损伤(SA-AKI)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损伤的首要原因,占比超过50%,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进展为慢性肾脏病和高病死率均相关,其中15%~2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近年来,体外血液净化治疗作为ICU SA-AKI的主要治疗手段已取得一定进展,除了传统的连续性RRT(CRRT)方式外,血液净化技术还开发了特异性针对内毒素、细胞因子的吸附膜、血液灌流柱等,主要包括高截留滤器、血液灌流/血液吸附、高吸附血液滤过和连续性血浆过滤吸附等多种体外血液净化模式,旨在通过降低SA-AKI患者血循环中的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重点就上述治疗SA-AKI的血液净化模式进行介绍,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鉴别研究价值。方法:选择青岛妇幼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6例,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分析CT和MRI的影像学征象。结果:①MRI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为85.5%,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为50.0%,P<0.05。②MRI检出硬膜下血肿征象11例,CT检出硬膜下血肿征象7例,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CT作为诊断首选,MRI作为辅助手段,必要时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

  • 标签: CT MRI 急性颅脑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MR和 CT在急性颅脑外伤诊断中的作用和准确性。方法:选择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其中男性患者为31名,女性患者为29名,60名女性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80岁,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是40.55±4.11岁。采用 MRI和 CT两种影像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 MRI和 CT两种影像学诊断的准确度。结果: MR的检出率比 CT稿,其中 CT检查的检出率为85.00%, 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比 CT在颞叶、额叶、顶叶、枕叶检查的检出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和 CT都能较好地诊断急性颅脑外伤,头部 CT与 MRI均可用于临床,但 MRI对于多发病变,尤其是颞叶、额、顶、枕等部位的病变, MRI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CT MRI 急性颅脑损伤 应用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1月3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此次COVID-19重症比例高达20%以上。重症COVID-19患者除呼吸系统为病毒的主要靶器官外,肾脏也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且COVID-19合并急性损伤(AK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救治COVID-19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应做到规范化的AKI集束化防治(5R原则):风险筛查(Risk)、早期识别(Recognition)、及时处理(Response)、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hy)及肾脏康复(Recovery)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属于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为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该类疾病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工作要求,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组织国内专家经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促进国内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及疼痛管理工作。

  • 标签: 急性创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诊断与治疗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后急性损伤(AKI)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120例ATTAD术后并发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6例(71.7%),女性患者34例(28.3%),年龄(55±5)岁。将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分别行CRRT和床旁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以血液净化指标状况、肾功能指标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炎性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输入液体量为评价指标,评价CRRT对ATTAD术后AKI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CRRT效果更显著。试验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乳酸(La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均P<0.05),住ICU时间、少尿期、肾替代治疗次数、初次透析至末次透析时间、总住院时间亦均较对照组少(均P<0.05),输入液体量更少,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但两种方案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IL-6、IL-8和CRP水平分别为(21.9±1.8)ng/L、(18.6±1.4)ng/L、(22.7±2.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3.2)ng/L、(28.3±1.4)ng/L、(60.1±2.5)mg/L (t=14.527、13.255、11.247,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IHD疗法,CRRT治疗的ATTAD术后AKI患者尽管住院病死率未表现出显著降低,但表现出更良好的预后。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间歇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急性损伤(AKI)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CKD发生与发展,这已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AKI向CKD转变的潜在机制尚未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TEC)是肾脏重要组成部分,且在AKI过程中易受多种损伤因素的影响。TEC损伤在AKI向CKD转变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具体机制包括TEC不完全修复、细胞信号通路活化、细胞器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及TEC与其他细胞对话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脏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救治。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通过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及时正确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及致残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体会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急性期常并发急性损伤(AKI),AKI加重病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肾脏的远期转归尚不清楚。研究表明,COVID-19合并AKI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的风险显著增加;和其他病因的AKI人群相比,COVID-19患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即使是无AKI的轻症患者,急性期后肾功能损伤的风险仍然增加。新型冠状病毒对肾脏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是促使COVID-19急性期AKI向远期CKD转归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最新的基础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细胞可以上调促纤维化的信号通路,同时脂质介质风暴也增加了从AKI向CKD过渡的可能性。本文就COVID-19急性期后的远期肾脏转归进行综述,以期提醒临床医师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肾损伤的慢性化趋势,开展更有针对性、更长期的随访和干预。

  • 标签: 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