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4月——2015年4月5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发症类型及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50例并发症患者中,腹壁刀口下血肿12例,盆腔感染10例,切口感染22例,6例异位妊娠;严格按照50例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际病情进行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结论输卵管结扎术易导致患者出现近远期并发症,应根据并发症类型,积极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处理过程中,要掌握指征,做到规范操作,进一步消除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保证女性生殖健康。

  • 标签: 输卵管 结扎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对再妊娠时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改良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随访其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例研究对象,年龄(32.3±2.6)岁,孕2~5次,产2~4次,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达95%(观察组42/43,对照组41/43)以上,观察组有6.98%(3/43)术后出现暂时发热等不适,对照组有9.30%(4/43)出现,转归均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6例、34例在术后3个月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每组均有23例成功妊娠,观察组中均为宫内妊娠,无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对照组中19例为宫内妊娠,有4例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显著低于传统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χ2=4.195,P=0.041)。结论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时输卵管的近端处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输卵管结扎术 间质部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疝环修补针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436例小儿斜疝采用自制疝环修补针代替雪撬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43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361例6~10min,嵌顿疝30例15~25min,双侧45例18~20min;术后未见有阴囊水肿及睾丸疼痛及缺血坏死。术后随访3~6个月320例,6~12个月56例,12~24个月40例,24~36个月20例,均获得成功,无复发。结论自制疝环修补针可替代小儿疝内环口高位结扎专用的雪撬钩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经济、适合在所有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自制疝环修补针 腹腔镜 斜疝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15例患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均采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7.50±3.10)min;术中未出现大量出血,无精索血管以及输精管损伤。术后随访均未复发。结论采取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手术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交通性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结扎对大鼠胃食管反流及博莱霉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十二指肠结扎(GER)组、博莱霉素(BLM)组和十二指肠结扎+博莱霉素(BLM+GER)组。于d0,GER组和BLM+GER组开腹后在幽门下方1.0 cm处将十二指肠结扎30%;Ctrl组和BLM组行假手术。于d14,BLM组和BLM+GER组经气管滴入BLM 5 mg/kg,Ctrl组和GER组滴入生理盐水。d28和d42处死动物,肺组织行HE、Masson和TUNEL染色,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BALF细胞因子和胃蛋白酶原含量,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GER组肺组织轻度炎性细胞浸润。BLM组表现为明显的肺泡炎和纤维化,而BLM+GER组肺泡炎和纤维化较之更为严重。Ctrl组、GER组、BLM组和BLM+GER组d28平均每个200倍视野下肺组织凋亡细胞数分别为(5.6±3.0)、(6.4±5.3)、(15.4±5.3)、(18.4±9.1)(P=0.008)。d42时肺组织Masson蓝染区域比例(%)分别为(21.5±2.8)、(23.4±2.5)、(34.0±5.8)、(41.3±2.9) (P<0.05),HYP(μg/ml)分别为(0.77±0.01)、(1.26±0.01)、(2.02±0.01)、(2.39±0.01) (P<0.01),MDA(μmol/L)分别为(0.51±0.09)、(0.87±0.12)、(1.40±0.31)、(1.71±0.12) (F=23.448,P<0.01),Ctrl或GER组与BLM组或BLM+GER组相比,d42这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trl组相比,GER组d28 和d42时胃蛋白酶、pH、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DA、HY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LM组相比,BLM+GER组d42时BALF的胃蛋白酶及pH值以及d28和d42时TGF-β1、HYP、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分子3(p-Smad3)、波形蛋白、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活化caspase-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LM与Ctrl组相比、BLM+GER组与GER组相比,d28和d42时胃蛋白酶和p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扎十二指肠引起胃食管反流,活化肺部炎症和纤维化信号,显著加重BLM肺损伤和纤维化。同时,肺纤维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反流。

  • 标签: 肺纤维化 胃食管反流 十二指肠结扎 胃蛋白酶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9例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手术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4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47例患者术后尿液即转清,2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对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乳糜尿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手术的成功,还能保证手术的疗效。

  • 标签: 乳糜尿 后腹腔镜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8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组。A组患者应用腹腔镜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B组患者行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后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和精子畸形比例,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2年内配偶怀孕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和精子畸形比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B组患者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和精子畸形比例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年内配偶怀孕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精子质量,提高受孕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15例患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均采用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7.50±3.10)min;术中未出现大量出血,无精索血管以及输精管损伤。术后随访均未复发。结论采取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手术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交通性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随机选出116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精索血管束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并发症发生率6.78%低于对照组的17.54%,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精索静脉曲张临床治疗中,腹腔镜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效果确切,虽然手术时间偏长,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手术 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