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对电子封装中的热点技术——各向异性导电胶的关键成分导电微球的制备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微球表面镀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综述了导电微球制备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导电微球 ACF 单分散聚合物 化学镀镍
  • 简介: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汽车工业发展所遇到的能耗、排放和环保的三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轻量化还对改善汽车的动力性、一个国家能源战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而汽车轻量化的实施是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应用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没有对材料使用性能的深刻认识,没有轻量化材料的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成果,没有各专业的协同配合和对轻量化后的各构件及整车性能的预测、制作工艺及性能的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和评估,就不可能取得整车轻量化的效果,本文目的在于从国际上进行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研究和轻量化项目的成功范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项目的工作思路来论述开展汽车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 标签: 汽车轻量化 材料应用 轻量化材料 工业可持续发展 使用性能 研究成果
  • 简介: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金刚石针尖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提取和放置铁(Fe)晶体体心原子(次表层)的主要过程。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现原子的双向操纵并采用更加精确的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STM操纵原子的主要机理,同时指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级存储 扫瞄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操纵
  • 简介:在对市售纳米金刚石进行适当的机械化学改性、分散及分级,制得粒度分布在150nm以内、浓度可调、分散稳定、不含污染镀液成分的复合镀用纳米金刚石悬浮液的基础上,研究了工艺条件、纳米金刚石粒度和表面状态、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对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硬铬电镀工艺同样适合于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纳米金刚石团聚体解聚、粒度分布均匀和在镀液中稳定分散是得到高性能镀层的前提条件;颗粒能否在阴极粘附足够长的时间形成强吸附是颗粒沉积的关键,标准镀液中加入纳米金刚石镀层显微硬度反而降低,添加表面活性剂镀液中的复合镀层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提高可达35%。

  • 标签: 纳米金刚石 镀铬 复合镀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一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纳米粒子 EAM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许多重要的电子行业都要用到导电粘合剂。目前高性能的导电产品是将大量的金、银等贵金属粉末加入到环氧体系而制成,所采用的环氧固化剂主要是胺类固化剂。固定胶片是该导电材料的一种,其广泛应用于将混合物粘结在多片或单片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LED)以及其他设备的底板上。胺固化的环氧树脂已经被用于这种固定模片的粘合剂。因此,研究采用含氰乙基量不同的胺固化的具有不同交联密度的环氧树脂的导电性能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系列氰化三乙烯四胺固化的环氧树脂的导电性能。

  • 标签: 环氧树脂体系 胺类固化剂 导电性能 氰化 发光二极管(LED) 导电粘合剂
  • 简介:对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Ni基高温合金超薄板800℃真空保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态NiCoCrAl合金组织为Ni基固溶体,组织致密均匀,无位错,存在孪晶,但有大量应变条纹;在800℃、5×10^-3Pa真空保温过程中,合金组织仍为Ni基固溶体.合金平面和截面组织呈现层片状结构,无沉淀析出物,存在大量亚结构缺陷——挛晶、少量位错;随着合金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变条纹随之消除,沿(220)晶面的晶粒择优取向迅速长大。

  • 标签: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 NI基高温合金 组织演变 挛晶
  • 简介:在陶瓷、有机绝缘树脂等介电固体材料中,热是通过声子振动传导的。特别在有机绝缘树脂中,声子主要以无定形结构强散射,这使得它们的热导率通常低于陶瓷或金属材料1至3个数量级。具类晶结构的热固性树脂呈微观各向异性,但当保持树脂的宏观各向同性时可提高自身的热导率。研究4种双环氧单体,它们的中间基团为1个二苯基或2个苯甲酸基团,然后用芳香二胺作为固化剂进行热固化。由于中间基团是高有序的,有利于形成类晶结构从而抑制声子散射,热导率最多比常规环氧树脂高5倍。TEM观察直接证明了环氧树脂中类晶结构的存在。这些研究结果提供了1种新型的方法.即通过控制其高有序结构来提高绝缘树脂的热导率。

  • 标签: 环氧树脂 热导率 微观各向异性 固化反应 声子散射
  • 简介:简述了纳米ZnO的光催化机理、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和影响光催化性能的环境因素;介绍了电场、微波等场耦合新型增效、助效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设想。

  • 标签: 光催化 纳米氧化锌 场耦合
  • 简介:采用sol—gel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溶胶及粉体;研究了水分含量、抑制剂种类、溶剂种类以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粉体制备与负载化的工艺条件;并用X射线、SEM表征了所制纳米TiO2的晶型、粒径和形貌。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 工艺改进
  • 简介:高维形象几何仿生信息学是通过生物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的研究领域。

  • 标签: 信息学 仿生 几何 形象 高维 纳米
  • 简介:利用射频(RF)共溅射的方法在n-Si(111)衬底上,以SiO_2为主靶,上面放置不同数量的Si片和石墨片,沉积出掺杂氧化物SiC复合薄膜,随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谱和光激发谱。不同C含量的样品在450nm和580nm附近均得到不同强度的发光峰,主要来自于Si、C注入后引起的基质成键变化而带来的氧空位缺陷和Si晶粒,对于C含量较高的样品在580nm处观察到黄光发射与C团簇有关。利用FTIR和XRD表征了复合膜的结构,UV—VIS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复合膜的透射吸收特征。

  • 标签: SiC—SiO_2 纳米复合薄膜 光致发光 研究
  • 简介: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片上制作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用真空荧光显示器的封装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试验性样管。比较测试可知,直接测量显示屏的器件电压和测试电源驱动电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用后者代替前者不够合理。通过光亮度与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曲线比较分析可知,用光亮度与电流成线性关系的结论表征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屏的性能比用电压更合理,更利于器件的分析和设计。

  • 标签: 碳纳米管 场发射 发光规律
  • 简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内大型的新材料科研院所之一,几十年来为我国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做出了许多贡献。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技信息所是我院专项从事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超导材料、复合材料及加工技术、能源材料、稀

  • 标签: 科技信息 国内 稀土材料 成立 能源材料 中国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非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的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性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据媒体报导,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日前在浙江宁波奠基。这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设立的第一个研究所。新组建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是一个集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应用研究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 标签: 材料技术 研究所 中科院 宁波 工程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东京大学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纳米量子领域产学协作组织——“纳米量子信息电子研究机构(NanoQulne)”,将成为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纳米量子信息电子协作研究”项目的核心研究组织。该项目是一个跨时10年的大项目,3年后和7年后对项目的内容进行再审查,10年后汇总最终结果。

  • 标签: 量子信息 电子协作 研究机构 东京大学 纳米 研究组织
  • 简介:由AralditeGY250(DGEBA,双官能团)和AralditeEPN1138(酚醛环氧,多官能团)同二酰亚胺二酸2,2-双[4-(4-偏苯三酸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DIDA-V)固化而得到环氧.酰亚胺树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100℃和150℃下对不锈钢的粘接剪切强度。同时还研究了溶剂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发现加入四氢呋喃(THF)可以获得最佳的浸润效果。当使用THF作为溶剂时,在室温下,粘接强度随着酰亚胺含量的提高而提高,高温下也有同样趋势。GY250体系室温粘接强度为20.8—23.5MPa,150℃时粘接强度为室温时强度的45%.58%。而EPN1138体系在室温下粘接强度为14.3—20.3MPa,其在150℃时粘接强度增高,增幅为室温1%-26%。无论是GY250还是EPN1138体系,低于370℃温度时均稳定,氮气气氛中800℃时残重分别为27%-31%和33%-41%。从热稳定性和升温时室温粘接强度的保留率来看,EPN1138体系均好于GY250体系。这可能是因为前者交联度更高的缘故。

  • 标签: 胺树脂 性能研究 粘接性能 环氧 粘接强度 双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