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哈尔滨水产试验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淡水水产科研机构,隶属于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其主要任务是面向黑龙江流域和北方寒冷地区渔业生产,以北方主养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鱼类增养殖、遗传育种、水产生物技术、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

  • 标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流域 北方寒冷地区 冷水性鱼类 水产科研机构
  • 简介:革胡子鲶(ClariasLeacher)是近年引进我国的一个优良品种,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域。它与本地胡子鲶和蟾胡子鲶在形态上相似,在分类上同属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其体型较大、食性广杂、生长较快、繁殖周期短、苗种易得,而且抗寒能力较强、

  • 标签: 革胡子鲶 鱼苗 饵料 鲶鱼 鲶形目 优良品种
  • 简介: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于2005年成立,继而进行了黄唇鱼的救护工作,是目前已知池塘驯养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黄唇鱼最多的单位。本文是对黄唇鱼救护、驯养工作的小结,在驯养黄唇鱼的池塘选择、水体消毒、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期待社会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使黄唇鱼种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黄唇鱼 救护 驯养
  • 简介: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所是专门从事猪的繁殖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科技产品开发及技术推广的农业科研单位,始建于一九五一年。现有综合办公室、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繁殖与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室、饲料与营养研究室、疫病防控研究室、

  • 标签: 科学研究所 重庆 养猪 饲料营养 农业科研单位 胚胎工程技术
  • 简介:本文综述了鱼类补偿生长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生理机制,以通过其理论探讨建立科学的饲养模式,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新的投喂途径。

  • 标签: 补偿生长 饥饿 限食 恢复投喂 生理机制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3年5、7、9月,1997年9月双凤水库浮游生物调查研究结果。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10.472mg/L,兰藻54.9%;浮游动物量平均6.945mg/L,轮虫占52.7%,同时讨论了浮游生物与银鲫生长的关系。

  • 标签: 双凤水库 浮游生物 方正银鲫 营养类型特点 鱼产潜力 饵料
  • 简介:杂交太阳鱼是以蓝鳃太阳鱼(Lepomismarochirus)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Lepomiscganellus)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近似父本,具有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体色鲜艳等特点,是一种食用、游钓、观赏兼用的养殖新品

  • 标签: 杂交太阳鱼 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 施肥
  • 简介:采用活体观察和固定观察两种方法,系统观察和详述了黑斑狗鱼Esoxreichrti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结果表明:黑斑狗鱼成熟卵为圆球形,呈淡黄色,略透明,沉粘性,卵膜较薄,略有弹性,卵径为2.49±0.09mm;在水温6~10℃下,受精卵历经529h孵出,整个发育期间所需的积温为4511.5℃·h,约合188℃·d。黑斑狗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即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和器官形成阶段,各阶段发育所需积温分别为60.5℃·h、125℃·h、572℃·h、180℃·h、477℃·h,和3097℃·h。在胚胎期间,许多器官分化形成,至孵出时,胚胎已具有较完善的内部器官,各鳍亦已形成。

  • 标签: 黑斑狗鱼 胚胎发育 积温
  • 简介:斑鳢(Channamaculatus)在华南及港澳被视为名贵鱼类,十年来,由于各地注重捕捉,其资源日趋减少,而养殖产量有限,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近远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斑鳢 幼鱼 饵料 食性 消化率 水温
  • 简介:文中介绍秦岭大鲵繁育基地的亲鲵人工繁殖技术。三年间连续催情32组,自然交配产卵雌鲵27尾,共获卵14000粒,并连年孵化出苗。其中,产空卵带亲鲵5尾,催繁成功率为84.4%。每年7月下旬至8月底性腺发育成熟为最佳催情期;交配产卵池要彻底清池,严控给水流量与水深;以及亲鲵繁殖与护卵行为等系列要素。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秦岭山区 大鲵 性腺发育成熟 交配产卵 繁育基地
  • 简介:采取膜棚池升温培育与外源激素催熟相结合、促使亲鱼提早成熟,节能温室提早繁殖的技术路线,可使唇[鱼骨]较自然产卵期提早20d以上,于5月18日、19日规模化繁殖生产。

  • 标签: 唇 升温培育 催熟 早繁
  • 简介:甲苯咪唑作为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了研究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毒理作用和选择水环境的污染评价指标.本研究进行了甲苯咪唑对黄河鲤急性毒性试验和攻毒实验。经研究,在水温13℃条件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96hLC50是2.6mg/L,安全浓度为0.26mg/L(用甲酸溶解)。甲苯咪唑成分的渔药商品有鱼虫必杀、指环清、指环虫敌等。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鲴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鱼慎用。

  • 标签: 甲苯咪唑 黄河鲤
  • 简介:《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研究》是河南省科委1994年下达给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攻关项目,省计经委下达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旨在利用中草药药效长、治愈面宽、副作用小的优势,通过中草药合理配伍,提高药效,筛选出防治鱼病的有效药物,增加养鱼经济效益。经过1994—1995两年的试验,课题组选出了几十种中草药,

  • 标签: 鱼病 中草药防治 养鱼 药效 水产 利用
  • 简介:翘嘴鲌(CulteralburnusBasilewsky)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

  • 标签: 翘嘴鲌 年龄 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
  • 简介:为了适应发展渔业生产的需要,广西水产研究所最近成立了渔具厂。该厂的宗旨是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水产部门的有关单位、养鱼专业户提供各种性能可靠的渔业生产工具,包括网片、网箱、吊池、鱼筛、尼龙薄膜充氧运输袋等。

  • 标签: 水产 渔业生产 广西 成立 尼龙薄膜 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