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基因组选择的背景1提高奶牛生产效率的科技领域物质基础:优良品种;物质条件:饲料营养;技术措施:经营管理:健康安全:疾病防治,简单概括为四个字:种、料、管、病。遗传育种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科技贡献率占到40%以上。

  • 标签: 基因组 奶牛 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 科技贡献率 优良品种
  • 简介:为了构建副猪嗜血杆菌aroA基因插入突变自杀载体,试验采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首先构建了自杀质粒pSD,根据副猪嗜血杆菌aroA基因设计PCR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5’末端~13BamHI位点,下游引物5’末端加SalI位点,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aroA基因 自杀 载体 特异性引物 质粒介导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所科研人员阳成波、印遇龙和范明哲等通过艰苦的探索,成功地克隆了猪肾脏Ⅱ型钠离子依靠磷转运载体a(NaPi-Ⅱa)基因,并把全序列提交到GeneBank(基因序号为:DQ173927)。

  • 标签: 猪肾脏 基因 克隆 科学家 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所科研人员阳成波、印遇龙和范明哲等通过艰苦的探索,成功地克隆了猪肾脏Ⅱ型钠离子依靠磷转运载体a(NaPi-Ⅱa)基因,并把全序列提交到GeneBank(基因序号为:DQ173927)。

  • 标签: 猪肾脏 基因 克隆 科学家 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公司等单位合作,历时7年,成功培育出一批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研究证实,这种转基因牛所产的奶,具有和天然蛋白同样的补铁、抗菌效果,含有人奶中特有的蛋白质,可形成普通牛奶中难以得到的人体免疫力。

  • 标签: 转基因奶牛 转基因技术 培育 新品种 生物技术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曾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近日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该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能下“神奇鸡蛋”的鸡。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鸡所下的蛋能用来制造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药物。这一重大科学突破无疑为大规模生产药物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可能大大降低药用蛋白的价格,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基因改造 鸡蛋 培育 英国 抗癌 大规模生产
  • 简介: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Ⅰ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77.3%-79.4%;在ORF1b和ORF2连接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在ORF23′端有一段长83bp非翻译序列及一个含43bp高度保守的茎环样基序。

  • 标签: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病毒 克隆 GENBANK
  • 简介:禽流感不仅对家禽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更重要的还威胁到人类安全,在该病防控研究方面,虽然通过不同亚型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制作了疫苗,但由于其变异性强等特性,防治效果并非完全有效,将转基因技术用于抗病育种为从根本上达到抗禽流病毒感染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将家禽转基因的制作方法和禽流感抗病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转基因 禽流感 抗病育种
  • 简介:1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历史基因芯片(genechip)亦称DNA芯片,主要是指通过平面微细加工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流体分析单元和系统,用以实现对细胞、核酸、蛋白质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快速、准确、大信息量检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基因芯片应运而生,该技术是继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技术创新。

  • 标签: 基因芯片技术 生物组分 微细加工技术 表面构建 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学技术创新
  • 简介:进行了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制备及其初步应用研究。试验分别设计和克隆鉴定了NDV、IBV、AIV和IBDV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以克隆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制备靶基因并纯化,以基因芯片点样仪将制备的靶基因点制在氨基化的基片上,经干燥、水合、紫外线交联和洗涤后,成功制备了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试验应用CY3荧

  • 标签: 初步应用 制备初步 基因芯片制备
  • 简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用打针吃药,喝牛奶就可能治好病。这种“药奶”,不是产自车间,而是牛群。因此,一头牛就是一个制药厂。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经获得一批高效表达的奶牛乳房生物反应器。

  • 标签: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反应器 高效表达 奶牛乳房 克隆牛 转基因
  • 简介:试验旨在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栽体。以pMD18-T—HN为模板,通过设计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NDV)HN基因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通过双酶切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到感受态细胞Rosetta中,获得表达HN基因的阳性亚克隆重组质粒,用lmmol/L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HN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Rosetta细胞中实现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大小约为90KD左右,western—blotting试验证实其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N蛋白功能结构域的免疫原性和研制鸡新城疫HN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新城疫 原核表达 SDS—PAGE western—blo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