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9号(FJ209)是1999年配制(翠碧1号×RG12)×(云烟85×岩97)复交组合,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气候性斑点病发病轻;烤后原多呈桔黄色,油分较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较好。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均价、上等比率、产值等均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闽烟9号 选育
  • 简介:通过GC/MS分析两个白肋主栽品种鄂1号和鄂4号的11、17叶位烟叶香味物质含量在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肋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在检测到的香味物质中,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Maillard反应产物含量最少;品种鄂4号的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鄂1号的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在移栽后76d达到最高而后呈减少趋势;参试2个白肋品种17叶位的香味物质总量基本上与成熟度变化趋势一致,在移栽后76d含量达最高,随后呈减少趋势,晾制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参试2个白肋品种晾制后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4号高于鄂1号,17叶位香味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4号低于鄂1号。

  • 标签: 白肋烟 香味物质 新植二烯
  • 简介:为考察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烟农和现代烟草农业的现状和能力,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区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调查表明,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发展快,建立基础好,领办主体多元等特点,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烟叶质量、促进烟草专业化和标准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治理结构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盈余分配不规范、财务管理较混乱、经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增强烟农合作意识,完善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管理,增强服务效能等方面对合作社运营进行完善,同时也需要烟草公司和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 标签: 山东 烟草农机 合作社 问卷 建议
  • 简介:为了建立电子甜度定量分析的客观方法,利用电子舌对60个电子液样品进行测定得到60组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方法对电子舌测定数据与人工感官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三个电子甜度评价模型。三个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法所建立的模型对未知电子样品甜度预测结果最为可靠,其中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6,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30%,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61。由此可知,电子舌结合支持向量机法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对未知电子甜度的可靠预测。

  • 标签: 电子舌 电子烟 甜度 支持向量机
  • 简介:从烟叶霉变的病原学、发病规律、霉变检测和防霉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储防霉学领域取得的进展,对今后储防霉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储烟 霉变 霉变机理 霉变防治
  • 简介:对香料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病斑夹杂其间,病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 标签: 香料烟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 病害普查 病原鉴定
  • 简介:为分析支含水率对烤烟烟气成分的影响,通过不同相对湿度平衡支得到不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对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支含水率对烟碱、甲醛、苯酚、挥发酸、丙二醇、丙三醇、柠檬烯、新植二烯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烤烟 含水率 烟气成分
  • 简介:准确估算区域生态系统蒸散量(ET),对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1~10月MODIS遥感数据,利用MODIS蒸散量估算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对攀西区典型田生态系统ET进行模拟,并根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和参数化调整,以验证和提高MODIS蒸散量模型在攀西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的MODIS蒸散量模型模拟值比实测值偏小12.8%,效率系数为0.767,且在烤烟生育期前期(DOY105~161)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依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叶片边界层阻抗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参数化后,ET模拟值与实测值动态曲线非常一致,一元线性回归斜率为0.997,决定系数R2为0.835,效率系数为0.808。经独立性验证,参数校正后的MODIS蒸散量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攀西及西南田水热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ET模型 蒸散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白肋上部叶烟碱含量与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移栽-现蕾时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产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烟碱积累与株打顶后时间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拟合且相关极显著.烟碱积累速率同品种的成熟性密切相关,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烟碱积累速率低且随时间变化显著降低;生产上宜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NC3、KY8959.

  • 标签: 白肋烟 品种 烟碱 研究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揭膜中耕、栽植方式和烯效唑喷施等措施对香料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揭膜中耕和烯效唑喷施可促进茎的横向生长,降低株高,减小叶面积;栽植方式对香料生物学性状影响不大.这些措施可增加株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烟叶总糖含量降低,烟碱和钾含量提高,内在化学成分得到改善,糖碱比趋于协调.与对照相比,揭膜中耕后,烟叶产值提高16.9%,烯效唑喷施浓度以15mg/kg效果最好,其产值提高7.6%.

  • 标签: 栽培措施 香料烟 生长 产量 质量
  • 简介:为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烟叶加工中的水分迁移规律,从水分迁移速率、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应用性三个部分分析了攀枝花C2F片的增湿及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片的增湿和干燥都经历升速段、第一降速段和第二降速段三个阶段的速率变化过程,通过逐步提高湿度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冷凝吸湿,增强片增湿的均匀性;考察了6种薄层动力学模型,其中以Midilli模型对片的吸湿和干燥过程拟合效果最好;结合实际复烤生产中的润叶及复烤水分控制区间,发现动力学参数与区间内水分变化时间有很好规律性,对实际生产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应用参考性。

  • 标签: 片烟 增湿与干燥 动力学 薄层模型
  • 简介:为更好地收集烟叶生产一线信息,提高烟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基于日照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从分析烟叶生产技术员的工作内容入手,设计开发了技员手机APP。该软件覆盖整个烟叶生产周期,有效汇集技员工作阶段数据,可形成从面积落实到采收烘烤完整的信息化工作档案,进而汇总形成覆盖全市的烟叶生产大数据库。通过该软件,技员可随时查看前期工作记录以及上级发布的政策、文件、通知和生产技术资料,管理部门也能够随时了解生产一线实情,并可利用视频通话和GPS定位等功能现场调度一线工作。该软件为烟叶信息化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案。

  • 标签: 烟叶生产 信息化 大数据 烟技员 APP 烘烤
  • 简介:为明确广东省烟草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对广东2个主要区(韶关地区和梅州地区)进行了病毒病害调查,并对采自田间的62个花叶病样本,通过鉴别寄主、ELISA和RT-PCR法进行了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上述2个主要区,主要是花叶病危害,很少发现其他病毒种类;病原鉴定方面,在62个花叶病样本中,61.29%为单TMV侵染,20.97%为单CMV侵染,17.74%为TMV和CMV复合侵染。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病原 鉴定
  • 简介:近年来,随着小型机械化的广泛使用,田耕作普遍采用微耕机,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现有微耕机深耕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在地表下15—20cm处容易形成板结的犁底层,不利于株根系下扎和营养吸收。从2011年开始,为解决山地区土壤深耕难题,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会同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专家在充分调研山地田块和耕层土壤特点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小型田深耕机。

  • 标签: 深耕 烟田 国内 烟草 重庆 科学研究所
  • 简介:通过对皖南旱地黄红壤区施氯处理,分析了土壤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在1459.1mm的情况下,至采烤结束时,0-20cm土层各处理耕层土壤氯含量均低于耕作层氯含量的本底值9.85mg/kg,土壤的残氯量与施氯量多少无关;各处理20~40cm土层,施入土壤中的氯在该土层中有积累现象,积累量随着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40-60cm土层各处理氯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均低于相应土层的本底值;60~80cm土层中不同处理底层土壤的氯量浓度相近,各处理施入的氯对底层土壤氯含量无明显影响;皖南旱地黄红壤区,不施氯肥状况下每年每公顷耕层土壤有7.11kg的氯损失;随着KCl用量的增加,土壤流失的氯量也随之增加,亏损值不断降低。在不施KCl的情况下,土壤流失的氯量为10.9905kg/hm^2,也就是说年平均每公顷有氯10.9905kg离开农田系统。

  • 标签: 土壤氯动态 分布 烟区
  • 简介:以云烟97为材料,2010.2011年在昭通鲁甸针对当地烤烟生产成熟后期温度偏低的现象,通过田间试验研宄了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即对照(按当地烟农习惯不揭膜)、不完全揭膜和完全揭膜3个不同地膜管理方式对植烟土壤水分、温度和烟叶产量、产值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成熟期间0.10cm土层含水率总体以揭膜处理最低,较不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20.91%,比不完全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4.22%;而10-20cm土层含水率在下部烟叶成熟期间以不揭膜处理较高,之后相反;总体而言以不完全揭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波动性较小;烟叶成熟期间土层温度皆以揭膜处理略低于其他处理,较不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2.34℃,比不完全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1.72℃;烟碱含量两年皆以对照相对最高,且略高于优质烟叶标准范围;而烟叶含钾量和含氮量在不同处理间无较大差异;糖/碱比、氮/碱比综合而言以不完全揭膜处理协调性较好。对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在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中可以考虑不完全揭膜措施的应用。

  • 标签: 烤烟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化学成分
  • 简介:对7种品牌市售电子及30种电子液,从液烟碱含量、单次充电最大抽吸口数、烟碱释放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深入研发电子产品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电子液常温放置半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电子液的实测值和盒标烟碱值差异较大;(3)不同品牌电子电池容量差异较大,可抽吸口数在50-420之间;(4)抽吸时弹中可释放烟液量和烟杆中电池电量对烟碱释放行为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电子烟 电子烟液 烟碱 释放行为
  • 简介:烤烟新品种贵2号是从K326中获得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较强,易烘烤;中抗黑胫病、TMV,赤星病抗性优于对照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工业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效益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贵烟2号 选育
  • 简介:本文用两个烤烟品种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苗逐渐长大,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要求逐渐降低.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为90%~95%,十字期苗成活最适宜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为70%~85%;生根期壮苗的特征是根系发达,地上部生长健壮,根/冠比值较大,苗含水量适中,最适土壤相对持水量为60%左右;成苗期壮苗的特征是茎秆短粗,叶面积大小适中,叶片较厚,比叶重较大,根系发达,根/冠比值大,叶绿素含量高,净光合速率强,最适土壤相对持水量为60%左右.为培育壮苗,应严格控制苗各时期的土壤相对持水量.

  • 标签: 烟苗 土壤水分 生长 光合特性
  • 简介:针对我国田灌溉观念陈旧、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田灌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论述了实现田灌溉现代化的必要性、灌溉现代化的概念和本质,结合2007年河南平顶山田灌溉现代化示范点的建设.重点介绍了田灌溉现代化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灌溉设备现代化、灌溉技术现代化和观念的现代化,提出了发展灌溉现代化的条件和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 标签: 烟草 灌溉 现代化 喷灌 滴灌 微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