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布了2017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其中,4%噻呋酰胺展膜油剂将获登记。该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在时隔三年之后,展膜油剂又一次在作物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 标签: 油剂 作物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药产品 水稻纹枯病
  • 简介: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现将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发布如下。

  • 标签: 财政部 农村工作会议 农业部 中央
  • 简介: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在川省范围内展开。作为产品质量工作的主管部门,保障农资产品质量,服务“三农”工作,质监部门责无旁贷。省质监局主要负责人要求,全省质监系统和广大农资生产企业要充分认识农资打假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四川 打假 专项整治 “三农”工作 生产经营秩序 产品质量
  • 简介:农药是农资中具有特殊性的产品,现在农民购买农药产品不单单是解决需求问题,还要求增产及提高作物品质,同样的产品,在解决同样问题的时候因为使用技术、施用器械、病虫草害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 标签: 农药产品 市场 商模 需求问题 作物品质 使用技术
  • 简介:近期随着大面积小麦进入三叶一心期,小麦条锈病已陆续在川省冬麦区见病,目前病情明显重于近五年,仅次于超历史水平大暴发的2002年。前年秋苗呈现发病早、病点多、病情重、蔓延快的特点。自08年11月12日元坝、剑阁查见小麦条锈病后,我省目前已有宁南、梓潼、中江、阆中、南部、金堂、蓬溪、盐亭、游仙、雁江等12个县(区)发病,除梓潼外,

  • 标签: 小麦条锈病 四川省 警报 查治 冬麦区 大暴发
  • 简介:为考察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d和1.8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d后,氯氰菊酯在茼蒿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mg/kg,在油麦菜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mg/kg。结合不同试验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 简介: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风险评估委员会(RAC)于2013年3月通过双炔酰菌胺等5种农药的统一类及标签(CLH)意见。双炔酰菌胺该物质作为农用杀菌剂使用。风险评估委员会同意奥地利的建议,将杀菌剂双炔酰菌胺列为水生环境急性毒性M=1,水生环境长期危害M=1。

  • 标签: 管理局 化学品 标签 分类 农药 欧洲
  • 简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2016年已经落下帷幕。农资人还在心悸着2016农资环境的寒冷、难做,崭新的2017年已经到来!面对新的一年,农资人决定如何面对?又有何打算?是胸有成竹?还是茫然无措?

  • 标签: 农资市场 潮流 农业 生产资料
  • 简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10月12日起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禁止新建、扩建制浆造纸、制革、染料、农药合成等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 标签: 农药合成 天津市 扩建 水污染防治 制浆造纸 生产项目
  • 简介:3月1-3日,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参加于上海举行的CAC2017,展位号1F20—1G20。在此次展会上,利民将展示公司最新产品研发及登记进展,此外公司还将介绍最新获取的GLP报告进展。

  • 标签: GLP 合作伙伴 CAC 新产品研发
  • 简介: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也实现“八连快”。这一喜人成绩离不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其背后更体现了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撑。

  • 标签: 支农资金 财政部 刀刃 文件 解读 粮食产量
  • 简介:川省农科院日前提供的信息,我国高效低成本纳米生物农药已研制成功。据了解,该型农药是由川省农科院与合作单位共同研发的。实验资料显示,该农药95%的粒子小于或等于100纳米。因原生植物源农药粒子的纳米化,使原生中药类成分所表现的粒子粗、相当部分不溶于水的复杂非均相体系,变为了高分散、极易溶于水的稳定均相体系。此药的杀虫效果为普通农药的3倍,极大地提高了药效,对人畜无毒副作用。

  • 标签: 纳米生物农药 研发成功 农科院 四川省 非均相体系 植物源农药
  • 简介: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十五”农药节能减排技术成果,为科研单位和农药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农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和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2008年7月9日-12日在贵州贵阳黔灵大酒店共同组织召开“第届全国农药创新技术成果交流会”。会议主题为“农药节能减排新技术”,内容包括:农药原药和关键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

  • 标签: 技术成果转化 农药企业 交流会 创新 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 化工科学技术
  • 简介: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509μg/mL。无论在天然培养基(LBA)还是在半组合培养基(AEA),戊唑醇均会抑制菌核的产生,且菌核的产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其对菌核的萌发无影响,但对菌核萌发后菌丝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碟经戊唑醇处理后,其对分蘖期水稻植株的致病力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而下降;戊唑醇可很好地被水稻叶片和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水稻的茎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58.03和62.53μg/mL;对立枯丝核具有较长的持效期,800μg/mL处理水稻7d后再接种的防效为41.46%。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3%的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剂量116.10g/hm^2下两次喷药后15d的防效达71.97%。该药剂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

  • 标签: 戊唑醇 立枯丝核菌 抑制作用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 简介:环境风险在农药登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7月,农业部发文,氟苯虫酰胺因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泾)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而停止在水稻登记;吡唑醚菌酯因对鱼、潘剧毒,其定向释放的微囊悬浮剂在水稻的登记能否通过评审,仍存悬疑;而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产品再评价时,可能会遭遇与氟苯虫酰胺同样的命运。

  • 标签: 环境风险 新农药 水生生态环境 苯甲酰胺 无脊椎动物 微囊悬浮剂